面對Windows Mobile的日漸衰落,其實我也一直在尋找新的出路,有些迷茫,像在押注,有些賭的感覺,畢竟個人實力比較有限,不可能多方面同時開工。在前天我發表了那篇文章《微軟,你的對手不是iPhone》之后,我的思路也開始變得明朗起來。其實,我不說你也知道我想說什么了……
盡管我的老板想讓我在iPhone上發展,但我覺得Android更靠譜,盡管我曾經非常不喜歡Java這類東西(這類東西還有.net)。為什么Android更靠譜?因為iPhone是封閉環境,盡管我C++水平還不錯,但面對蘋果的Objective C,恐怕又是一種全新的語言了,上手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最關鍵的還是:Mac普及不了。全公司到現在一臺Mac都沒有,沒人對iPhone的開發有過了解,所以這個門檻有些高了。那Java如何?以前我學過一點,并不怎么難,我認為Java比Objective C更像C++。
我認為,未來是開放的,誰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持,誰就能發展得更好,Android的陣營十分強大,開發性也好,各硬件廠商可以定制它們的系統,而Google則負責總體版本控制,這是一種很好的模式,兼顧了個性化與統一,而Android的發展十分迅速,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就實現了從“不知名”到“主流”的飛躍,Google又創造了一個神話。
而Android最令我動心的是NDK,雖然現在它的應用開發主要還是靠Java,但NDK的發展使得Android的Native C++開發已經成為可能,相信Google以后一定會強化NDK,使得其發揮更大的作用的,這也符合“開放”的思想,因為和Java不同,C++并不屬于某個公司,它是真正的開放標準!而且很好地能夠和底層的Linux核心融合起來,優勢真是不言而喻,Google顯然也意識到了這點,這很大程度上堅定了我的信念。
這次絕對不是光說不練,我已經開始了!
下載了Android SDK。這是有些令人沮喪的事情,因為Android的開發網站被和諧了,其中緣由我也不懂,所以下載的過程還頗費周折。
我下載的是r10版,安裝包有32M,如果真的只有32M就好了,但這僅僅是個安裝包。安裝時候提示需要JDK才能繼續,我只好先到oracle的網站去下JDK來安裝。在Android SDK安裝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它要從Internet上源源不斷地獲取數據,以我大約300KB/s的網絡速度,都花了兩個多小時才下完,還真不小,看截圖:

我打算在學習Android開發的過程中,用這個博客陸續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
盡管我的老板想讓我在iPhone上發展,但我覺得Android更靠譜,盡管我曾經非常不喜歡Java這類東西(這類東西還有.net)。為什么Android更靠譜?因為iPhone是封閉環境,盡管我C++水平還不錯,但面對蘋果的Objective C,恐怕又是一種全新的語言了,上手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最關鍵的還是:Mac普及不了。全公司到現在一臺Mac都沒有,沒人對iPhone的開發有過了解,所以這個門檻有些高了。那Java如何?以前我學過一點,并不怎么難,我認為Java比Objective C更像C++。
我認為,未來是開放的,誰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持,誰就能發展得更好,Android的陣營十分強大,開發性也好,各硬件廠商可以定制它們的系統,而Google則負責總體版本控制,這是一種很好的模式,兼顧了個性化與統一,而Android的發展十分迅速,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就實現了從“不知名”到“主流”的飛躍,Google又創造了一個神話。
而Android最令我動心的是NDK,雖然現在它的應用開發主要還是靠Java,但NDK的發展使得Android的Native C++開發已經成為可能,相信Google以后一定會強化NDK,使得其發揮更大的作用的,這也符合“開放”的思想,因為和Java不同,C++并不屬于某個公司,它是真正的開放標準!而且很好地能夠和底層的Linux核心融合起來,優勢真是不言而喻,Google顯然也意識到了這點,這很大程度上堅定了我的信念。
這次絕對不是光說不練,我已經開始了!
下載了Android SDK。這是有些令人沮喪的事情,因為Android的開發網站被和諧了,其中緣由我也不懂,所以下載的過程還頗費周折。
我下載的是r10版,安裝包有32M,如果真的只有32M就好了,但這僅僅是個安裝包。安裝時候提示需要JDK才能繼續,我只好先到oracle的網站去下JDK來安裝。在Android SDK安裝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它要從Internet上源源不斷地獲取數據,以我大約300KB/s的網絡速度,都花了兩個多小時才下完,還真不小,看截圖:

我打算在學習Android開發的過程中,用這個博客陸續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