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8日
好久沒有來這網站了,為什么現在人氣如此凋零了?
每個分區一天下來都幾乎沒有人發表文章,看首頁的排行榜每個月人氣最旺的文章也只不過有1000多點的點擊量,記得當年火爆的時候隨便一個文章累積下來都能有幾千的點擊量了。
到底發生了什么?難道說C++真的要滅亡了嗎?
2016年5月27日
(本文章關于緩沖區概念的理解大部分取自:http://developer.51cto.com/art/201107/277186.htm)
快遞的寄送過程:
源地址(商家的倉庫)——中轉地(快遞公司的倉庫)——目的地(買家)
我們從淘寶商家買衣服,商家通過快遞公司把商品送到我們手里的這個過程可以形象的解釋下緩存區和流的這個概念。
1, 淘寶商家不會親自把商品給買家送過來的,因為這樣效率太低了,商家會通過快遞公司這個中轉,然后快遞公司再把東西送給買家。淘寶商家就是在鍵盤上打字,買家就是程序,程序需要讀取從鍵盤上的輸入的字,緩沖區就是快遞公司的倉庫。
2, 商品的幾種位置狀態:商家倉庫,快遞倉庫,買家手中,還有一種狀態就是在路上。輸入輸出的流就是指的在路上。
3, 快遞收貨員收到商品就放到自己的中轉倉庫中。但是快遞公司肯定等倉庫中的商品積累到一定程度才開始派送。行緩沖就是遇到換行符時就認為需要執行I/O操作了。
一,緩沖區的概念
緩沖區又可以稱為緩存。計算機中的內存可以被認為是硬盤的緩存。當cpu讀取文件、執行程序時,不會直接從硬盤中讀取,而是先把文件緩存到內存中,然后再從內存中讀取。
對于C++程序來說,當類似cin,getchar這樣的對象或者函數讀取輸入時,不會直接直接讀鍵盤上的輸入,而是這樣的一個過程:cin——輸入緩沖區——鍵盤。我們從鍵盤上輸入的字符先存到緩沖區里面,cin從緩沖區里面讀取輸入。對于輸出來說,程序的結果不會直接顯示到屏幕上,而是先存放到緩沖區,然后cout把內容從緩沖區輸出到屏幕。cin和cout本質上都是對緩沖區中的內容進行操作。
如果沒有緩沖區就會大大降低CPU的效率,因為cpu將不得不一直等待用戶的輸入,而不能執行其他的操作,人打字輸入的速度再快,也比不上CPU的執行速度,人在輸入兩個字符之間的間隔時間,cpu完全可以去干別的事情。
緩沖區分為三種全緩沖、行緩沖和不帶緩沖。
1、全緩沖
在這種情況下,當填滿標準I/O緩存后才進行實際I/O操作。全緩沖的典型代表是對磁盤文件的讀寫。
2、行緩沖
在這種情況下,當在輸入和輸出中遇到換行符時,執行真正的I/O操作。這時,我們輸入的字符先存放在緩沖區,等按下回車鍵換行時才進行實際的I/O操作。典型代表是鍵盤輸入數據。
3、不帶緩沖
也就是不進行緩沖,標準出錯情況stderr是典型代表,這使得出錯信息可以直接盡快地顯示出來。
緩沖區的刷新指的是緩沖區的內容被清空刷新,這也就意味著刷新之前系統會對緩沖區內容進行I/O讀寫。下面4種情況會觸發緩沖區的刷新:
緩沖區滿時;
執行flush語句;
執行endl語句;
關閉文件。
C/C++程序里面的緩沖區指的是為標準輸入與標準輸出設置的緩沖區,如果我們不認為的設置的話,系統會自動的為標準輸入與標準輸入設置一個緩沖區,這個緩沖區的大小通常是4Kb的大小。
ANSI C要求下列緩存特征:
(1) 當且僅當標準輸入和標準輸出并不涉及交互作用設備(鍵盤,屏幕)時,它們才是全緩存的。 讀寫文件的時候就是全緩存。
(2)標準出錯決不會是全緩存的。
(3)標準輸入和輸出涉及交互作用設備時,雖然沒有明確規定是不帶緩存的還是行緩存的,但一般系統默認它們是行緩存的。
因此我們經常要用的標準輸入和輸出,stdin、stdout和stderr的緩存特征是:stdin和stdout是行緩存;而stderr是無緩存的。cin和cout都是從緩沖區讀取
二、流的概念
流是一個過程,一個動態的概念。可以把流想象成水在水管中流動的過程,想象成商品快遞運送的過程。Cin和cout就是執行流這個過程的人。
對于輸入,cin負責把輸入緩沖區中的內容傳遞給程序;
對于輸出,cout負責把輸出緩沖區中的內容傳遞給屏幕。
Cin和cout把緩沖區的數據變成流,然后搬運到相應的目的地。Cin和cout就是個搬運工,搬運的過程就是流。
三、代碼案例
第一段代碼:
int main()
{
string str;
int i=0;
while (cin >> str)
{
cout << str<<endl;
cout << ++i << endl;
}
return 0;
}
程序執行過程中輸入:i love you
最終結果是:
i
1
love
2
you
3
執行過程中,程序并不會在每次輸入一個空格時就打印一次,而在在完全輸入一行字符串并摁下回車后,才會打印。原因就是在我們輸入回車之前的一行字符串都只是存放到了為標準輸入分配的緩沖區中,這是一個行緩沖區,在遇到換行符之前,緩沖區不會刷新也就不會觸發I/O操作,cin也就沒有在讀取數據。輸入回車后,cin開始執行I/O操作,讀取緩沖區中的字符:首先讀取i,然后遇到了空格,此次讀取完成,執行循環。然后接著讀取love,又遇到了空格,讀取完成,執行循環。最后讀取了you。
第二段代碼:
int main()
{
char c;
//第一次調用getchar()函數
//程序執行時,您可以輸入一串字符并按下回車鍵,按下回車鍵后該函數才返回
c = getchar();
//顯示getchar()函數的返回值
cout << c << endl;
//暫停
system("PAUSE");
//循環多次調用getchar()函數
//將每次調用getchar()函數的返回值顯示出來
//直到遇到回車符才結束
while ((c = getchar()) != '\n')
{
printf("%c", c);
}
//暫停
system("PAUSE");
return 0;
}
執行程序,輸入:abcdefg,然后回車
程序結果如下:
a
bcdefg
第一次執行到getchar時,由于此時緩沖區里面沒有任何內容,所以程序等待鍵盤的輸入,輸入abcdefg后,然后輸入回車,觸發了行緩沖的條件,執行I/O,getchar開始讀取緩沖區的內容,由于此函數只讀取一個字符,所以讀完字符a后,讀取結束,執行下面的語句,將a打印到屏幕。由于緩沖區中字符只被讀取了1個字符a,剩余的bcdefg還在緩沖區中,因此執行到while中的getchar時,直接讀取緩沖區中的內容,也就是依次讀取bcdefg,回車符也是緩沖區中的一個字符,當讀取完回車后,while循環結束。
2014年7月2日
題目:50人有50條狗,有病狗。每個人只能看到其他人的狗(不能看到自己的狗),只有狗的主人才能打死狗。相互不能交流,不能通知狗的主人。如果推斷出自家狗是病狗,就要槍斃,只能槍斃自家狗。第一天沒有槍聲,第二天有一陣槍聲。請問有幾只病狗?
聽說這是小升初的考試題,這實在是太難了,懷疑那些出題的老師第一次看到這個題能不能做出來。這應該是離散數學中典型的邏輯分析題,我想除了專門修過離散數學和少數天才外應該很少有人在規定時間內算出答案,反正我算不出。下面的分析過程,是我參考了網上的答案,再按照自己的理解寫出來的。
其實我認為這個題之所以難,我覺得是題目表達的不夠清晰。理解這個問題首先有幾個隱含的條件要搞明白。
a、50只狗里面至少有1只病狗。
b、病狗是一眼就能分辨出來的,但是狗的主人無法觀察判斷自己的狗是不是病狗。
c、狗的主人推斷出自己的狗是病狗后,一定要在當天殺死狗,在當天中的0:00到24:00任何時候都行。
從而還能得到一個推論d:如果病狗的主人看到N只病狗,那么好狗的主人能看到N+1只病狗,也就是說病狗的主人看到的病狗的數量是實際病狗數量再減1.
明確了上述的3個條件和1個結論,再去解答這個問題,就會簡單很多。
1, 假設只有1只病狗,所有人在觀察完其他人的狗后,那么根據推論d,病狗的主人不會看到病狗,再根據條件a,從而能夠推斷出自己的狗是病狗,于是會在當天24點之前殺死自己的狗。
2, 但是第一天沒有槍聲,說明至少有2只病狗(把這個結果當成推論e)。于是從第二天0:00開始,所有人都應該知道至少有兩只病狗。假設只有2只病狗,根據推論d,病狗的主人只看到1只病狗,說明剩下的那只沒有看到的病狗就是自己的狗,于是在第二天可以從0:00到24:00選擇任何一個時間點殺死自己的狗,第二天就會聽到槍聲。
3, 繼續假設有3只病狗的話。由根據推論d,病狗的主人能觀察到2只病狗,再根據推論e,所以無法判斷自己的狗是否為病狗,所以在第二天不可能殺狗,也就不會有槍聲,綜合1和2,答案為2只狗。
4, 把題目改一下,改成是第三天聽到槍聲。第二天0:00一到,大家都知道有2只病狗了,那么第二天一直到24:00都沒有槍聲的話,說明每個人都看到至少2只病狗。根據推論d,那么從第三天0:00開始,每個人會知道至少有3只病狗。假設也只有3只病狗,那么病狗的主人只能看到2只病狗,說明剩下的那只沒有看到的病狗就是自己的狗,于是在第三天肯定要殺死自己的狗,第三天就會有槍聲。
5, 以此類推,第幾天聽到槍聲,就有幾只狗。
2012年9月26日
對于類似騎士與流氓的這種邏輯思維題,除了極個別的天才能夠大腦隨便一想就知道答案,絕大多數人都要好好的推斷一會。
而
離散數學就教給了我們一種用數學方法來推導這種邏輯題,使得這些問題的難度降低不少。下面就來看下《離散數學及其應用》第六版,1.1章練習題第55題我的推導分析吧。
一個小島上住著兩類人,一類是騎士,一類是流氓,騎士只說真話,流氓只說假話,有AB兩個人,根據他們所說的話,判斷AB各自是流氓還是騎士。
a)A說:我們之間至少有一個是流氓。B什么都沒有說
b)A說:我們兩個都是騎士。B說:A是流氓。
c)A說:我是流氓或者B是騎士。B什么都沒說
d)兩個人都說:我是騎士
e)A說:我們都是流氓。B什么都沒說。
個人分析:
首先,定義命題p為A是騎士,!p代表A是流氓,q為B是騎士,!q為B是流氓a)A說的內容可以用如下數學符號表達:(!p ∨ !q)。
假設A是騎士,即p=1,說明A說的內容為真,即(!p ∨ !q)=1,因為p=1推出!p=0,所以!q=1,所有q=0,即B為流氓。過程沒有矛盾。
保險起見,再假設A是流氓,即!p=1,說明A說的內容為假,即(!p ∨ !q)=0,但是!p=1,所以(!p ∨ !q)不可能為0,所以有矛盾。
結果就是A是騎士,B為流氓
b)A說的內容:(p ∧ q),B說的內容:!p
假設A是騎士,即p=1,說明A說的內容為真,即(p ∧ q)=1,推出q=1,說明B也為騎士,那B說的話為真,就是說!p=1,即A為流氓,結論與條件矛盾,假設不對
假設A是流氓,即!p=1,說明A說的內容為假,即(p ∧ q)=0,此時q是0還是1,都符合。再從B說的話著手,因為!p=1,所以B說的話是正確的,所以q=1,B是騎士,沒有矛盾。
結果就是A是流氓,B是騎士
c)A說的內容:(!p ∨ q)
假設A是騎士,即p=1,說明A說的內容為真,即(!p ∨ q)=1,推出q=1,即說明B也為騎士,沒有矛盾。
假設A不是騎士,即!p=1,說明A說的內容為假,即(!p ∨ q)=0,但是!p=1,所以無論(!p ∨ q)是不可能為0的,所以矛盾
結果倆人都是騎士
d)A說的內容:p。B說的內容:q
假設A是騎士,即p=1,說明A說的內容為真,即p=1,與條件相符。
假設A是流氓,即!p=1,說明A說的內容為假,即p=0,此時也與條件相符。
B的判斷也一樣,所以結果是無法判斷出誰是騎士誰是流氓
e)A說的內容:(!p ∧ !q)
假設A是騎士,即p=1,說明A說的內容為真,即(!p ∧ !q)=1,因為!p=0,所以無論如何(!p ∧ !q)是不可能為0的,矛盾
假設A是流氓,即!p=1,說明A說都內容為假,即(!p ∧ !q)=0,說明!q=0,即B是騎士,沒有矛盾
結果是A是流氓,B是騎士
《離散數學及其應用》第六版1.1練習題第43題的個人分析
題目:在一個100條語句的列表中,第n條語句是“在這個列表中,恰有n條語句為假”..........
a)從這些語句中得出什么結論
b) 若第n條語句是”至少有n條語句為家“,結論是什么
c)假設包含99條語句,回答b
答案網上都有,我是給出自己的分析過程:(思路大概是:如果這句話話為真,推出這句話的內容為真,由這句話的內容又能推出其余話的是不是為真,再根據其余話的內容來判斷是不是矛盾。
主要就是看這句話為真與這句話的內容為真是不是矛盾。分清這句話和這句話的內容,就明了了)a)p1,p2,.....p100分別代表這個100條語句。
假設p1為真,根據p1的內容,既然只有1個語句為假了,那后面的99條語句說的全不是只有1個為假,說明后面99條全為假。可既然后面99條全為假了,那說明這個列表有99條為假,但是p1說只有1個為假,條件和結論相矛盾。所以假設不成立,說明p1為假。
同樣的方法推斷p2。假設p2為真,根據p2內容,后面的98條全是假的了,再算上p1已經為假了,說明列表里有99條為假,與p2內容矛盾。所以假設不成立,說明p2也為假。
同樣推斷出p3到p98也都是假的。
再看p99,假設p99為真,首先前面98條已經證明為假的了,再根據p99的內容”恰有99條為假“,還差1條,說明p100肯定為假。而從p100的內容”恰有100條語句“來判斷,p100也確實為假(因為p99為真的,所以p100的內容是不對的)。這個由條件到結果是不矛盾的。保險起見,再假設p99為假的,因為前面98個已經證明為假了,而p99也假設為假了,現在共有99條假的了,再根據p99的內容,說明p100也必須為假,因為如果p100為真的話,那p99就是真話了。如果p100也為假的話,那說明這個列表全部都為假了,可是這樣又到底了p100的內容是真的,條件到結論矛盾。再次證明了p99為真
再看p100,現在已知98都為假,p99為真,p99既然為真,那他的內容就是一個事實”恰有99條為假“,還差1條,只能說明p100為假了,如果p100為假的話,那么p100所陳述的內容就是假的,而事實也確實說明p100的內容為假。
所以最后的結果是:除了p99,其余全為假。b)這個要反過來推到
先假設p100為真,那p100的內容就是真的”至少有100條假“,因為總共就100條,說明全都為假,可既然100條都是假,那p100也是假的,又矛盾了。表明p100應該為假的。(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證明,p100的內容”至少有100條假“是真的,說明”至少有99條、98條、1條為假“都是真的,前面99條都為真的,那怎么還能至少100條為假呢,矛盾。表明p100為假)
同樣方法推斷p99,假設p99為真,由p99的內容推斷p1到p98都為真,而p1到p98都為真顯然是與p99的內容不符合的,矛盾。表明p99為假。
同樣推斷出p98到p51都為假的。
再看p50,假設p50為真,由p50的內容推斷p1到p49也都為真,說明50條為假的語句只能是p51到p100了,而事實上p51到p100也確實都為假,不矛盾。表明p50應該為真。保險期間,我們再假設p50為假,那說明p50的內容”至少50條語句為假“是不對的,可是p51到p100這50條語句已經證明為假了,矛盾。再次表明p50應該為真。
接著看p49,假設p49為真,由p49的內容推斷p1到p48都為真,而p51到p100都為假,也論證了p49的內容是沒錯的,沒有矛盾。p49為真
同理推斷出p48到p1也都為真。
所以最后的結果是:p1到p50為真,其余為假。c)同樣方法推斷出p99到p51為假
推斷p50,假設p50為真,由其內容推斷出p1到p49都為真,一共99條語句,p1到p49為真,p50也假設為真了,只剩下49條語句根本湊不成50條為假了,所以矛盾,p50為假。可是p50如果為假的,由于p51到p99這49條已經為假了,再加上p50又為假,說明這個列表確實至少有50個為假,這樣說明p50的內容是對的,p50應該是真的,再次矛盾。可見無論p50為真還是為假,都矛盾。
說明這是個悖論。
2012年9月19日
先看下面這一個簡單的代碼吧
1 #include <iostream> 2 using namespace std; 3 class my 4 { 5 private: 6 int t; 7 public: 8 my(){}; 9 my(int i):t(i){};10 int get()11 {12 return t;13 }14 void print(my d)15 {16 cout<<d.get()<<endl;17 }18 };19 20 int main()21 {22 my t;23 int i=3;24 t.print(i);25 return 0;26 }
main函數中t.print(i);的調用,my類里面print函數接受的數據類型的my,不是int,但這段程序仍然能夠正常運行,是因為my類里面存在一個只有一個形參的構造函數。
當在一個需要my類型對象的地方(比如print函數,就需要一個my類型對象),但是如果卻沒有給一個my類型對象,給了一個其他類型的對象,比如int,那么這個時候就會看這個類有沒有定義一個只接受一個參數的構造函數,而且這個形參必須是int,然后構造出一個my類型臨時對象,再把這個臨時對象給需要my類對象的地方,完成一種隱式的轉換。注意:如果這個類有一個接受一個參數的構造函數,但是這個參數的類型比如是string,這個隱式轉換肯定就不會發生了,編譯時會提示錯誤。
總之,隱式轉換會發生在,本來需要一個這種類對象的時候,卻給了一個其他的數據類型,而且類也恰好有一個只接受一個這種數據類型參數的構造函數,就會先調用這個構造函數生成一個臨時對象,接著將這臨時對象用于需要這種類對象的地方。但是很多時候,這種隱式轉換會帶來很大的麻煩,因此如果自己定義的類中,有一個只接受一個參數的構造函數,除非有一個好理由允許構造函數被用于隱式類型轉換,否則那么就要在這個構造函數前面加一個關鍵詞 explicit,表明不會發生隱式轉換。
2012年6月7日
雖然定義也是聲明,但為了方便說明問題,下文中的聲明只是單純的聲明,定義就只是定義。
1. 聲明、定義、初始化和賦值四個術語有著本質的不同,雖然有時候看起來差不多甚至完全一樣,但如果不搞清楚很容易出現錯誤,或者錯了不知道怎么改。
2. a: extern關鍵詞用來表明這是一個聲明:extern int I;變量i就是一個聲明。聲明前面一定要有一個關鍵字extern,沒有這個關鍵詞就不是一個聲明。
b: 沒有extern就是一個定義,比如int i=9;是一個定義,特別要注意的是int i;這也是一個定義。
c: 初始化就是在變量定義時給變量一個初值,所以初始化語句也一定是一個定義語句,但反過來就不對了,因為類似于:int i;就是定義,但沒有初始化。特別要注意的是:extern int i = 9;雖然有extern關鍵詞,但是因為初始化了,所以這也是一個定義,不是聲明。
d: 賦值語句就簡單了,賦值語句是給一個已經定義的變量(不管這個變量有沒有初始化)一個新值。特別要注意的是,要給賦值的變量必須已經定義過了,僅僅聲明是不行的。
3. extern關鍵詞除了表明這是一個聲明以外,更重要的是表明:所聲明的變量的定義可能是在程序中其他文件里。如下代碼
//file1.cpp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extern int i;//這是一個聲明,告訴編譯器變量i的定義有可能是在其他源文件中,即使本文件中沒有i的定義,你也不要報錯。
void main()
{
extern int i;//同樣是對i的聲明,作用與上面的聲明完全一樣,說明聲明可以存在多個,實際上這兩個聲明只要任意一個就可以了。但是兩個聲明語句如果一個都沒有,編譯器就會認為變量i沒有定義,會報錯。
i=0;//賦值語句,給變量i一個新值,變量賦值前必須要已經定義了,如果不存在file2文件中的定義語句,雖然不會出現編譯錯誤,但是鏈接會有錯。
cout<<i;
}
//file2.cpp
int i;//首先是一個定義,而且是一個沒有初始化的定義(不過實際上全局變量i被默認初始化為0),變量i被定義在file2源文件中
4. 一個程序中可能包括不只一個文件,所有文件中同一個變量(其實主要說的全局變量)必須總共只能定義一次,但是聲明可以有無數個。而且如果文件A中用到的變量的定義是在其他文件中,那么在文件A中用這個變量之前,一定要加上一句extern聲明語句,告訴編譯器我所用的這個變量有可能是在其他文件里
5. extern int i=9;上面已經提到雖然有extern,但這也是一個定義,因為初始化了。類似于這種有extern也有初始化的語句,只能出現在全局作用域,如果出現在函數內部,這是錯誤的。
6. (轉)有關編譯器的一個特點:現代編譯器一般都屬于按文件編譯,就是說編譯時多個源文件自己編譯自己的,互不影響,好像只有自己一個文件。只要每個文件編譯時沒有出現錯誤,那么就不會發生編譯時錯誤。但是沒有發生編譯錯誤,并不代表程序就沒有錯誤,因為還會發生鏈接錯誤。比如下面這兩個代碼
//A.cpp
int i;//這是變量i的定義
void main()
{
}
//B.cpp
int i;//這也是變量i的定義
編譯時兩個文件A和B是相互不影響的,所以編譯時不會出現任何錯誤,但是這個程序是有問題的,因為全局變量i是被定義了兩次的,所以鏈接時就會報告類似于下面的錯誤:
B.obj : error LNK2005: "int i" (?i@@3HA) already defined in A.obj
Debug/A.exe : fatal error LNK1169: one or more multiply defined symbols found
另外上面也提到了,編譯時各個文件是相互不影響的,編譯器是不會認為在這個文件中沒有定義的變量其實很有可能人家是個全局變量,在其他文件中定義了,這就要報錯。解決方法就是用extern聲明一個變量,告訴編譯器人家這個變量不是沒有定義,只是在其他文件中定義了,你別報錯了。
2012年5月28日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double val;
char ch0,ch1;
cin>>val;
cout<<val<<endl;
cin>>ch0;
cout<<ch0<<endl;
cin>>ch1;
cout<<ch1<<endl;
}
cin輸入流用法之前學的不認真,忽略到了。
這段代碼很簡單,開始第一個輸入的時候,比如直接輸入:123ab。最后的結果是把123給了val,a給了ch0,b給了ch1。
也就是說,當cin給一個double時,這時如果你的輸入是123ab,不是單純的一個數字時,那么將只是把輸入的數字部分123給double,但是剩下的ab不是簡單的遺棄掉,而是繼續留在輸入流中,等待下一次出現cin再把ab給到下一個要從輸入流得到值的變量。
2012年1月13日
摘要: 石頭剪子布的猜拳游戲,在VC下編譯運行下,生成的.EXE文件,就可以單獨拿出來玩游戲了。這個游戲屬于1.1版本,最原始的1.0版本主要部分和這個差不多,1.1主要是在原來的基礎上與玩家的交互做了一些更加友好的改進(感謝提出改進意見的宿舍兄弟)程序基本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自認為程序核心的部分:電腦隨機給出的猜拳。本人想到了一個很簡單但自認為挺巧妙的方法(小小的驕傲下),不多說了看代碼吧,如果代碼有什...
閱讀全文
2011年12月25日
這個首先先解釋下一個很基礎但是卻很重要又常常容易搞混的問題。
char a[]和char*的區別。
《c語言程序設計》(中文版)的解釋挺不錯的,我再大概說一下。
..............................
char ame[] = "nw is the time";
char *pme = "now is the time";
首先說pme是把一個指向該字符數組的指針賦值給pme.這個過程沒有涉及到字符串的復制,只是有指針的操作。pme首先是一個指針,這個指針指向一個字符串常量,這個指針此后可以被修改為指向其它字符串,但是如果修改字符串本身的內容,結果是未定義的。ame是一個存放初始化字符串和空字符的一維數組,數組中的單個字符都是可以被修改的,但是ame是個地址常量,是不可以被修改的,它始終指向這一個字符串。
string.h中定義了很多字符串操作函數,比如strncat,這些函數至少都有兩個參數,第一個參數是目的字符串,第二個參數是源字符串。
關于這個參數的類型到底用哪種,要看相關的參數內容在函數執行完以后是不是會發生改變。如果參數內容發生改變了就要用char[],如果參數的內容不發生改變則兩個都可以用。
比如strncat(s,ct,n),函數的作用是把ct的前n個字符連接到s的后面,最后補上一個空字符。那么顯然執行完以后s的內容是變化了的,所以定義s是必須是char s[80],不能是char *s,對于ct來說內容沒有發生變化,怎么定義就都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