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5824-1009198.html


美捷登Mike

201696日,美國湯森路透集團(ThomsonReuters)在線(www.highlycited.com)公布了全球2016年“高被引科學家(Highly-CitedResearchers 2016)”名單。通過對近11年(2004-2014)被ISI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收錄的全部自然和社會科學領域論文分析,湯森路透對21個學科領域的論文對應年度的“他引次數”進行排序,排名在前1%的論文為該領域的“高被引論文”,一共篩出128,887篇。這些論文的作者則入選該學科領域“高被引作者”。

論文被引次數是評價科研工作者研究成果的一項重要指標,而入選高被引科學家,毋庸置疑,在其所在的學科領域內作出了重大貢獻,具有世界級的影響力。

一、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簡析

全球共有3083位學者入選高被引作者名單,其中135人同時入選2個學科領域,21人同時入選3個學科領域,2人同時入選4個學科領域。所以共入選高被引作者人次為3266

1.從學科領域看:

湯森路透按21個學科領域進行歸類,各學科領域“高被引科學家”人數差別很大,排在前5位的分別為:ClinicalMedicine領域,377人;Chemistry領域,215人;和Plant& Animal Science領域,208人;Biology &Biochemistry 領域,203人Molecular Biology & Genetics領域186人。排在后5位的分別為:Physics領域,110人Mathematics領域105人Microbiology領域,103人Space Science102人;和Economics & Business70人(圖1)。


1. 2016年各學科領域高被引科學家數量

 

2.從地理分布看:

美國的高被引科學家最多,總數為1465人,占47.5%;其次是英國346人,占11.2%;德國177人,占5.7%,排名第三;中國(含港澳臺地區175人,占5.7%,排名第四;澳大利亞113人,占3.7%,世界排名第五。第六至第十名依次是加拿大973.1%人、荷蘭943.0%人、法國892.9%人、日本742.4%、和瑞士712.3%)(表1

1.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入選最多的Top10國家

排名

國家

總數

百分比

1

美國

1465

47.5

2

英國

346

11.2

3

德國

177

5.7

4

中國

175

5.7

5

澳大利亞

113

3.7

6

加拿大

97

3.1

7

荷蘭

94

3.0

8

法國

89

2.9

9

日本

74

2.4

10

瑞士

71

2.3

 

二、中國“高被引科學家”簡析:

下面具體來看看中國(港澳臺地區)“高被引科學家”的情況。我國共有175位學者入選(196人次,其中,17人同時入選2個學科領域,2人同時入選3個學科領域)。在這175位學者中,大陸有136人(154人次),香港地區有22人(25人次),臺灣地區有14人(14人次),澳門地區有3人(3人次)。

1.從學科領域看:

21個學科領域中,17個學科中國學者榜上有名。其中Materials Science領域最多,有45名,占全球29.6%Chemistry領域有40名,占全球的18.6%Engineering領域有38名,占全球26.2%Mathematics領域有16名,占全球15.2% Computer Science 領域有15名,占全球11.8%。其他領域中國學者占比均在10%一下(表2)。

從上述數據可見,材料科學、化學、工程、數學、計算機科學領域是中國科研的強項。然而,在生物醫藥與環境相關的各個領域,中國學者入選“高被引科學家”的人數非常少或無人入選。臨床醫學(Clinical Medicine)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人數排全球21個領域之首,達377人,但中國學者(來自臺灣地區)只有一人入選,僅占全球0.3%。表現最好的Microbiology領域也只有7人入選,占全球6.8%。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Molecular Biology & Genetics),環境/生態學(Environment/Ecology),免疫學(Immunology),農業科學(Agricultural Sciences),植物與動物科學(Plant & Animal Science),生物學系與生物化學(Biology & Biochemistry)和神經科學與行為(Neuroscience & Behavior)雖有中國學者入選,人數都在5名以內。藥學及毒理學(Pharmacology & Toxicology)和精神病/心理學(Psychiatry/Psychology)更是無人問津。這些數據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雖然近30年我國生物醫藥相關的研究在規模上突飛猛進,但并沒有產生出太多被廣泛認可的科研成果。

2.從科研機構看:

2 給出了有2名以上高被引科學家的研究單位名單。其中,中國科學院所屬院所有34人,排名第一;清華大學有10人,排在第二;香港大學有9人,排在第三;臺灣醫科大學和北京大學各有7人,并列第四;浙江大學有6人,排在第六;香港城市大學有5人,排在第七。深圳華大基因、中國地質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各有4人入選。香港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澳門科技大學、蘇州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各有3人入選。東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東華大學、福州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高雄醫科大學、遼寧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各有2人入選。

 

2. 2016全球高被引各學科領域中中國科學家數量及百分比

領域

中國*

全球

百分比

Materials Science

4540

152

29.6

Chemistry

4037

215

18.6

Engineering

3829

145

26.2

Mathematics

166

105

15.2

Computer Science

1511

127

11.8

Geosciences

1310

149

8.7

Microbiology

73

103

6.8

Physics

66

110

5.5

Molecular Biology & Genetics

44

186

2.2

Agricultural Sciences

21

132

1.5

Environment/Ecology

22

147

1.4

Immunology

21

125

1.6

Plant & Animal Science

22

208

1.0

Biology & Biochemistry

11

203

0.5

Clinical Medicine

10

377

0.3

Economics & Business

10

70

1.4

Neuroscience & Behavior

11

168

0.6

Pharmacology & Toxicology

0

138

0

Psychiatry/Psychology

0

134

0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0

170

0

Space Science

0

102

0

匯總

196(154

3266



*
,含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地區,括號內為大陸學者數。

 

3.中國入選2名以上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的研究機構


研究機構

總數

1

Chinese Acad Sci

34

2

Tsinghua Univ

10

3

Univ Hong Kong

9

4

China Med Univ Taiwan

7

5

Peking Univ

7

6

Zhejiang Univ

6

7

City Univ Hong Kong

5

8

BGI Shenzhen

4

9

China Univ Geosci

4

10

Harbin Inst Technol

4

11

S China Univ Technol

4

12

Hong Kong Univ Sci & Technol

3

13

Fudan Univ

3

14

Beijing Normal Univ

3

15

Chinese Acad Agr Sci

3

16

Macau Univ Sci & Technol

3

17

Soochow Univ

3

18

Univ Elect Sci & Technol China

3

19

Univ Sci & Technol China

3

20

Southeast Univ

2

21

Chinese Univ Hong Kong

2

22

Donghua Univ

2

23

Fuzhou Univ

2

24

Harbin Engn Univ

2

25

Hong Kong Polytech Univ

2

26

Kaohsiung Med Univ

2

27

Liaoning Univ Technol

2

28

Nanjing Univ Aeronaut & Astronaut

2

29

NE Normal Univ

2

30

Shanghai Jiao Tong Univ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