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rodo.douban.com/card/note/345004477/?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qq-pf-to=pcqq.c2c寫在前面:
這是一篇很早前就想過要寫的文章,但樓主是個月入不過千的街頭小販,曾擔心過要是自己毫無保留的公開便喪失掉了“核心競爭力”,然后因為這點收入也保不住就處境更加艱難(因為我不會為自己做廣告);何況因為內容龐雜而自己又有ADD,要把它寫完,耗時簡直難以想象。但我在街上見了越多的人選錯、戴錯口罩,就越發覺得自己可鄙。終于決定:寫完它,并歡迎任何人轉發,甚至不署我名字。
【關鍵點】
哪些口罩無效?
1、凡是叫“××布”(如棉布、無紡布或類似的真絲、絲絨),或稱自己整個口罩“可水洗、可重復使用”的口罩都無效。
2、凡是稱自己靠“活性炭”、“碳片”過濾的口罩都無效。
3、目前來說,凡是把“PM2.5”字樣印在了品牌標簽處,或將該字樣與類似“率先”“首款”“唯一”“100%”“99.99%”等詞放在一起在包裝、媒體、網帖、廣告里宣揚口罩全部無效或至少不太有效。
選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1、在你不能完全相信的渠道購買時要警惕假貨。戴對的口罩,如果半天還沒見臟,就肯定是假的。
2、只要是真貨,目前來說,包裝上凡是認真警告了類似“不當使用會導致疾病或死亡”的,都有效。
3、幾百塊的口罩有其存在意義,但未必比幾塊錢的口罩更“有效”。
戴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1、要用雙手把口罩上的金屬條按成貼合臉鼻的弧度,而不是一只手“捏”。
2、除非你自己能看完全文,否則不要把文中提到的口罩送給那些身體需要被特殊照顧的人。
3、盡量不要戴口罩運動,尤其不要戴普通的、無呼氣閥的口罩運動。
4、所有霾塵防護口罩,其“過濾”組織都不能通過水洗來重復使用。
哪些品牌在自稱“可防PM2.5”時目前不可信?
(包括但不限于)
綠盾、維康、綠之源、伊藤良品、朝美、爽蒂、適美佳、愛麗思、名典上品、佳佰、一罩絕塵、九頭鷹
1、給讀者:這并不表示它們的其它產品也應該完全不被信任
2、給廠家:若覺得我在造謠,不要找我“私下溝通”,請直接起訴我。國難當頭發不義之財的人,我非常愿意當面羞辱你。
“3M”里有哪些推薦的常見型號?
1、無特殊要求人群:方便+性價比之選:9001(沒貨時選9005)
2、需防眼鏡起霧者:方便+性價比之選:9001V(沒貨時選9002V)
3、臉小,或青少年:8110S(注意:不是兒童款)
4、兼顧防護能力、呼吸舒暢與價格:8210V(沒貨時首選8511)
5、對價格不敏感者:直接選9322(沒貨時選9332,全能之星)
----------關鍵點結束----------
如果您一向不習慣看太長的文章,那您記住上面的結論就基本夠您選到合適的口罩并正確佩戴了。從本段往下的內容中,不但有圖例、詳解(包括無法避開的術語、參數),還有各種吐槽和各類說明、注意。它們可能會啰嗦得超越您的想象:
本文基于:
1、作者確信:
(1)霧霾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2)有效的口罩可以顯著減少這種傷害
(3)通過公認標準認證的口罩對過濾霾塵有效
(4)戴上錯誤口罩和采取錯誤戴法而不自知的佩戴者可能會大幅增加有害空氣中的停留時間,因為他以為自己采取了“防護措施”后已經安全。
(5)以正確的方式戴上了正確口罩的佩戴者,如果選的并非很適合自己的口罩,則可能無法解決“佩戴舒適” 的問題,會無意識減少佩戴或遺忘自己的口罩。當你希望家人和朋友戴上口罩時,如果因為不了解,他們在第一次接觸時的體驗是“無效”或“難受”,那其中也許有你很關心的從此對所有的口罩都產生抵觸情緒。
2、作者認為:
(1)中國空氣污染治理的最大難點從來都不在技術層面,因此,空氣質量在近幾年內不可能實質好轉。
(2)相比其它自保知識,口罩常識的普及之所以尤為迫切,是因為在大氣潔凈之前,“沒有條件使用空氣凈化器、私家車來保證自己每天的大多數時間能呼吸到潔凈空氣”的人會是絕對多數。
(3)大眾所能接觸到的口罩知識獲取渠道,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至今都充斥著各種誤解和古老謠言。而一些“內容正確”的文章,卻談著無人能懂的或無實際意義的東西:純粹的標準、參數、技術細節,大洋彼岸才有的品牌和型號,或者干脆說的是主要用于焊接或酸性氣體防護的口罩。
(4)很多的口罩銷售者不但并非都懂自己所銷售的產品,而且可能因為利益驅動推薦你購買并不最適合你的型號。
你毫無防護的在戶外的霧霾里呼吸上十天,可能毫發無傷。
你很可能得這樣生活上十年時呢?
所以本文的目標是:
1、讓讀者了解正確的口罩常識,能記住結論
2、在知道“為何如此”之后,擁有避開“流行”與不良廠家、銷售者的誤導,并為自己及所關心的人選擇合適口罩的能力。
說明:
1、文中戴口罩的人物照片來自在互聯網公開傳播的媒體或“自媒體”,產品圖則來自廠商的中國官網或其指定銷售渠道,本人沒有擁有其中任何圖片的版權;文中涉及的技術性文字來自公開的相關國際、國內標準;文中關于口罩防護級別的信息來自通過國家認可的廠方標識,本人認為可以信賴;關于產品的注意事項綜合自官方資料和醫學常識;關于產品的評價、結論則主要來自自己佩戴及街頭銷售相關產品的經驗,并有少量采集自其使用者在網絡中的公開反饋;其它未加說明即來自其它文字均本人原創。本文的寫作目的是向盡可能多的民眾普及相關常識,任何在同時保留上下兩部分【注意事項】和【關鍵點】的前三點的情況下,可以全文或節選其中任何部分原文轉載。
2、以下“口罩”,若無特指(如“普通的一次性醫用口罩”或“棉布口罩”),則均指“隨棄式顆粒物防護口罩”(也可以叫“免保養防塵口罩”,或理解為:能“真正防霾的一次性口罩”)
【注意事項】
哪些人群不建議戴口罩?
中重度心肺臟疾病,高血壓癥候,幽閉恐懼癥、焦慮反應,自發性氣胸史患者,或有胸悶、呼吸困難癥狀者等請不要戴口罩,可能產生危險。當健康的您擁有這類口罩時,請不要隨意送給可能有這些疾病的親友。
如果空氣已經臟到已經非戴不可,請先請教了解您身體情況的專業醫生(注意:并非所有醫生都了解各種口罩;你可以先試著向他請教“什么是N95口罩”)。
孕婦、嬰幼兒、身體孱弱的老人應該盡力避免佩戴口罩。
如果佩戴,使用中若感覺頭暈、惡心和其它任何不適,要立即取下來;再戴之前,先咨詢醫生。
如果不是用于防霾,合格的紗布口罩和普通醫用口罩呼氣阻力相對較小,則可以考慮。
給要戴口罩的孕婦的建議:
長期呼吸嚴重污染的空氣或盲目佩戴口罩都可能影響的胎兒的健康發育,因此建議空氣質量指數在150以內時,孕婦外出不要戴口罩;超過300應該則想方設法避免出門;如果確需出門,建議只選戴呼氣閥在正面(不可折疊)且防護等級不高于N95(或相當于)的、口罩杯體相對較大的口罩。如無必要(比如不是對尾氣或二手煙中的異味敏感),也不用選這類口罩中選含活性炭層的款式。
更重要的是:
無論是您過去經常在霧霾嚴重時出門,還是將來會免不了在這種空氣中常出門又沒有、或忘記戴我上面推薦的這類口罩,都不要在事后為此擔心,并因此自責,給自己過大壓力——能按理想的做固然好,但即使不那么理想,也沒什么大不了。
口罩選擇上的常見誤區與真相
一、我們常說的“一次性口罩”都不能有效防塵霾:
無論是白色的
綠色的
還是粉色的
但是它們的用戶是如此之多,以致于……
說明:
1、孫儷和阿嬌戴的嚴格來說不屬于常說的這種“一次性口罩”,而是一次性“時尚口罩”,常見的有白、藍、粉、紫四色,立體造型(所以也會叫“立體口罩”、“3D口罩”),不會“弄花妝容”,特寫是這樣的:
2、男星里除了黃其他都是有活性炭層的“一次性口罩”,通常是灰黑色,可以吸掉空氣中的少量異味,但處理不好會掉碳粉,特寫是這樣的:
3、“1”和“2”這兩種口罩也不能有效防塵霾
“這種一次性口罩”不能防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它們就不是設計來防外來的塵霾的。
它們看起來都一樣的口罩,共同的特點是主體都是無紡布,多為三層設計,常見的有藍色、綠色、白色、粉色(顏色不起任何關于其用途、性能的標識作用);但實際上,它們包括三種:
1、普通一次性口罩
2、普通醫用口罩
3、一次性外科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1”在制作過程中不一定消毒或滅菌,僅適合在一般場合使用,常見于食品加工、餐飲、美容、保健行業、以及明星們臉上……而我們貌似只有出門時應付小寒小風用得上(逆風時,小臉同學的這類口罩在風稍大時可能被吹走的)。
“2”都會經過“消毒”或“滅菌”,適用于醫療機構的一般環境,但國家并沒有規定其必須做細菌過濾率(BFE)、顆粒過濾效率(PFE)、噴濺試驗的測試和參數界定,只能參考一些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
“3”長相和前兩者一樣,但只要叫這個名字的口罩(一個字都不能差),則必須符合其行業標準,即:PFE>30%,BFE>95%,無菌級。它們可以用于醫務人員的診療活動和外科手術。
如何區別:
普通用戶只能通過包裝。包裝上什么都沒標的,只能是“1”;包裝上出現了“外科口罩”四個字的,只能是“3”;剩下的是“2”(合格產品上至少會有“YZB/省名稱-編號-年號”這樣的字號出現)。
雖然它們都不能防霾,但你在自己身患呼吸道傳染疾病(為了保護他人),或要出入醫院、可能接觸這類病人,以及可能遭遇花粉過敏、將要打掃房間時,可以用到其中知名品牌的“2”和所有的“3”。
要有效對付我大天朝的空氣,你最好別選上述任何一種口罩。但要是其它的防塵霾的口罩你要是真心覺得都“超難看”而寧愿不戴,那還是選“3”戴上吧。
無論如何,聊勝于無,因為按規定,它們的濾料對于可入肺顆粒最低應該有30%過濾率。
(發達國家生產的那些可防“花粉”“飛沫”的這類口罩雖然不是按我們的標準生產,但效果可能相當,也可選;尤其是前文提到的那種在日韓流行的“時尚口罩”,只要其中明確提到其濾料的過濾能力,總體效果就會比同品牌的平面口罩要更好,雖然價格也會相應的高)。
"3"這類口罩在用于外科時肯定會一臺手術一換,用于病毒防護時則要求4個小時(半天班),或遇污染或潮濕時及時更換;
僅用它來防霾(花粉)時,我個人建議是一天一換;如果這么換著心疼,那……你就自己看著辦吧。
順便提醒:
1、這些口罩里除了前面特意提到的“時尚口罩”不可能戴反之外,其它“一次性口罩”有一個戴錯的情況比較常見:將口罩的正反弄反了戴
(甚至在一些專業的醫藥論壇中,普及醫用口罩常識的帖子里還經常能看到已工作幾年的醫生發現自己之前一直將口罩的內外弄反)
雖然各個品牌的“一次性”口罩在細節上都不盡相同,但有兩點可以幫你迅速判斷:
(1)一般有顏色的那面(防水層)朝外,白色那面(吸濕層)朝里;
(2)能看到口罩上的“鼻夾”(細長的金屬或軟塑條)的是外側,看不到的是內側。
2、現在還有些媒體在介紹口罩時說“口罩一般分為三個級別:普通級、消毒級、滅菌級……”看到這種“科普”的,是電視趕緊換臺,是報紙你還可以看它們的文化副刊版,是網帖你就可以Ctrl+W了。
二、我們常說的“可以洗了重復用的”口罩,也都不能有效防塵霾:
無論是這樣的
這樣的
還是這樣的
或者加長成披肩的模樣的滌綸口罩:
或加絨印花、或它們的材質“升級”成桑蠶絲,覆以蕾絲
甚至這種里外純棉而內含“高科技保溫材料”的大牌口罩
都不會為它們增加任何的實際防護能力
這類可以反復使用的口罩中,還有兩種歷史悠久的:
一種是紗布口罩(“普通脫脂紗布口罩”):
(圖中是位戴錯口罩的普通醫生,應該是張老圖;近兩年的新聞里,只看到過老人還在戴它。)
紗布口罩國家有專門的標準,規定細化到了每厘米的經、緯紗數量,長寬,紗布層數(不少于12層)。它在非典之前,是中國非常流行的口罩種類,幾乎一統天下。雖然我現在已經找不到一張我認識的臉還在戴這種口罩的圖了,但直到今天的各種網帖甚至報紙上,還不斷有“專家”建議口罩每次用完后要高溫消毒(比如“用開水燙一燙”)——而這種消毒的思維,就來自于這種傳統的紗布口罩。
但實際上,這種口罩無論是按國家標準增加到16層,還是24層,其對顆粒物的防護率都無法突破40%。而一個24層紗的口罩在戴得濕乎乎后,光想想,就夠讓人窒息了。
另一種歷史同樣悠久的是毛線口罩,這一類中一部分是流水線上的廉價商業產品,
而另一些,則是我們這個浮躁時代真正的奢侈品,
它們由心靈手巧的主婦們
為自己心愛的男人制造:
皮質口罩(無論PU皮或真皮)則完全不管用,即使加上釘子。
這種材質的口罩有可能能幫助造型,而唯一的確定的功能只有:
自。虐。
這類“可以多次使用”的口罩的其它材質還包括:毛巾布、帆布、毛絨、天鵝絨,上面可以繡花、印花、掛大嘴猴或hello kitty
經常在我們業內出現(前面已經出現兩次)的一位橫跨口罩、演藝、時尚三界的教主級人物早在2011年,曾站在潮流之巔向世界宣布:
“今冬北京時尚,穿秋褲、戴口罩。”
同時配上了這樣一張“集大成”的照片——
說明:上面的圖主要是為了形象說明口罩的各類誤區。明星們戴這種口罩很多時候并非為了防塵霾,而是他們以為用它擋住臉后就可以順利隱身成路人。
上面出現的所有口罩都無法防霾的原因:
1、這類設計結構決定了其無法在你的口鼻周圍形成足夠有效的密閉區域;
2、它們的用來過濾空氣的材料(“濾料”)并非為防塵霾而生。
關于其中顏色鮮艷造型可人的那些“可重復使用”的普通口罩,這里還有兩則新聞:
1、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2011-12-12《民生直通車》:
節選如下“市場上銷售的個性口罩多為普通針織口罩,目前并沒有相應的國家檢驗標準。” “’絲綢‘ 的實際上是化纖的”“沒有標注材料成分、沒有生產廠家、廠址信息”“化纖面料制成的口罩所用的艷麗染料劑不僅本身有毒,而且容易把空氣中的過敏原吸附進口腔和鼻孔,稍微敏感一些的人有可能刺激支氣管,造成皮膚和呼吸道過敏癥狀。所以色彩鮮艷的時尚口罩不僅起不到過濾防塵的保護作用,有時候還可能起了反作用。”
2、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公共頻道2012-02-22《真相力量》:
《時尚純棉口罩帶出問題 生產廠家竟用“黑心棉”》節選:
李女士:就是這個口罩,折騰的我可不輕,又是發燒又是吃藥的咳嗽了半個多月。 (檢查后認為是劣質口罩導致的過敏性呼吸道感染)
“口罩賣的好壞主要是看花色,而花色就是越鮮艷越好,越時尚越好,好看的花色必須要用各種稀料來調配”“他們的產品樣式、花色以及生產環境大都相近,幾臺縫紉機,幾個盛滿布料的麻袋,一間屋子就可以生產出圖案新穎,造型時尚的卡通口罩”“這里每一家農戶的門口幾乎都散落著一地的爛布頭和各種下腳料……一位農戶道出了這些布料的另外一個名稱--黑心棉。”
說明:
1、需要的同學可以按給出的標題在網上找到原節目;山東是口罩生產大省,兩個節目都來自山東的同一個臺,可能與此有關。
2、需要警惕那些“特別漂亮”、“特別萌”的口罩,因為它們很可能是三無產品;而實際上市場上仍有很多正規廠家的棉質或其它可水洗口罩。
三、口罩佩戴上的常見錯誤:
以為口罩只罩口就可以的:
這是一款頭戴式口罩,肯定有
上下兩根頭繩,但張先生將兩根減做了一股……
這位小哥的口罩也是頭戴式的,但兩根頭繩
都比正確位置稍偏下了些。這樣可能有兩個壞處:
1、口罩與臉的密合度不夠;
2、上面那根頭繩在這個位置久了,會勒得耳朵疼
下面的兩位同志戴的是同一款口罩
1、
2、
第一位同志是將口罩的上下戴反,這是“教科書式的錯誤”,后果就不說了;
第二位同志其它都對,但是有把口罩“掰開了就戴”的錯誤:沒有為鼻夾“塑型”,呼吸時鼻翼兩側會漏氣。
另外,對這種口罩還有個小建議:“2”中的小同志口罩上金屬鼻夾上的綠色小方塊是用來標識“此款口罩可以用于安全防護”的,上面印了個“LA”,建議戴前先撕掉。它是不干膠的,不會破壞口罩或留痕跡。
關于口罩的選擇與佩戴,最后要說的是:
首先要選對口罩
因為,只要選錯了,即使“雙重防護”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無論您是這樣勤儉專注:
還是這樣的霸氣全面:
口罩常識
一、決定和不能決定口罩的防護效果的因素
簡單來說,口罩的防護效果只與下列因素有關:
1、口罩本身所使用的濾料
2、口罩的結構、大小是否適合你(是否貼合)
3、你是否正確佩戴 、正確保存、及時更換
常見的誤導性因素:
1、越“大牌”,效果越好
專業領域的“大牌”和日用消費領域的“大牌”不是一碼事;
一些無良媒體會將一些小鎮產品不露痕跡的包裝成“世界名牌”。所以,你所知道的“大牌”,未必是真正的大牌。
并非每個“大牌”都有了更適合中國市場的產品
適合別人的“大牌”不一定適合你
2、售價越高,效果越好
一位在北京工作的美國醫生在通過眾籌的方式測評近兩百款口罩,以弄清楚其實際的防塵霾效果。《華爾街日報》曾引用他的話稱,口罩的防護效果與其零售價格沒有關系。這個結論我基本同意:正常售價500塊的口罩未必比正常售價5塊的口罩擁有更好的過濾能力。
3、大街上戴的人越多的,就是效果越好的
“群眾總會找到真理的,他們通常只是走得慢一點而已”。
二、 霧霾、口罩標準與油性顆粒物防護
細顆粒物(PM2.5)分為油性顆粒和非油性顆粒。美國、歐盟、中國的對于防護此二者的各級別口罩并不相同。歐盟的“FFP”可以同時過濾二者,美、中的“N”和“KN”則只能有效過“非油性顆粒”,過濾前者時會導致口罩迅速失效;如果需要過濾前者,在需要長效過濾時,美中分別是用“P”和“KP”對付,而短期(8小時內的過濾),則只剩下美國的“R”類可選。就實際效果來說,尾數相同的“KP”是低于“P”而高于“R”的(例如,“KP100”的過濾能力稍低于“P100”但高于“R100”)
霧霾污染的主要成份毫無疑問都屬于非油性顆粒物,所以日常出行選普通的防塵霾口罩即可(標有“N”和“KN”的這一類)
哪些人建議考慮帶油性顆粒防護功能的口罩?
1、愛好用生命緊跟各類機動車為人民過濾尾氣的公路騎行者。
2、需要經常出沒于油煙繚繞的廚房,或生活、工作在餐館、燒烤攤排風口附近的人。
3、遇上了那段需要經常聞瀝青煙、焦爐煙的時間的居民。
說明:
“油”是液態碳氫化合物的籠統說法。
汽車尾氣內含有:
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懸浮顆粒物(即“PM”)
而典型的油性顆粒物有:油煙、油霧、瀝青煙、焦爐煙、柴油機尾氣中的顆粒物等。
其中由柴油機尾氣、廚房油煙和少部分的汽油機尾氣(應該與天朝油品有關)造成的油性顆粒物污染雖然在空氣污染中的占比很小,但生活在密集產生上述污染環境中的人,是否要選可同時防油性顆粒的口罩,是件需要考慮的事
(我一向不建議優先考慮“什么都能防”的口罩,主因是它們價格會明顯更高,所以對價格完全不敏感的人不用考慮我此條建議)
三、為什么說,所有自稱“可更換濾片”的棉布口罩一定“無效”?
1、活性炭“能吸附部分有毒氣體而對阻擋細顆粒物無效”是常識(活性炭的巨大表面積由“微孔”構成,而“微孔”的孔徑小于絕大多數細顆粒物);
2、把活性炭以任何方式裝進一個“濾片”里都無法改變“1”的結論,而且很多劣質的活性炭和低劣的碳片生產方式會導致碳粉泄漏,這些顆粒物吸入人體后反而造成傷害;
3、個別品牌的這類口罩中的濾片沒有使用活性炭,且具有一定的真實過濾率,但它仍然沒解決最根本的問題:“濾片”并未像口罩那樣 “立體剪裁”,它們全是“純平”的(何況有廠商還在濾片大小上做文章),覆蓋住弧度相對平緩的口腔周邊后,高高隆起的鼻梁周邊也無法防護;同時由于耳繩的材質仍是棉紗類,口罩與臉兩側的貼合強度也無法保證,從而留出空隙——因此臟空氣并未主要從“濾片”過濾,也會令口罩整個喪失實際防護效果——這是典型的“結構性錯誤”,而這種設計思路不應該用來設計工具,只應該去設計玩具。
四、“N95“標準的口罩是防護性和舒適性的最佳平衡嗎?
如果只在符合美國標準的口罩中選,確實如此。但如果也綜合其它國家標準來考量,就值得商榷。比如復合中國國標的KN90口罩,價格和呼吸阻力都可以更低(結構、大小完全相同的口罩,防護等級越高也就意味著對正常呼吸的阻力越大),佩戴可以更方便(N95必須套頭),而防護能力只降低相當于5%的點。合格的類似“KN90”的口罩的對PM2.5實際過濾率一定是顯著高于90%的,因此在普通的霧霾天氣中所提供的防護已經完全足夠。(這里只談防霾,但如果是特指用于“醫用防護”時,口罩則必須是“N95”起的)。
五、防護等級越高的口罩越容易失效嗎?
不會。口罩的失效時間與防護等級無關,而且部分高等級的口罩因為結構決定了其擁有明顯更大的有效過濾面積(污染物分散到了更大面積上),比起一些低等級的可折疊口罩,能有效使用更長時間。此外,口罩的失效時間其實并不是固定的,而與佩戴環境密切相關——當空氣指數爆表的時候,一塊濾片幾乎不能堅持到其宣稱的時間,而空氣指數不到150,用戶僅因為保暖、保濕等需求戴口罩時,則超過一倍的時間也未必必須更換。另需注意的是:單說某款口罩可戴“××天”,而不提每天共戴了大概幾小時的“更換建議”,是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的 ,不同的人需要花在路上的時間真的相差很大。
六、可以日常佩戴的工業防塵口罩里有哪些較為常見的靠譜品牌?
(包括但不限于):
國際品牌:
3M、霍尼韋爾(巴固、思博瑞安) 、代爾塔(Delta)、優唯斯(UVEX)、潔適比(JSP)、金佰利(Kimberly-Clark)。
國產品牌:
1、很多專做工業防塵口罩的國產廠商同樣可以信任,其產品在權威機構某些測試上的單項得分可能超越國際大牌。它們售價更低,可以在勞保用品市場里可找到;
2、選購時,其產品名稱、生產日期、廠名、廠址、保質期、產品使用說明書應缺一不可。
口罩的部件、選擇與注意事項
——以“3M”為例
因為篇幅和時間所限,下文將提到的品牌將只有3M一個——這會看起會很“軟文”——但路人們臉上能見著的口罩,真正防霾的,目前至少八成已經是這個品牌。所以作者以為,先把這個牌子的口罩說清楚,當下最有意義。而當你能理解其不同產品間的異同,也會擁有在各種“靠譜”品牌中選擇你中意產品的判斷力。
一、“3M”和它的呼吸防護產品
(以我個人的街頭經驗,知道3M的其實遠比不知道的少)
3M公司創建于1902年,總部設在美國明蘇達州的圣保羅市,世界500強的企業之一。在我國,他們的產品以“東西好,就是性價比差了點……”著稱(提示:口罩是可能需要長期消費的易耗品)。
可以統稱為“3M口罩”的,其實包括了日用口罩(他們有個比較高上大的叫法“專業個人護理產品”,隸屬于子品牌Nexcare,即“耐適康”,很多女生可能更熟悉這個牌子,因為它們有“痘痘貼”……)和呼吸系統防護產品,由于前者主要用于保暖防風(可以簡單理解為是“棉布口罩”),而非為應對嚴重粉塵和霧霾設計(雖然也有微效),因此其性能不在本文的介紹之列。
其呼吸系統防護產品又分兩大類,一類是“可更換式呼吸防護面罩”,這種的都是面罩可以重復用,只需更換“耗材”(濾毒盒、濾棉),但由于外觀實在……太拉轟了,所以街上幾乎沒人戴
下圖即是其中經典:
【史上最啰嗦】防霾口罩的通用常識、誤區、注意與具體型號的評價、選擇建議(以3M牌為例)(我在以前的關于口罩的帖子里見過有SMZDMer輕描淡寫的說自己“已經戴了一個月”)上圖還只是“半面罩”,更拉風的還有“全面罩”,其中再分防塵面罩和防毒面罩……加上各種標準、級別的耗材,3M一家里就可能有上百種組合。如果空氣仍然持續惡化,也許以后我也會開始給它們做單獨的測評詳解,但今天還是先把“另一類”說清楚吧。
這類口罩3M官方做了如下介紹:
“主要防阻對象是顆粒物。防護口罩通過覆蓋人的口、鼻及下巴部分,形成一個和臉密封的空間,靠人吸氣迫使污染空氣經過過濾。口罩本體通常用防顆粒物的過濾材料制成,靠頭帶或耳帶固定,人臉鼻處的密封通常借助金屬鼻夾幫助塑造,但也有依靠其他方法實現的,有些還在口罩內鼻夾部位增加密封墊。由于口罩沒有可以更換的部件,所以失效后需要整體廢棄,也稱隨棄式面罩,或免保養口罩。”
——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介紹的“口罩”,我們可以通俗的叫它“能防霾的一次性口罩”。
由于這些口罩由標準、等級、佩戴方式、結構造型、使用場景甚至顏色、大小會有不同,3M在中國出售的型號超過了44種,而且看起來仍有拉長其產品線的動力。(型號數的統計里,為了簡單起見,未將同一個型號的不同版本單獨統計,即:類似9001A與9001、8210、8210cn與8210 plus都只算“同一款”)
這類口罩本來僅僅應用于工業、礦業、焊接、實驗室等領域,或者……彈棉花領域,都是整盒幾十個(最少十個,多的五十個)且無單獨封裝的大量銷售于勞保市場,但近年來由于我國空氣污染事業不斷發展壯大,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矚目,不但帶動日韓等友好鄰邦的貧窮空氣逐步富裕起來,還以我們的平等、團結和幽默,給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人民送去了源源不斷的“中國好段子”,并成功破壞了境外敵對勢力對我方的空中偵察,直接廢掉他們的導彈。專家估計,由于我國的國防工業在霧霾的幫助下已經得到長足進步,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民間交流欣欣向榮,我們有理由相信,至少三十年內,無人來犯……
正是在這樣喜慶祥和的大背景下,近兩年來,醫藥零售渠道、甚至7-11這樣的便利店里,也出現了明顯針對一般居民推出的“三個裝”、“五個裝”的3M口罩……雖然,口罩還是原來那些口罩……
網上現在能找到的關于3M口罩產品線的資料,多數都是基于口罩的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院的標準(NIOSH standard)展開的,但實際上,3M中國生產的口罩除此以外還有國標、歐標,甚至澳大利亞新西蘭標準的。
而其中最為常見的款則都基于兩個標準:經常被推薦的“N95”(美標,至少11款),以及實際上更流行的“KN90”(國標,至少13款)
在3M中國官網上可以公開下載到一份PDF里,大陸銷售的大部分的型號都在其中有簡介與圖例。但和大多數公司的官方手冊一樣——它們看起來更像給經銷商或廠礦的產品名錄,而不是給消費者的選購指南:你即使全看完了,也仍然不會知道,到底哪款,才是剛好適合你的口罩。
當然,它也有個優點,即:這些口罩是按其所符合的主要標準分類列出的。
如果你有興趣,你需要依次這樣找過來:
中國 > 產品與服務 > 安保及防護 > PPE 安全解決方案 > 產品 > 呼吸防護 > 隨棄式防顆粒物口罩,然后點一下“查看產品”。這個有很多消費者自己找過,但大多沒料到它們的產品線復雜到了這種程度,于是迷路N次以后,自覺放棄了……
此外,官網里還有一篇3M技術部的姚紅女士的文章《談談防塵口罩》(這篇可以通過常用搜索引擎搜標題找到),想深度了解的同學也可以自己看看。
二、如何選擇合適你的3M口罩
我希望我寫的是篇真正的實用指南,所以那幾十個型號里,符合下列條件的將完全不被介紹:
1、在大眾消費市場(包括大型、可靠的網絡商城)里近期一直看不到,或即使看得到也完全買不到的型號;
(我在一些網站里見過一些熱情洋溢的科普雄文,在“查看產品”里挑了十幾個型號做了詳細介紹,你往下滾屏手都酸掉,心情激動抄下型號,挨個挨個去市場里找,最后發現:連賣的人都沒見過這些口罩)
2、即使買得到,也不是用于日常防護的型號;
(如用于有機蒸氣異味防護的“ 8247”,用于酸性氣體異味防護的“8246”,雖然它們也能同時防霾,但去買了,于我們價格太高沒必要,買光了,那些只能靠這種口罩保命的人還遭殃)
具體介紹之前,我還得先說一下耳掛式和頭戴式的區別,在我的街頭經驗里,這是除了“好不好看”之外最影響“用戶體驗”的因素——在這兩者面前,什么"N""P""FFP"之類的標準、參數幾乎就是浮云……
【耳掛式】:
優點:戴取最方便
缺點:戴久了勒耳朵;有些人在戴有些型號的耳掛式口罩時,戴了不到半小時就已經受不了,那些“頭圍”大,耳根軟的同志尤甚;還有個別用戶反映:“耳朵小的有點掛不上”、“運動時容易掉”
【頭戴式】:
優點:
適合長時間佩戴;只要“戴對了”,就不勒耳朵;甚至找到合適的角度后,最快半分鐘就能忘掉腦袋上有根繩子;
缺點:
1、戴、取都不很方便 ,尤其對于戴眼鏡的人——只能取下眼鏡再戴,否則很容易在戴的過程中把眼鏡按到眼皮上,在你沒隨身帶眼鏡布的情況下可能很尷尬
2、無論戴對沒有,都會改變發型。部分堅強的外貌黨人表示,除非給他一頂紀梵希的帽子,否則將用生命捍衛自己不戴這種口罩的自由。
說明:
凡是正規廠家出的“95"及以上級別的(N95啊,KP95啊,FFP3啊),全都都會生產成“頭戴式”的——耳掛式能提供“方便”,卻無法在惡劣環境下提供口罩與面部之間最大程度的密合強度——畢竟沒有人的耳朵有他的頭骨般的堅硬和堅強。
(以后看到有人向你推薦那些掛耳朵還標著什么“99.99%PM2.5防護”的,直接呵呵就好了。要是遇見他們的廠家里那些說話能管事的呢,就請代我問候他們:還要臉么您?)
還很重要的是口罩的折疊與不可折疊(罩杯式)
【可折疊口罩】
優點:
1、能將它壓平后放進口袋和各類即使已經空間緊張的包里,方便攜帶;
2、防護級別相同時,可折疊的價格會更便宜。
缺點:
1、吸氣時,幾乎有一半的面積完全貼在臉上,因此有效的“進氣區域”小,導致呼吸阻力增大(心肺功能弱的人會感覺“呼吸困難”);
2、由于每次吸氣時先吸進了密閉空間內的空氣,口罩變形(坍塌),直到它面積縮小到最小,外部新鮮空氣才開始進入口罩,吸進人體,因此實際上每次的進氧量也會減少。
如果它們還過厚,或過于柔軟,上述問題則會更加明顯。
3、因為“1”的緣故,它們的實際使用壽命會比不可折疊的稍短。
【不可折疊的(“罩杯”式)口罩】:
優點:
1、因為已經定型,而比可折疊口罩多出近一倍的進氣面積,而且吸氣時不會有明顯坍塌。
2、一般不會壓到嘴唇(所以更衛生),也不易碰花妝容。
缺點:
因無法折疊(不能將它壓扁)而不是很好保存、攜帶(我有時會用登山扣把它掛在褲子上)。
建議:
1、身強體健的年輕人喜歡哪種選哪種,實際區別不大。
2、老、弱、病、孕、幼,在非戴口罩不可時,最好還是選不能折疊的,會明顯感覺沒那么“悶”“憋”些;
3、前面說的“可折疊”實際是指常見的“左右對折”型的,但實際上還有一類“上下疊入”(“三板折疊式”)的可選,它們擁有前兩種口罩的所有優點,避免了它們的所有缺點
但由于它們通常售價較高,所以更適合對于價格不敏感的人(前面的圖中,張學友戴的就是這種“上下折疊”的)。
【呼氣閥】(也稱“冷流閥”;凡是有的,都簡稱“帶閥”口罩):
“呼氣閥”的長相和作用見上圖。
優點:除了那里提到的減少濕、熱聚集,其實對日常使用來說更重要的是——1、有效防減眼鏡起霧;2、增加人體與外界氧氣間的有效交換。
缺點:和其它與它一樣而只是缺呼氣閥的口罩比會貴近一倍
注意:
并非所有的“閥”都同樣有效。呼氣閥片是復式防塵口罩的關鍵配件,其設計與質量會顯著影響口罩的水蒸汽方向、呼氣阻力與氣密性。
規律:
簡單來說,口罩尾數為奇數的是耳掛式的,偶數為頭戴式的;數字后還有字母的,有V的是有呼氣閥的,沒V的是沒有的;有S的是小號,沒S不是——但這個其實只建議你在記不住具體型號的具體特偵時判斷,因為它雖然是“規律”,但3M還有很多型號不在這個規律之內:比如8511,就是個有呼氣閥,頭戴式的款……
【鼻墊】
口罩內側如果增加了海綿條(鼻夾部位),可以在夾得更緊時保持舒適。
【壽命】
這類防塵霾口罩都是被完全污染后無法通過水洗繼續使用的。
(洗完后也能用來防風、阻擋大沙塵,但不再具備細顆粒物的防護能力,且有二次污染的風險。且,你很難洗白它……)
其產品說明書上一般是說:
“可以使用到它破損、受血液或體液污染為止,或遵守當地的有關導則廢棄。”“當口罩受損、固化,或呼吸困難,應立即更換”……
而“泡泡網”曾發過的文章《3M上海研發總部探訪》中,3M專業技術人員介紹:“3M的顆粒物防護口罩都是按照每天在惡劣環境里8小時使用的一次性設計。對于日常應用暫時還沒有嚴格的壽命規定。因此普通消費者可以根據大氣污染的程度以及使用頻率自行估算口罩的合理使用時間。在防護效果和購買成本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
我的建議是:假設外出時共計佩戴兩小時,當空氣指數在300以下時最長連續戴兩周,在300以上時最多連續戴一周,爆表的話不超過4天。口罩價高的,可視情況稍加延長。有間斷的話,按實際佩戴的時間計算;此外一個已開始使用的口罩不建議在一個月后繼續使用。
說明:
1、口罩能有效過濾塵霾是過濾層中有“充上永久靜電的纖維”;
2、正常的呼吸凝結成的水汽不會時這種靜電纖維失效;
3、而“水洗”會導致口罩失效,主要是因為“口罩的材料經過水洗后會在微觀結構上發生變化,失去對顆粒物的阻攔和過濾效果。”
4、3M在為用戶答疑時提到:“在正確使用前提下,防護口罩的過濾效果會隨著使用時間增加而提高,因為口罩的濾料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吸附顆粒物,濾料的一些空隙會因顆粒物的加載而被填充,導致呼吸阻力提高。”
5、口罩是有“過濾容積”的,不可能無限加載顆粒物,所以出于有效、衛生和外觀的考慮,除了參考前面提到的那個“佩戴時長”,我個人更建議參考這些更“直觀”的判斷標準:
A、口罩外已經黑到你自己就不想戴它了;
B、口罩內有異味了;
C、口罩有破損了(孔洞、撕裂、明顯磨損;鼻夾、佩戴繩壞了);
D、口罩已經明顯發軟;
E、口罩呼吸阻力明顯增大(但防微生物時通常不會發生)。
【獨立封裝】:
同一個型號的口罩因為各種奇怪的原因,在盒子里出現的都可能有單個獨立封裝、雙個合并封裝,還有幾十個一個貼著一個裝在同一個袋子里的。
東西都一樣,但滿足下列條件時,則封裝得越獨立越好:
1、如果你估計你買的這一盒估計得用幾年;
2、如果你打算送人——不然你可能得自己買密封袋。
注意:
1、有的商家會標明盒子內口罩的封裝情況,有的不會,或寫上一些“新老包裝隨機發貨”。你如果在意,在付款之前,一定要問到確定答案。
2、除了9332、9322以外,其它單個和雙數封裝的封裝袋是粘膠自封袋,并非密封袋。
【正品口罩的氣味】:
3M口罩確實有很多用戶反饋有味道,但實際上是不同的批次情況不一樣, 有些是幾乎沒有的。氣味的來源,一是因為耳繩(頭繩)是人工橡膠,二是口罩內鼻夾部位的海綿用了粘膠,有些甚至到你手上時還沒干透(最慘的情況是會擠到你鼻子上……)。但只要是正品,這些氣味就是應該無害的,而且應該很快消散。
【保質期】:
以前一般是三年,現在一般是五年(但如“9132”這類醫用的專用防護口罩則仍是三年)。
但要注意,這個官方的有效期是指在未拆包裝,并將其儲存地點選在溫度濕度都符合具體要求才可以的,你需要記住的是:
1、長期不用(比如三個月以上)的口罩連盒子裝進個大塑料袋里封起來;
2、不要把它們放在一些比較奇怪的地方,比如廚房啦衛生間啦什么的~
強調一點:
“有效貼合” 是所有防塵霾口罩起效的前提。空氣就像水流一樣,哪里阻力小就先向哪里流動。不能在你臉上形成有有效密閉空間的口罩,即使是正品的愛馬仕牌一折在賣也不要買。即使你已經買了,也建議把送給適合它的人,自己重選。
是否有效貼合,3M給出這樣的官方建議:
“雙手盡量遮蓋口罩并進行正壓及負壓測試。
正壓測試:雙手遮著口罩,大力呼氣。如空氣從口罩邊緣溢出,即佩戴不當,須再次調校頭帶及鼻梁金屬條。
負壓測試:雙手遮著口罩,大力吸氣。口罩中央會陷下,如有空氣從口罩邊緣進入,即佩戴不當,須再次調校頭帶及鼻梁金屬條。”
——現在就拿起你手邊的口罩,按照提示進行認真測試,不要猶豫,不要等待……
好吧……如果你記不住這些又不是在礦上工作,那就還是記住下面的話吧:
猛呼猛吸幾次,同時用心感覺,看有沒有哪在漏氣……有,就調整到沒漏為止。
而且:每次佩戴前,最好都測試一次。
三、具體型號的介紹
9001A(9001):KN90,耳掛式(“耳戴式”),白色,無呼氣閥,可折疊
(9001和9001A嚴格來說是兩個型號,但本質完全一樣。9001應該是新版,一般是50個裝在一個大塑料袋里,里面沒有獨立封裝;9001A是盒裝,每盒也是50個,每兩個2個封裝成一包)
9002A(9002):KN90,頭戴式,白色,無呼氣閥,可折疊
(9002A與9002都有50個的盒裝,盒裝的也是每兩個2個封裝成一包,但后者還有整包50個的包裝——你說3M那幫人人到底在想什么呢……它們和9001們有一種被眾多“口罩科普文”提及的說法是:9002們與9001們“濾料稍微有些不同,9001A沒有靜電濾棉。對呼吸性粉塵的過濾性沒有9002A高”,但我目前找不到任何證據證明這不是在瞎扯淡——9002因為是頭戴式,比9001密封的更死是必然的,但它們的濾料都是一樣的)
9005:KN90,掛鉤式(官方叫法是“頸戴式”),白色,無呼氣閥,可折疊
它的實際防護能力與9001、9002們是完全一樣的,唯一的區別是佩戴方式。前文說過,頭戴麻煩,耳掛勒耳朵,而掛鉤式的則兼有其優缺點。個人認為,這種佩戴方式,是那種需要佩戴時間較長而同時又可能中間多次取下口罩者的最佳選擇;還有人表示:“對保持良好的發型是很好的選擇”。
要注意的是:
1、掛鉤與口罩的佩戴繩并未連死,粗心的人要注意不要弄丟了你的掛鉤——你若手上只有一個這種型號,你丟了那它就整個廢了;
2、掛鉤上有兩個檔,可以根據自己的佩戴感受調松緊(這點還挺人性的,其它兩種佩戴方式都不能做到);
3、“頭圍”過大的同志:你可以把它掛鉤去掉,當成普通的耳掛式口罩用喲。
在9001、9002的基礎上如果分別多加了且僅僅多加了一個左側的單呼氣閥,則是9001V、9002V(真人佩戴圖見前面戴反口罩的那位小同志),它們一般是25個一整盒,每個獨立封裝(但盒裝的9002V還有很多25個套在一個袋子里版本,而這種的9001V我則完全沒見過)。這兩個型號在部分的零售渠道(下面會講到)里,也能買到“3只裝”的,東西一樣,就是單價肯定會高一些。
這四個型號,尤其掛耳朵的這兩款是3M產品里最熱門的——“熱”到不但會率先缺貨,而且還在部分勞保用品批發市場里,假貨能占八成……以上的地步。
9001、9002們的“小號”,則分別是9003和9004。它們適合臉小特別小的同學和發育速度正常的青少年,但很少有地方能買到,尤其在線下市場里,我都還沒見過。網上也只有少數大商城里有,但不是自營;3M官方店也曾經有,但斷貨已快3個月……
9005是一個矜持的型號:零售市場里并不很好找,能找到的都與呼氣閥、小號無關,和“熱門”不熟。
與前述口罩防護能力完全一致(KN90),但顏色變成藍色的,是9031(耳掛)、9032(頭戴)。
它們是我見過的唯一能部分藥店還有貨且價格與網上的正品沒有實質差別的型號。
兩者應該是近兩年才出來的型號,都是5個一包,但每個不再單獨封裝。
我的個人手感是:其實它們比前面的幾個型號都要稍微厚,一點點。
我的個人觀感是:9031的包裝袋上面的工人兄弟是3M所有用過的模特里最帥的,雖然我只能看到他的眼睛眉毛頭發。他們和年輕時的梁朝偉實在很像。
大家在街上見過的天藍色的純色防塵口罩,應該全都是這兩款。
(3M還有湖藍色口罩,由于是醫用防護口罩,不在此次介紹之列)
與前述口罩防護標準完全一致(KN90),但變成了灰黑色的,是9041(耳掛)、9042(頭戴)。
它們在口罩內側增加了海綿條(鼻夾部位),可以在夾得更緊時保持舒適。
更關鍵的是,它們“變黑”,是因為在普通的防塵霾口罩中加入了活性炭層,這樣就擁有了對有機異味“減除”能力——比如減少裝修味道(吸收多數的苯、少部分的甲醛等),吸掉煙“味”和汽車尾氣“味”(普通N95口罩其實可以防住二手煙和尾氣中的大部分有害非油性顆粒,但去不掉其中的有害氣體“煙味”、“尾氣味”)。
也因為多出了“活性炭”,所以還要注意:
1、它明顯更厚了,呼吸阻力也會隨之增加;天氣一熱,戴它就比較遭罪;
2、活性炭口罩”很難百分百解決“漏粉”問題。
所以:
這類口罩只推薦在類似上述“有味兒”特殊場景中用,但并不推薦在日常出行時佩戴。
它們都是25個一盒,單個封裝。
以上,是3M常見的所有“KN90”標準的口罩。
比前述口罩防護能力高5%且常見的可折疊“N95”口罩只有一款:
9010
外觀與戴法與9002最為類似:頭戴式,白色,無呼氣閥
50個一盒,單個封裝
防護能力和前者相當且外觀類似的“KN95”有兩款:
9501(耳掛)和9502(頭戴),也都是白色,無呼氣閥,可折疊
50個一盒,雙個封裝;
——比較:9501、02比9010多出海綿條,會更舒服;三者防護能力基本相當,在某些渠道都可買到“5個裝”。
——注意:可能用來應付傳染疾病時,如果只在這種可折疊口罩中選,由于“KN”不是推薦標準,保險起見,應該選“N95”的9010(9132也是,屬于專用的“醫用防護口罩”,藍綠色,貴一倍)。
上述所有口罩的共同特點都是:性價比相對較好、可折疊。
不可折疊“KN95”只有一款:
8205CN,白色,無呼氣閥
有3只裝和20個裝。由于價格比可折疊的KN95貴近一倍(與N95帶呼氣閥的基本款相當),我個人并不推薦。
而下面介紹的,共同特點則是:不可折疊【“折疊”的優缺點見“口罩的折疊與不可折疊(罩杯式)”部分】,頭戴式,有海綿條(鼻墊),白色,N95或以上標準,盒裝且沒有單個封裝。它們將依據價格,從低至高,依次排列:
8210
這是在藥店里最容易找到的一款“杯罩式”3M口罩,
分“8210”、"8210CN"和"8210Plus"三個版本,分別是新加坡產、國產、美國產,都是每盒20個。原版和"CN"版的雖然看起來比同標準下的9010厚實,但過濾能力應該完全一樣,國產有防偽、簡體中文,新產沒防偽、繁體中文。“plus”版本有個比較可靠(雖然我沒親測)的說法是,比前者們過濾層更多,除了顆粒物防護,還可減除部分有機異味;罩體也更柔軟,佩戴舒適。
這個型號的頭繩比較奇怪,是很顯眼的黃色,而且有點單薄且手感偏澀,有人反映說美產的8210老款頭繩老斷,但我國的情況似乎明顯要好一些,雖然也確實有人說“頭大的話有點緊”。網上到處傳的“口罩戴法”里,一都說起戴口罩,第一條就是要將“頭帶每隔2-4厘米處拉松……”,其實原本只是指的這個型號。別的口罩可拉可不拉,這個型號則拉拉還是更健康,能長出來很多。而"8210Plus",則直接將原來的純橡膠頭繩改成了“松緊帶”式的,將其一舉解決了。
它叫人最不能忍一點都是:口罩上有近一半的面積印著大大的“WARNING”和它英文警告的詳細內容(如果是“cn”的,則是在那塊面積里印了大大“警告”和它中文警告的詳細內容比如這個口罩戴錯了可能會導致疾病或……死亡),畢竟戴著這個警告上街需要一定勇氣,所以看起來它更適合走工業風格路線的行為藝術者
在3M的罩杯式口罩里它有兩大優點:
1、最便宜(價格只比9010略高)。
2、假貨少,還最不容易斷貨。別的都賣沒了一個月了,它可能都還賣不出去。
一盒二十個,外國產的版本無防偽標簽
8210V
與8210相比算是全面升級:
1、多了呼氣閥;
2、口罩上的字,則因為呼氣閥占據了口罩上最核心顯眼的位置,而大幅減少了占地面積,并有效的將“死亡”這樣的字眼控制在一般人看不到的位置;
3、頭繩回歸到那種不是非得戴前拉伸的正常狀態……
這個其實是我個人最推薦的一款3M口罩,具備帶呼氣閥的罩杯型口罩的常見優點
額外的優點是:1、在這類口罩里它最便宜;2、“看起來就專業”,但又不嚇人
缺點是:1、容易斷貨;2、還是不夠便宜
一盒十個,無防偽標簽
8511:
和8210V標準一樣(這個型號本是“焊接用顆粒物防護口罩”,但個人感覺是最適合生活用的設計款式)
優勢:
1、口罩上的字超級少,只有呼氣閥上有品牌和執行標準(橙色),完全沒有死或病之類字;
2、特制外層,可阻燃;內襯較厚,非常柔軟;有非常寬的口罩邊沿,最大程度減少對臉部的壓迫感,并減少在臉上留印痕的可能;
3、與前述口罩全不相同的“M”型鼻夾,能最大程度減少金屬鼻夾對鼻部的壓痛感;用的和8210Plus一樣的“松緊帶”(編織頭帶),舒服耐用
一盒十個,無防偽標簽。
戴上后如圖:
8822:
FFP2級,帶呼氣閥,罩杯式;一盒十個,無防偽標簽
這個款可能貨源相對充足,在3M官方店上有時位置顯眼,但我個人不是特別推薦——和9322一個級別,價格也相當,卻不可折疊。
產品圖見前面講解“呼氣閥”的部分。
上述所有的罩杯式的防護口罩,都可以參考下圖中官方給出的佩戴圖例和說明:
-----------罩杯型口罩介紹結束--------------
9322及9332:
相同點:
每一個都是獨立的、密封的透明塑料包裝;10個一盒。
都是屬于上下可折入式的口罩,方便攜帶
區別:
1、前者FFP2級(油性及非油性顆粒物至少94%的過濾率)后者FFP3級(將過濾能力提高至至少99%,是歐標此類口罩標準中的最高級別。可用于高毒和有放射性顆粒物污染環境,即使遭遇突發事件的如生化攻擊或工廠事故,核污染事故也可應付)
2、前者頭繩是藍色的后者是紅色的
3、前者的價格只有后者的一半左右,但通常還是比普通的罩杯型口罩高
它們戴好了都是這樣的:
9322是騎行愛好者可以優先考慮的一款口罩。
可供以上所有可防塵霾的一次性口罩共用的“注意事項”
【鼻夾·再強調】
●口罩已經戴上之后,一定要同時用兩只手的同一根手指從鼻夾的中間同時向其尾翼按壓,以使鼻夾的與臉、鼻部的弧度完全貼合(街上很多人戴得都是不規范的,這樣會損失一大半的防護效果)
●將手指墊在鼻夾內側(鼻墊位置)后再折疊可延長其有效壽命,但還是注意不要幅度過大、過頻繁,以免金屬疲勞和不平順導致的不貼和。
【開始使用后的保存】
●這類口罩肯定不能“用開水消毒”,也不能用微波爐——鼻夾是金屬的,而且是粘在口罩上的,經過微波爐后基本就不能再用了。
●不使用時,應在無污染環境儲存口罩。如果需要放進袋子一類的密閉或接近密閉的容器,只要帶過的口罩,都要等完全干了,再放進去;部分口罩戴了超過半個小時,里側可能會結很多水珠,要“甩”掉它們并使其陰干后,再放進去。實際上,保存已啟用口罩的最佳容器是紙袋。
●一般不要去碰口罩里側,尤其是先碰過口罩外側之后,因為外側是受污染的。
●內側沒被污染且能陰干保存時可以不用消毒;如果還是想“得消毒”,那紫外線是最好的辦法。
【其它】
1、胡子長在口罩和臉接觸部位的(嘴上的小胡須則沒關系),如果空氣實在太糟,建議考慮胡子刮掉后再戴口罩,否則會導致口罩漏氣,影響過濾效果。
2、已經開始被污染的口罩,戴上或取下后,都最好洗下手。尤其是N95及以上級別口罩——你戴的時候,手是必然接觸到口罩外側的。
3、不要共用口罩。
4、尤其要注意的是,醫用無紡布口罩和活性炭口罩不能前后戴反——在外側已被污染的情況下,最嚴重的情況下會迅速致病。
5、不要把頭戴式口罩當成耳掛式用。
6、不能靠只有“N”、“KN”的口罩來對付裝修時產生的刺鼻氣味。比如單純的“N95”口罩幾乎不能過濾油漆味,因為油漆揮發會產生有機氣體。這時最好選擇有活性炭層的顆粒物防護口罩如“KN90”的9042(含活性炭)。
7、空氣質量指數在150以下,健康人群出門不建議戴口罩。指數在50以下時(在北京這種情況就真不多),建議使勁兒給家里通風。
8、戴口罩出門時,在進行強度明顯超過快走的運動時必須慎重。運動量越大,口罩對呼吸的阻力效應就會變得更加明顯。所以空氣太差時,要么盡量減少或者避免運動,要么改在室內運動。如果確實需要戶外運動,則盡可能選擇罩杯型、有閥的口罩(對價格不敏感則選9322這類,或其它可靠品牌的運動型口罩)。
9、在我發布在@防霾口罩科普測評 的新浪微博中,還有對媒體關于口罩典型錯誤認識的糾正,以及類似“DIY空氣凈化器”的視頻新聞、關于“活性炭不能過濾霧霾的物理層面的原因”、關于“口罩與氧氣”以及“嬰幼兒(0-3歲)與口罩”等問題的論述與摘錄數據。有需要的同學可以前去圍觀、指正。我也會在那里公開答疑。
【3M的假貨】
1、由于2013年底的全國性霧霾,全國的3M牌口罩的多個暢銷款已經斷貨近兩個月,目前(2014年二月)北京的小商店、批發商所出售的這類產品中超過九成是假貨。在廠家的正品供貨正常時,批發市場里的3M部分全真,部分全假,部分真假都賣的——但你不問,他們很可能不會主動告訴你真假。
2、可以通過產品外包裝上的特殊防偽標簽來鑒定產品的真偽。3M在口罩的封口處都會使用它們的激光防偽標簽,在不同的角度下標簽的顏色會發生明顯變化(按包裝上的說明即可辨認)。而且這種標簽是一次性的,無法利用吹風機等設備無損移除;國內也尚無假貨廠家有能力仿造。
3、3M的官方零售渠道所銷售的口罩,沒有另外標明的,都是大陸產的;但有些電商,尤其是國際性的電商平臺上,它們自營的很多都是各國產的(針對中國生產的型號除外)。需要注意的是:凡是產地為別國的3M,都是沒有防偽標簽的。
4、有些高端型號,如9332,都是3M的正品,精致程度不一樣,價格也相差較大,原因:
(1)英國產、新加坡等地生產的和大陸產的差別;
(2)國產中,不同代工廠的、批次的差別。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只要是正品,“濾料”的執行制造標準是肯定一樣的,差別只在細節。
5、由于防偽標識都在盒子或包裝袋上,所以凡是商家自己拆分出來的、單個銷售的口罩都不可能有獨立的防偽標識。
這類口罩你只能靠其自身特偵分析,比如
(1)薄厚不均,或明顯太薄。最次的甚至和醫用無紡布口罩一樣薄。
(2)你原來戴著感覺正常的型號,戴上后發現呼吸不順。
(3)聞的時候感覺味道刺鼻
(4)正品口罩的文字用指頭摩擦不會“糊”掉,而部分假貨用手指擦它后文字變模糊,手指上有墨跡。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大電商平臺上的“入駐商家”的產品,雖然它們中其實也有很多并不賣假貨,但畢竟還有很多賣,且會真假混著賣。一位叫“sealone”的網友在某商家處夠買“9010”后留下的評價原文:
“1、產品邊緣剪裁不齊,一邊留白過多,另一邊雙線壓和,裁掉了一邊
與3M官網正品相比:
2、口罩材料的細孔壓印不清晰,感覺主題材質與正品不一致。
3、口罩警告字體顏色與字體與官網正品不符
4、口罩中線壓印與邊緣不一致,官網發的貨的壓印是一樣的”
——如果你不想把精力花在“鑒別真假”上,可以優先考慮:
1、在只可能出售正品的渠道(如其官方店、電商自營)購買;
2、購買不是3M的其它靠譜品牌。
當你已經戴上口罩卻還是沒有其它辦法能確定真偽,那下面這兩條一定可以幫你:
1、如果空氣是臟的(AQI超過200),而口罩戴了超過4個小時外側還沒明顯見臟,只要你確認這并非自己“沒戴好”導致,要么口罩一定是假的。
2、如果口罩不但外面臟,里面也臟了,那肯定也是假的。“有效”的口罩的內側,在完全失效之前,最差也應該還能保持下圖中口罩內側的模樣。
【購買渠道】
大的網絡商城(綜合性的、醫療保健品類的)“自營”的商品:
優點:可選型號多、收貨速度快(大城市可能上午下單下午到)、偶爾有很低的活動價 、容易滿足包郵條件
缺點:價格不穩定;一般一次要買一整盒
廠家的官方旗艦店(3M為例):
優點:價格較低且貨源相對穩定
缺點:發貨效率較低,且只從上海發貨,遠一點的同學要等比較久
美妝用品、藥店、零售店:
優點:路過時可以隨手就買;部分可以買到單個或“三個裝”、“五個裝”
缺點:售價比其它渠道都高
勞保用品市場:
優點:價格不高,能買到勞動防護領域用的防塵口罩;多數國產品牌也只能在這買
缺點:一般需要整盒買;國際品牌要格外警惕假貨
最后的話:
這篇文章本來早就想寫,也早就該寫完,卻曾因為它肯定會傷及自身而猶豫,然后又疊加上我死性難改的拖延……
直到二月底。北京持續一周的霧霾天中的一個上午,我從外面回來,剛進小區門口便看見一個懷胎可能已有七八個月的的孕婦,穿“輻射防護”服,戴著嚴嚴實實的藍色防塵口罩,扶著一個步履蹣跚的老婦人,從小區里的幼兒園迎面走來。
我腦子里一片混亂。
我是從來不會去和別人主動聊口罩的事的。畢竟自己覺得再正確的事,去追著別人說的時候,也會顯得動機可疑,面目可憎。
——但我那時真的很想沖過去,拉住她們大喊:現在這么嚴重的霧霾,您是孕婦,您不應該出門,您不應該戴口罩……
可我最后卻什么都沒做,我只是站在原地——我那時想的只是讓她別戴口罩,我拿出帶在身上的說明書想去追上她,但發現說明書根本就不可能提孕婦——一個美國廠商,在為礦工們設計防塵口罩時,怎么可能想到哪個國家的孕婦會戴著這種必然增加呼吸阻力同時減少進氧量的工具出門——然后我又想到,有些人,是哪怕空氣里已經全是毒氣,只要不會馬上致死,也會不得不出門做事、謀生。
我只能站在那里,為自己的無能生氣,生那些因為貪婪和瀆職制造著民族悲劇的混蛋們的氣。
以前,我在看新聞時偶爾也會傷感,覺得生活在中國,就必須自己成為衣食住行的全領域專家,懂得鑒別所有,防范一切,才能讓自己和家人健康的活下去。
現在,這種傷感有了接近絕望的味道——你即使成了專家,也未必能時刻保護所有你所關心的人。
空氣臟了,你還能躲向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