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波(Eric Poe Xing),現為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計算機系的助理教授。邢波,1993年畢業于中國清華大學物理和生物系,并獲雙學士學位。1998年,1999年,邢波于Rutgers University分別獲得計算機的碩士學位和分子生物與生物化學的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為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Human Esophageal Carcinogenesis。2004年,邢波從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計算機系獲得其在美國的第二個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為Probabilistic graphical models and algorithms for genomic analysis。邢波教授目前的研究方向為機器學習,統計計算方法,生物信息工程,圖像信息挖掘等等。

上周有幸聽了邢波教授的五天機器學習課程,受教頗多頗多。該課程屬于"龍星計劃" 的一部分,該計劃每年都會邀請一些海外杰出的華人教授回國教授研究生課程。Professor xing是CMU的副教授,也是當代機器學習領域中泰山北斗Michael Jordan的學生,他們那些人經歷了推動這個領域從無到有,再到今天繁榮昌盛的過程。除此之外,他還是Richard Karp(提出NP問題而獲得1985年圖靈獎), 和Stuart Russell(《人工智能:一種現代方法》的作者)的學生。用邢教授的話說,他當年在Berkeley讀博時,面對Karp時和他談算法,面對 Jordan時就和他談Machine Learning,面對Russell時和他談AI。五年之后,博得眾家之所長,在CMU開辟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值得一提的是,邢教授本科在清華念得的 是物理,后來去美國讀了個分子生物和生物化學的博士,然后再去Berkeley讀計算機的博士的。

此次回國講課,雖然短短五天,但邢教授 恨不得傾囊相授。從機器學習從前二三十年的發展,到前十年的成果,再到上個月的成果;從背后深厚的數學原理到上層模型算法的應用實例和技巧;更是高屋建瓴 將整個領域總結成一個五維空間,同時將問題映射到具體細節。由于課程時間很緊,課程內容其實是他在CMU所教授的兩門研究生課程的一個結合,所以講課速度 不得不比較快,但每講完一個問題,他都會停下來問問大家有沒有什么問題,征求大家的意見,唯恐大家聽不懂。不僅如此,每到興奮之處,更是會講授他的一些研 究經歷。期間為了和大家給大家更多的交流機會,更是在周三晚上增加了一次座談,回答大家學習上,生活上等等的問題。雖然白天上課強度如此之大,他每天晚上 三點起床為我們備課,每次上課都會提前二十鐘到堂,上課前十分鐘還要把ppt好好檢查一遍,修改的更為完美。此番熱忱之心,真是令人感動!反觀國內一些無 術之士,上課簡直就是浪費別人的的大好青春,扼殺別人的創造力。

我一直很奇怪,姑且不論其本科專業,這個人為什么要讀兩個專業差別如此大 的博士,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后來,在座談會上,才被一席話驚醒夢中人。答案很簡單--passion。講到他之所以三番兩次改專業,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的去 嘗試的過程,"Fowllow my heart"。最終終于在Machine Learning找到了自己的歸屬,而且是計算機頂尖牛校。很多人會問他,本科在清華讀了四年物理,博士又那么辛苦讀了五年生物,就這樣放棄,值得嗎?他 說,一個人如果在他四十歲時做出改變都不算晚,因為他還有下半輩子來享受這種改變;反之如果他一直瞻前顧后,止步不前,那么他遺憾的就是一輩子!人生可就 這么一輩子啊!再從具體的講,本科乃至博士學到的東西都是很快會過時的,所以沒什么舍不得的,還舉了以前他讀清華時的同學的例子,因為成績好舍不得放棄物 理,然而又對物理沒有passion,十余年過后,兩人差距可想而治??偨Y一下,人活著就應該去做自己有passion的事,敢于去try,不要怕吃苦, 敢于放棄!

其實,作為一個轉專業的學生,邢教授申請Berkeley的過程并不順利,一開始報Jordan,被調到Karp那,Karp 也沒接收,最后落到Russell那搞人工智能,但他并沒有放棄對Machine Learning的熱愛,經過不懈努力,最終得到了Jordan和Karp的認可,被兩人也收為弟子。還講到研究生與導師相處的訣竅是不要等老師來 drive你,而是你要主動去drive老師。具體的說,不要等老師來告訴你要干什么,而要你主動去告訴老師你在干什么,想干什么,讓老師來配合你的工 作!當我問道國內的研究環境和國外的差距,國內整天做工程的困惑時,他的建議是要尋找一個平衡點,既讓自己happy,也要讓導師happy。這句話是想 想目前還是正確的,自己不happy,日后后悔的只有自己;搞的導師不happy了--會死的很難看,起碼在國內的環境下大概如此了。很多事情,看上去總 是困難重重,但“If you have the heart,Nothing can stop you”!

在做研究方面,他 講到做研究最重要的是honesty,只有做到honesty,才會有人追隨你。雖然貴為該領域的大教授,但在課堂上,對于其不確定或是不知道的問題,絕 不掩飾,虛心的聽取別人的見解。其次就是diligence,講到Jordan即使是度假,每天也到帶兩三篇paper讀讀,講到 Andrew(Jordan最出色的弟子,邢教授的師兄)整日呆在實驗室不出門,他自己回國晚上只睡著4個小時,白天依然神采奕奕的講課。是什么支持他們 做到如此的,答案還是passion。因為passion,對于那些大牛讀paper其實就普通人看電影沒有區別。還有一點就是healthy。在同等條 件下或是別人條件比你好的情況下,你唯有拼身體了--別人每天工作12小時,你每天工作13小時!還說到智力和出身院校其實都不重要,講到年紀比他還輕的 楊子恒,甘肅農大畢業,北京農大讀的博士如今已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PS:昨日在BBS上看到一篇文章“從院士增選看數學江湖”,后來又了解下丘-王事件,沒想到國內數學界墮落到如此地步。國內某些人雖然在局部時間和空間內風光無限,但無恥行徑注定日后遭人唾棄。真正有學問的人,也是品格極為高尚的人。在華老,陳老等老一輩苦心栽培的數學界,院士級別的人物尚且如此,其他領域不必多言。

花 了一上午多的工作時間終于敲成了這篇文章,希望與大家共勉。附上一幅插畫,此畫被邢教授掛于其辦公室當中,座談課介紹后,當即不少人將其作為桌面。其中道 理,盡在畫中。大圖地址:http://incredimazing.com/static/media/2008/01/06 /d1a108c26ba4bfc/successlarg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