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發現每天都做了很好的計劃,結果一天結束,真正要做的事情沒有完成,無關緊要的事情卻做了很多。
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不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計劃,亦或是每天都缺乏行動的力量。
我想,你可能沒有認識到時間管理的精髓,那就是永遠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我們可以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全部寫到一張紙上,然后按照輕重緩急分類,可以分成A,B,C,D四類。
A類
代表重要且緊迫的事情,比如你的各學科的期末考試內容復習,你明天要交的報告等。
B類
代表重要但不緊迫的事情,比如:學習一門外語,提升自己的人際關系,提高自己的演講能力等。
C類
代表不重要但緊迫的事情。比如:突然接到電話,來了臨時訪客,出現緊急情況等。
D類
代表不重要不緊迫的事情。比如:讀一本小說,看看報紙,
你可以在每件你要做的事情后面寫上相應的ABCD,這樣你就能分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了。
我們很多人都會把A作為每天奮斗的目標,殊不知,這樣做并不會真正提高你的效率,而且會讓你每天處于壓力之下,學習效率不能提高。
而真正高效率的學習者會將注意力集中在B類事情上面。那就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這樣會讓你的20%的投入,換取80%的收獲,這也是著名的20/80原則。
那么,A,B,C,D四類事情我們怎么分配時間呢?假如博華有10個小時的自由時間,我會集中注意力去完成B類事情,并且保證每一件B類事情都完成得很出色。然后,再完成A類事情(通常我們做好了B類事情,做A類事情的效率也會大大提高)。一旦完成了A,B兩類事情,我們今天的任務也就完成了80%了,剩下的時間你可以輕輕松松去完成C,D事情了。而那些沒有計劃的周圍人,才僅僅做到了30%-60%的工作。這樣算算,你每天比別人多完成30%,那么一年以后,你倆的差距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這就是效率!堅持每天做最重要的事情,就能超越別人,成為你所在行業中的領先者。
A&Q
問:我不明白,為什么”真正高效率的學習者會將注意力集中在B類事情上面”?
答:因為把A類作為每天最重要的事情的人,就是我們周圍見到的“非常刻苦的學生”,常常學習到深夜,長期精神處于高壓狀態下,學習效率并不高。
而關注B類的學生,學習的效率會很多高,每天能夠將時間做到平衡分配,這樣暗中也就大大的提高了A類事情的做事效率,讓人更加自信。通常B類事情具有促進A類事情更好的完成的作用。
你可以在周圍的人群中很輕易的發現有這兩種人:一種是每天學的很拼命,但學習成績并不理想;另一種是每天不怎么學習,但是學習成績卻很好。因為第二種人把目光集中到B類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