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10-07-31 13:43
Kevin_Zhang 閱讀(195)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我也找了倆人,參加了算法組的比賽,獲得了算法組二等獎。

從哈爾濱參加TI DSP競賽回來,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何結果如此?
我們的優點是:
1.心態好,我們能接受失敗的結果。要想贏得勝利,必須要先能接受失敗。這是一個很微妙的邏輯,有些其他的參賽隊伍,過于重視這次競賽,甚至上升到了老師的科研任務的級別,使得參賽的人員承受力過大的壓力,最終導致失敗。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啟示:無論是多么重大的事情,你都要有接受失敗的心胸,因為你不是上帝。
2.表達能力強,主要是我自己的表達能力強,本來只是一個算法在OMAP上的實現,但是由于我表達這個算法的時候,給評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比如提到向日本學者詢問遭到決絕,被迫自主創新等等動人的故事)。而很多對手在這方面欠缺的很。很多做研發(尤其是做純粹工程)的人,都不屑于做這些口頭和書面的表述,光知道寫代碼。這是幼稚的表現,應該杜絕。遺憾的是,很多對手仍然停留在“寫好代碼,專家自然會欣賞我”的誤區里,這是個悖論,專家憑啥喜歡你?
3.團隊組織的好。這個勉強可以稱為我們的優勢。一個一流的團隊,應該有很多一流的人,密切協同達到目的;二流的團隊,是一個一流的人,以及若干其他人協同他達到目的;三流的團隊,很多一流的人,互相吵架達不到目的;四流團隊,很多爛人,不關心目的是否達到。我們可以算得上是二流。
我們的缺點是:
1.很明顯,我們的實力較對手很弱,我們的算法和編程,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我們的背景,整體的素質,都比他們弱。就這次競賽而言,我們不應該參加,本著揚長避短的原則。若你輸掉一場戰爭,可能表面看是你弱,而實際上是選錯了戰場,沒有把你強的地方發揮出來。 TI開發方面,并非我們實驗室的強項,也不是我將來的目標(我的目標是純做研究,不做或少做開發,性格使然,請予以了解……)
2.在團隊上,我組織的不夠好。我深知,我并非優秀的管理著,不能管理一個優秀的人組成的團隊。幸運的是,我們的團隊就倆人,而且是第是我做到半道上臨時加進來的,基本上只做了執行的工作,而所有決策都有我做的。這次成功只是暫時的,將來會有深層的隱患。至少,要做一個合作者。
3.沒有參與的激情。心態好固然是好,但是過別人看不出你真正在乎這件事,那可就太不好了!
這是個很有趣的事情:你即使做成功了一件事,卻知道你并不喜歡,而你將來也不再會去做了。
永不放棄,這肯定是錯的。真正智慧的人,知道放棄什么,來成就讓自己快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