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10-09-14 17:26
Kevin_Zhang 閱讀(454)
評論(1)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IT News
Offer簽了要4周了,決定總結一下 投過的公司包括:投遞簡歷基本上集中在10月份。投了20多家金融類的:巴克萊資本,UBS,BNP,CICC,高盛,摩根,KPMG,moody穆迪外企:EMC,vmware,IBM,思科,微策略,intel,湯森路透,愛立信,amonzon,紅帽名企:百度,騰訊,搜狐,漢王,神州數碼,千橡國際,淘寶,支付寶,阿里,網易,華為,東軟11月份投的公司,基本上是不是很想法,但是沒有offer,所以繼續投的:農行,浦發,深發,SAP,中國圖書館,中國銀行軟件中心,握奇數據,青牛,NHN,Websense,…. 筆試的公司:KPMG,EMC,vmware,IBM,思科,愛立信,紅帽,湯森路透,淘寶,阿里巴巴,神州數碼,漢王,搜狐,騰訊,百度,握奇數據,Websense還有些比較小的公司青牛,宇信易誠,亞信 面試的公司:百度三面,每面都是40分鐘,都是技術面,只是面的工程師級別一個比一個高,題目也更難(但是后來才發現很多是編程之美的);騰訊1面半小時的工程師技術面,就掛了;搜狐三面,40分鐘技術面,40分鐘經理面,半小時hr面;Vmware三面,每面半小時,一個早上結束;IBM三面,40分鐘技術面(2個工程師),40分鐘綜合面(直接經理和資深工程師),40分鐘部門老大面;SAP電面10分鐘+3面(群面+經理軟技能面+工程師技術面);漢王1面15分鐘技術面,就掛了;愛立信,第1面群面通過,后來有2面通知,放棄;握奇數據,第1面技術面,通過,有2面通知,放棄;思科,有1面通知,放棄;湯森路透,有1面通知,放棄青牛,有1面試通知,放棄亞信,有1面通知,放棄最后,自己還比較厚道的,一個offer如果不確定要,我不會先答應著,而且一般考慮時間也不超過2天就拒了。簽了一家喜歡的后,后續的找工作基本上也就停下來了。 過程:6,7月份準備論文和畢設。本來是想,找工作沒時間弄畢業設計,所以提早整理初稿,后來確實是找工作時,其他同學要擔心畢業設計,自己倒是可以放心些;而且另外一個好處是,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會問你:介紹一個項目,或者介紹你的畢業設計,或者介紹你的研究方向。自己弄論文初稿過程中,對畢設項目有一個比較好的梳理和總結,后來面試時候回答這些問題時挺方便的。8月份是找工作的啟動階段。開始整理一些資料。包括自我介紹,OpenQuestion,簡歷,項目總結9月初后沒有實習了,每天早上都去圖書館上自習,看算法;下午在宿舍,聽聽力,練習英語跨入10月,就需要開始跑宣講會,筆試,面試,很難有之前那樣比較好的心態和完整的時間準備。11月底確定了一個offer 下面我分享一下自己找工作中,對準備,網上投遞,筆試,面試的一些感受吧
準備準備工作是越早越好,當然,不同階段準備不同的東西。從讀研究生開始,最好就想好自己將來工作想要什么方向,同時多讀這方面的書,找這方面的項目。我們學院的話,很多同學都出去實習。有些人去實習,看到待遇不錯,公司名氣不錯,于是就實習了很久。但是,找工作后,發現自己實習項目使用的技術并不主流,筆試不考,投崗位的時候和很多職位要求也不符合,并且,自己以后也不想在這個方向弄。那么他的實習經歷就變得很雞肋。雖然,我們行業都是軟件公司,實習也都是開發或者測試,但是,計算機行業的分類還是非常多的。所以,大家找實習,或者項目課題方向時,要想想以后自己想要從事的方向,想想實習的東西能不能給你帶來好處。當然,好些大公司,看的是你的基礎知識,你的能力,創新點,并不要求直接對口,他們不介意你以前的實習經歷是不是沒有這方面的。那么,即使這樣,你平時項目工作中也要提醒自己,多思考,多總結,自己目前做的東西,是不是有什么亮點值的說,是不是有什么亮點體現自己的專業能力。不要搞得,實習很忙,但是老大說什么做什么,老做重復瑣碎的,到最后自己想起來,沒有任何自己驕傲的地方。因此,在開始找工作之前,好好學習,把學分績弄高點,做作業,做項目,實習,都留心一些,想想做的事情是不是對以后找工作有好處,是不是體現了自己的能力,這些是一個長期的基本的準備。其實,如果你平時是個什么都比較認真踏實做的人,到后來筆試面試,你總能發現值得說的地方的。我那會兒上上課的時候,上技術類的課還比較上心,讓軟件工程課,那些文檔作業比較反感,都沒好好做,覺得那些文檔作業都是應付老師。但是,后來對比室友,她可以在簡歷技能上寫一點,對軟件工程理解深入,有各種項目文檔書寫技能,頓時覺得這也是個加分的亮點,人家就是即使文檔也好好體會,每類文檔到底該寫什么,目的是什么,如何寫都有用心思考,到最后就積累了知識。除了上述的長期積累的準備,正式面向工作的準備我可能是從7月份陸續開始的。那會兒,有天晚上上網看面經,看了2個小時候,肚子超級餓。覺得面試官問的問題,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答,覺得無論軟技能還是硬技能的知識都好難。心情很緊張。那天后,開始計劃,自己從現在起到11,12月這段找工作期間,應該如何安排。7月份那會兒,我沒有著手技術知識的準備。那會兒沒事就看看面經,也上網收集了面試必問題目之類。那些題目,開始自己挺反感的,最討厭別人問優點缺點,與人合作例子,最成功失敗之類問題。覺得很煩。覺得直接來場筆試,問技術問題,過就過,不過也瞑目。但是吧,現在想想,這些問題是必要的,他們是一個讓你自省的過程。我們都習慣于混混沌沌,老老實實的重復生活,太少思考了。早點看看面經挺好的,一來可以給自己制造緊張的氣氛,二來對于找工作中要做什么,有一個及早的理解。7月份那會兒,我就開始準備自我介紹,準備一些OpenQuestion的回答。開始的時候,連自我介紹的寫的很傻,因為自己根本想不出內容,也沒想過面試官想聽什么,就想比較細的里說幾個牛的項目,后來經過同學提醒,我在7月份的總結里,對自我介紹的總結是這樣的:“自我介紹時,面試官是想大概的了解一下這個人說話是否自信,履歷是否豐富,思路是否清晰。因此,一開始自我介紹的時候,深入的介紹項目展現自己的技術不好:因為,面試官可能不是搞技術的,不一定知道這個技術,強迫的詳細介紹自己的項目技術對方不一定想聽,不一定聽得明白。自我介紹,應該全面而簡短的提及自己的各方面優勢,(當然,提及的都應該準備好萬一面試官有興趣會再深入問),應該概述的多提些內容,這樣讓面試官覺得你很豐富,自信,同時,也留下了充足的主題讓面試官在接下來的面試中問。如果自我介紹就說的內容少,不管是否說得比較細,都可能讓后來冷場,面試官沒有點可以提問。另一方面,體現自己各方面優秀,也不要用主觀的評價來。例如,我是個合作者,我邏輯思維好,我時間管理好,我學新知識快。而用,無論大學還是研究生課程,我們都很多團隊合作項目(合作者),(展示自己研究生期間做了很多事情,很不錯成績,就是時間管理好了),我以前的項目經驗主要集中在應用程開發,java開發,實習讓我有機會學習了內核,驅動,c語言,我還第一次花了***時間久真實的開發了一個驅動(學新知識快)。“除了自我介紹,我也開始想,自己的技術優點是什么,自己實習那么長時間,收獲是什么。于是開始分類的總結。然后發現自己平時,其實有很多提升能力的機會,但是沒有注意。比如,開發Eclipse插件,不要開發完插件就算了,應該把插件式設計模式等一并總結一下;其實,平時自己也不是一個懶人,但是做事情太沒有計劃條理,最后想起來就好像什么都沒做。于是7月份那會兒,把自己接觸過的技術,哪些我想提煉為亮點的總結了一下,然后收集相關資料加強了一下。例如,以前自己只是稍微用了下虛擬化的軟件,但是,自己想把這個也作為一個強項,于是,我決定后面花時間,把類似知識也調研調研,總結總結。 除了技術上,就是軟技能的總結,什么最驕傲的事情,與人合作的例子。一開始你可能想不起什么,但是,如果你真的認真想想,其實生活中很多事情值得挖掘。例子一定不可以造假,但是,很多你當時可能沒多想的經歷,其實他本身體現了你的優秀品質的,只是你沒注意而已。所以,這些例子,品質,也是要好好總結。 然后要準備的就是cover letter和簡歷。寫簡歷是很辛苦的事情。一開始是考慮要寫什么內容,什么結構,然后對于項目和經歷如何描述,也是很考究的。簡歷是陳述客觀事實,項目描述要短但是要讓你看了覺得,項目有難度,有你的設計。簡歷如何寫,網上有很多文章啦。總之,要提前寫。英文版,中文版的,簡歷真的要寫挺久,一次一次版本更新后才合格。而且,以前覺得簡歷說排版啊,錯別字啊,很關鍵啊,是危言聳聽,但是,后來對比優秀的同學,你就是能發現,人家的簡歷真是一絲不茍。所以,一切提前準備,追求完美都是必須的。除了自己版本的簡歷,那些chinahr啊之類的網站,提前注冊,提前把簡歷填了,也是很好的。因為,后來很多大公司都是用這些系統,寫了一份簡歷后,以后直接導入就好了。我的建議是,最晚9月下旬時,應該把簡歷準備好了。 項目也是一個要重點準備的東西。首先,面試肯定要問,所以對于做過的項目,如何描述,亮點在哪,都要準備。代碼量統計也要做。然后,如果可以把和項目相關的知識也總結總結就最好了。我自己的話,相關項目準備也不是一輪結束。有時候大概知道了,后來細想,有些又不清楚了,所以準備最好都是記錄下來。對于相關知識,那會兒自己有用過mysql,但只是簡單的使用,后來自己把mysql優化的相關知識也學習總結了一下。果然后來有面試,就有問我這塊的內容。 還有要準備的就是,注冊統一的,專業點的郵箱。我有同學,使用多個郵箱,開始時沒什么,但是10,11月通知多的時候,就很混亂了。然后,提前買好計數器啊,筆啊,橡皮啊,文具袋啊,文件袋啊,成績單啊,一寸照片啊,以后有需要,拿了就出門,雖然都是小事,但是在緊張時刻還是讓你覺得順心不少。 投遞簡歷投公司要趁早。很多公司,比如說30號過期,那么你等到28,29號投,根本沒有用。今年的話,好幾家公司,我就是投的很晚,反正后來就沒有通知。所以,大家首先要找自己喜歡的公司,對這些公司早點投。“應屆生”上信息還不少,計算機類,9月中陸續就有了。然后吧,投簡歷,筆試,都不用急著去搜集很多這些公司的資料,否則挺浪費時間,等有面試了再搜集,面試前收集倒是必要的。反正我個人的話,不是特別自信,不敢說,這家我很喜歡,投了肯定有希望。其實,有些公司,我投的挺早,活生生筆試都沒有,很奇怪。所以,大家還是要多投。投完后,記得把各個公司當時投的簡歷保留下來,把這個公司當時的職位要求也保留下來。要做長遠打算,這些東西,等到1,2個月后有面試機會了,都是需要的。面試時好根據崗位要求,簡歷內容做準備。最后一點,大家還是投喜歡的崗位。中期的時候,包括我,大家投簡歷,傾向去投自己覺得比較冷門,可能競爭比較小的崗位,但是自己不喜歡。依照我們經驗,其實,各個崗位競爭一樣,而且,最后,拿了offer,如果不是自己真的還比較喜歡的,其實覺得挺雞肋,挺后悔的。筆試筆試這塊,我主要想說一下自己對筆試準備的體驗。對于我們這行,筆試是第一關,大公司,基本上投了就給你筆試了,然后基本上2,3k人筆試里頭,挑個上百或者幾百人面試。我在7,8月就陸續收集一些筆試題目,計劃每天看一些,但后來也沒看多少。。。其實,個人覺得對于筆試,與其迷信于網上收集的筆試題目,不如扎扎扎實實看幾本基礎書。確實有的筆試題還比較準,但是,基本上筆試題目年年變,要純粹通過筆經過關是不可能的。而且,筆試也是有運氣成分。如果你技術好,能力強,不能保證說,你去參加某場筆試可定會過的,只能說,你去參加15場,肯定有10場會過。我那會兒想找投行軟件,所以,SHL題目也做了不少,SHL的話,我覺得在網上多做習題確實有用。技術類的話,上網上看筆經是有用的,但是他們的用處是讓你感覺一下題目類型和方向。要通過筆試,還是老老實實把數據結構,算法,操作系統,網絡,C、C++,或者java,設計模式等看看,而且是扎實的看,算法,數據結構應該是看到能夠寫代碼級別的。筆試過程中呢,要盡力去做。筆試完了,把不會做的題目總結一下。我們宿舍的話,每次回來,大家都會總結討論一下不會做的題目,然后把相關知識點復習了,最后幾次筆試下來,開始很多很簡單的題目不會,后來技術都漸漸變強了。另外,外企筆試很多是英文題目,面試也英文。很多時候技術你懂,但是對應于英文表達就反應不多來了,所以事前準備技術能看英文書最好,不行的話,把關鍵的名字英文表達總結一下也是好的。 面試技術面試的話呢,首先要明確面試官問題,回答問題要有條理和指導思想。回答不上來的話,應該根據面試官引導,一點點的思考。基本上,如果你能夠依據面試官的指導一點點思考,他們也是滿意的。對于軟技能類的,首先,面試一定不能說假話。但是,沒必要全說。比如缺點,要是你有缺點和經歷影響很不好,可以隱瞞;但是只要是你說的,一定要是真話,面試官一般都是能夠判斷的。回答問題的技巧是,條理,精確。多舉例子,多使用數字。對于面試官,尤其是hr,我的結論是,一般都是很友好,但是是很狡猾的。我有一次面試,面的覺得親切,居然表達了,自己雖然覺得對方公司很好,但是,其實還是會再找找,因為那會兒還比較早嘛,最后就掛在這上面了。雖然現在看來,掛的挺好,否則,我人老實,要是簽了估計真不會再找。總之,面試官不管多親切,一定要記住,他們的目的就是judge你,每個問題,甚至和你開開玩笑調和氣氛都是在judge你,你別緊張,但是要記住你的目的是表現自己能力和素質,獲取工作,千萬別大意。BTW,面試很多要用英文的,所以要準備下。 感言真的是no pains, no gains。經歷找工作的洗禮挺好的。找工作前,雖然也緊張,但是其實還比較自大。那會兒聽人家說,找工作是自信心極度打擊,都重塑的過程,自己還不以為然。后來,真的,開始階段,比較自大,投的都是大公司,找了1個半月到2個月的樣子,有段時間,自卑的不行,什么2,3k的公司我都投,都跑去筆。到最后吧,陸續又有些大公司面試,筆試,最后拿了回了一開始自己就比較中意的大公司offer。 就今年情況而言,大公司的,一開始是那幾個互聯網公司,騰訊,百度,阿里。中途是一些比較小的公司。然后10月底后,各大外企招聘過程才開始。外企直到現在12月中旬還有一些。找工作中途,真的,投了超過簡歷,又沒有筆試,面試時,超級自卑,覺得自己怎么這么自大。那會兒好些比較小的國內公司,就該去投,去比,總覺得有個保底的多好。現在看來,其實幸好沒有保底的。基本上,一個公司給你offer,沒過幾天就要你去簽。毀約顯然還是不好的,而且麻煩。那個時候,有個小offer,高興,簽吧,不甘心,不簽吧,很糾結。而且,即使你只是抱著保底心態簽了,那么,人只要壓力小了,很難有那股動力了。所以,如果拿一個offer的目的是保底,其實很難的。雖然建議大家可以多投多筆多面,但是,投的應該也都是,你覺得還可以,讓你去你真的就愿意去那些公司,不要純粹為了保底去考試,沒意思。說實話,在找工作2個月的時候,那會兒有什么offer我真的都簽了,幸好,自己開始時還有那么點拽,小公司投的少,運氣也好,中途那會兒,那些自己不太喜歡的公司,都沒給自己機會。總之,現在算是找工作開始到現在3個月下來,很多挺不錯的人,offer來的都挺晚,有前兩天才拿到月薪1w左右的offer的同學呢。基本上,你能力在那,最終還是有不錯的offer的,只是看你,是不是堅持下來了,中途有沒有放棄。 找工作真的蠻辛苦,我有那么10天,平均每天不是筆就是面,還下大雪。其實有筆有面還好,最慘的是,什么消息都沒有,那個絕望。找工作1個月時還好,大家都在找,但是2個月左右,身邊同學陸續有offer了,真的很傷心,而且那個時候也很累,不少人覺得offer差不多,也就簽了,就沒找了。但是,其實過1,2周,又有消息,有幾家不錯的公司,我都簽了3,4周了,還有1個月前筆試現在通知我面試的。總之,機會總是有的,貴在堅持。那會兒,我們特別羨慕實習能夠留下來的同學,現在回頭看,自己的實習不能留下來,經歷找工作的過程,真的是很辛苦但是很值得的。還有,舍友,同學間互相鼓勵幫助很重要。一個人會很累,我和舍友,也會經常討論一些問題怎么回答,一起進步。 最后的話,我想說,自己最后拿了年薪15w左右的一家外企,公司自己也喜歡。但是,其實自己不突出的,自己當時從網上很多人的經驗上獲得幫助,所以也想寫一些希望對那些和我差不多水平,但是又想進好外企的同學,希望對他們有所幫助。本來很牛的人,確實不太要準備,最后也能找到不錯的。以后,再陸續寫一些具體公司的筆經面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