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in16環境中,DLL的全局數據對每個載入它的進程來說都是相同的;而在Win32環境中,情況卻發生了變化,DLL函數中的代碼所創建的任何對象(包括變量)都歸調用它的線程或進程所有。當進程在載入DLL時操作系統自動把DLL地址映射到該進程的私有空間,也就是進程的虛擬地址空間,而且也復制該DLL的全局數據的一份拷貝到該進程空間。也就是說每個進程所擁有的相同的DLL的全局數據,它們的名稱相同,但其值卻并不一定是相同的,而且是互不干涉的。因此,在Win32環境下要想在多個進程中共享數據,就必須進行必要的設置。在訪問同一個Dll的各進程之間共享存儲器是通過存儲器映射文件技術實現的。也可以把這些需要共享的數據分離出來,放置在一個獨立的數據段里,并把該段的屬性設置為共享。必須給這些變量賦初值,否則編譯器會把沒有賦初始值的變量放在一個叫未被初始化的數據段中。
#pragma data_seg預處理指令用于設置共享數據段。例如:
#pragma data_seg("SharedDataName")
HHOOK hHook=NULL;
#pragma data_seg()
在#pragma data_seg("SharedDataName")和#pragma data_seg()之間的所有變量 將被訪問該Dll的所有進程看到和共享。再加上一條指令#pragma comment(linker,"/section:.SharedDataName,rws"),那么這個數據節中的數據可以在所有DLL的實例之間共享。所有對這些數據的操作都針對同一個實例的,而不是在每個進程的地址空間中都有一份。
1.#pragma data_seg()一般用于DLL中。也就是說,在DLL中定義一個共享的,有名字的數據段。最關鍵的是:這個數據段中的全局變量可以被多個進程共享。否則多個進程之間無法共享DLL中的全局變量。
2.共享數據必須初始化,否則微軟編譯器會把沒有初始化的數據放到.BSS段中,從而導致多個進程之間的共享行為失敗。
3.你所謂的結果正確是一種錯覺。如果你在一個DLL中這么寫:
#pragma data_seg("MyData")
int g_Value; // Note that the global is not initialized.
#pragma data_seg()
DLL提供兩個接口函數:
int GetValue()
{
return g_Value;
}
void SetValue(int n)
{
g_Value = n;
}
然后啟動兩個進程A和B,A和B都調用了這個DLL,假如A調用了SetValue(5); B接著調用int m = GetValue(); 那么m的值不一定是5,而是一個未定義的值。因為DLL中的全局數據對于每一個調用它的進程而言,是私有的,不能共享的。假如你對g_Value進行了初始化,那么g_Value就一定會被放進MyData段中。換句話說,如果A調用了SetValue(5); B接著調用int m = GetValue(); 那么m的值就一定是5!這就實現了跨進程之間的數據通信!
下面看一個實際應用,用共享數據來統計應用程序啟動的次數,并作相應的處理。
在應用程序的入口處:
//控制應用程序只能啟動一次
#pragma data_seg("flag_data")
int count=0;
#pragma data_seg()
#pragma comment(linker,"/SECTION:flag_data,RWS")
程序中:
if(count>1)
{
MessageBox("已經啟動了一個應用程序","Warning",MB_OK);
return FLASE;
}
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