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不看,直接到第七章
所謂的啟動例程用C寫起來一般是這樣,但一般情況這個會是匯編來寫
exit(main(argc, argv))
exit函數
_exit和_Exit立即進入kernel,exit則需要做完必要的清理工作,先run注冊過的終止處理程序,然后清理沒有關閉的流。
exit _Exit是ISO C標準,_exit則是Posix,所以頭文件不一樣
前面是stdlib.h 后面是unistd.h
關于malloc,calloc,realloc
malloc分配的空間初始值不確定;calloc會幫忙清零;realloc可以動態分配合適的大小空間,如果不夠會有copy原始數據的動作,所以對realloc之前的memory記錄指針不是好方法,因為realloc完就可能失效。
這三個都是去call sbrk來擴大縮小heap
但一般只是擴大,在free的時候 malloc 會把擴大的 memory cache起來(virual memory)
setjmp, longjmp
跳轉函數,支持跨越函數幀的跳轉,goto是函數內跳轉
注意: longjmp到setjmp的點后,一般情況 全局/局部/局部靜態變量都沒辦法恢復到setjmp時的值;register/volatile變量在編譯后(cc -O)會放到寄存器中,這些都能實現回滾。這也就說明setjmp的時候,jmp_buf并沒有保存這些值。
7.1 如果不調用return 和 exit 函數返回值用了printf的返回值,Orz...我沒想清楚怎么做的。
7.2 取決于printf面對的設備類型,行緩沖的話,碰到換行就會被輸出,如果是全緩沖,那么則要么需要call fflush,要么等stream被close。
7.3 不用參數傳遞,不用全局變量,Orz...要傳遞argc, argv -->NO
7.4 通常null就是0,一般指針為 null 的時候意味著空指針引用,一般0都不會去放數據,RO的起始位置在一個更高的地址,0會是無效的,用來指引程序出錯。
7.5
typedef void func(void);
int atexit(func* fp);
或者
typedef void (*func)(void);
int atexit(func fp);
我喜歡下面那種,因為函數本身就是個pointer。
7.6 calloc會將分配的空間清零,ISO C不保證0值和空指針相等
7.7 size輸出的是靜態的RO,RW,ZI,像Heap,Stack是runtime才有的。
7.8 理論上不帶debug信息的.out文件應該大小都是等于RO+RW+ZI的。
7.9 這就是.a和.so的區別了,link的時候靜態庫會被直接copy過來,所以會變大很多。
7.10 變量作用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