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RT(Windows Runtime)是微軟新一代在Win8 Metro下開發框架, 它是一套面向對象、跨語言并且是Native的庫。
如果有人問我WinRT的核心技術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 COM + .Net Metadata + Xaml, 這三者可以說是微軟這些年所有技術的精華。
COM組件技術一直是微軟在用戶態的核心技術之一, 它讓我們可以無縫的以面向對象的方式搭建應用程序,隨著.Net的發展,我們曾經以為它已逐漸過時,但是在WinRT中,我們看到它又回來了。
.Net Metadata是微軟在 .Net繼承過來的, 通過它描述組件的類層次和接口, 實現跨語言的調用。
Xaml是微軟從WPF中繼承過來的, 相對于傳統GDI窗口和控件, 它的優勢我們就不多說了, 它是微軟下一代界面的表現方式。
對于Win8 Metro應用(現在微軟喜歡把它叫住Windows Store App), 我們一直很好奇Win8的架構, 它與傳統Win32究竟是什么關系?
對于這個問題, 我們在網上一般會喜歡用這個圖作為答案:

上面的圖給我們的感覺是WinRT完全不同于傳統的Win32應用程序, 是直接基于Windows內核的,它和Win32 API是并列的2套開發框架。
或許是微軟試圖這樣設計, 所以給了我們這樣一張架構圖, 但是后來我們逐漸發現, 實際情況卻是這樣的:

WinRT不是直接基于Windows內核, 而是直接搭建在Win32上的一個系統級應用, WinRT的下層還是Win32 API。
通過工具, 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的Desktop Application和WinRT App是運行在同一個Session, 同一個Window Station,同一Desktop的, 微軟只是在它們之間的切換作了些限制。
另外,微軟通過新增加一些API(比如NtCreateLowBoxToken)讓Metro App以很低權限運行在Sandbox(App Container)中, 對于和權限相關的API調用,它會通過一個Broker來運行。


總之, 一開始我們會覺得WinRT很好奇, 但是后來我們逐步發現它其實并沒有那么神秘, 它是很多微軟現有技術的合成體。 微軟的技術更新很多時候讓人眼花潦蘭,但是底層本質的東西(比如COM,D3D,Win32)其實一直很少改變。
參考資料:
Turning to the past to power Windows' future: An in-depth look at WinRT
注: 上面我們的討論主要集中在x86的上。
對于ARM版的WinRT, 因為沒有傳統Win32的負擔,所以全部都是重新開發的, 因此先對于ARM版的WinRT, 微軟甚至不開放傳統desktok模式下的開發接口,上面微軟的架構圖又是正確的。
posted on 2013-01-13 16:31
Richard Wei 閱讀(8370)
評論(6)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win8 met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