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德國股神安德烈.科斯托蘭尼的一些投資理論,讀來如佳釀,供朋友們一起欣賞。
其中,摩爾方德最為欣賞的是其對一些市場情緒的魔鬼詞語解釋,有趣也有啟發!其實古今中外的證券市場莫不類似,彼此重復著彼此,因此,希望朋友們也能在閱讀中得到裨益。
1,經濟和股市的關系就象主人與狗一樣,狗永遠跑在主人的前面,但他離開主人有一段距離的時候,又會跑回來找它的主人;
2,每次證券市場蕭條,大家對股票和證交所都感到由衷的厭惡,但我堅信之后都會出現新的時期,過去的一切傷痛會被遺忘,大家又像飛蛾撲火一樣,再次走進證交所.即使他們不是主動上門,證券交易經濟也會從中推波助讕,第一個當然是金錢這個誘餌.
3,投資者,是證券市場的長跑者,也是最終勝利者;
投資者把寶押在績優股上,涵蓋各個行業,涉及多個國家.他不會過度看重或挑選特殊的未來行業,很多投資者根據本國或其他國家的股票指數選擇股票.也因此,指數基金越來越受歡迎,過去幾年內,積累了幾十億美圓.對投資者來說,投資績優股,是最方便的方法.
從另一方面來看,投資者和證券玩家也截然不同.長期來說,證券玩家永遠是輸家,而投資者,不管他何時進入證券市場,從長遠來看,都屬于贏家,至少過去一直如此,因為從股票總體情況來看,崩盤之后,總會不斷達到新高紀錄.
我承認,投資者用少量金額,不會在短期內成為百萬富翁,但長期來看,他卻能積累出巨額財產.世界上最富裕的投資者WARREN BUFFET,通過投資成為美國第一富有的人.盡管如此,大多數的投機人士仍然以為只有不斷買進賣出,才能賺錢.
4,股票市場看來毫無希望,當工業擴張的速度放慢,甚至出現停滯的時候,聯邦銀行放寬貸款規定,打開資金閘門.吸入第一口"氧氣"后,市場重新活躍起來, 證券價值直線上升,速度之快,前所未見.多年來被壓抑的漲勢潛力,引發了真正的指數狂飆,因為自己和心理因素同時轉成正面.正如我所確定的,資金是證券市場的氧氣,過去如此,將來也一樣.
5,證券市場對利率提高或降低的反應有多快,要看大眾的態度。如果市場參與者和幾年前一樣,對利率非常敏感,他們就會在通貨膨脹剛出現時,作出反應,賣掉股票,停止買進股票。于是預期中央銀行提高利率的心理出現,等到利率真的提高時,大家的反應反而變小了。
相反地,如果投資者重視企業獲利以及經濟指標,就可能發生即使中央銀行多次提高利率,股票行情仍然繼續上漲的局面。此時,就會產生失衡現象,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機會。因為,最遲12個月后,指數會跟上貨幣。因此中央銀行強勢提高利率后,指數回跌只是早晚的事,而之前的氣憤越熱烈,崩盤的情況就越厲害。如果誰能看出這種平衡,便可及時推出市場,而放空的投機人士更會大賺一筆。
6,只要利率下降,人民群眾就會蜂擁的沖入股票市場,這種現象過去一直發生;JOHNSON總統在1967年宣布:“我將盡一切力量降低利率”,聽到美國總統說出這樣的話,投資者馬上從床上跳起來沖入WATT STREET,隨后,指數大漲,而當提高稅收的法案在國會擱置兩年時,股勢漲得更加兇猛。
7,在證券交易所里賺錢,不是靠頭腦,而是靠坐功;耐心是證券交易中最重要的東西,而缺乏耐心是最常見的錯誤,誰缺乏耐心,就不要靠近證券市場;
8,根據我的經驗,在證券市場里,每一次的行情大漲和大跌(股票,債券,期貨,原料,貴金屬)都有三個階段所構成:修正階段;調整或相隨階段;過熱階段。
9,暴漲和暴跌是一對分不開的搭檔,崩盤通常以暴漲為前導,而暴漲都以崩盤結尾;一再重復,周期循環。證券市場400年來的歷史便是一連串由暴漲和災難所交織成的,這是一個永恒的法則,每次證券市場中的崩盤和潰散都以暴漲為前導,而每一次的暴漲都一崩盤而收尾。
10,“逆向”是成功的主要因素,只有少數人能投資成功,關鍵在于與眾不同,并相信自己”我知道,其他人都是傻瓜“;要想在股票市場賺大錢,你必須是一個固執的投資者,而且必須逆向操作。
11,聰明的投資者要做到不理會大眾的不安情緒,在指數過度下跌時買進股票,這才識考驗的開始。之后,他還必須有強悍的神經,堅持保留股票,即使行情繼續下跌。即使克服了這些困難,市場開始上漲,投機者還要面對回跌的情形,在指數持續上漲的過程中,行情回跌總是一再重復出現;如果不明白這種發展過程,就必須重新評估形勢。如果診斷表示只是暫時性的波動,就要立場堅定,不要灰心。
12,我的座右銘是:凡是證券交易所里人盡皆知的事情,不會讓我激動。
13,我去餐廳吃飯,從不點waitor向我推薦的菜,因為他只想把這個菜賣出去;我去藥店買藥,也從來不買促銷員推薦的藥品,因為他們賣出去的提成很高;90%的證券投資建議和推薦也是如此,只有極少數的是好心的建議,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某家銀行或集團為了向大眾推銷某種股票,所作的促銷和廣告宣傳。他們寫下非常樂觀的分析報告,通過媒體和口頭宣傳四處傳播,于是價格受到人為操縱,哄抬到高點,因為沒有比向群眾兜售行情上漲的股票更容易的事了。購買股票后又推動價格不斷向上漲,當猶豫的投資者買進股票后,大家才會發現,那些樂觀的分析只不過是一股熱空氣,但這時距離崩盤已經不遠了。
14,我們必須知道哪些行業將從未來發展中獲取利潤,在發現行業后,還必須從中選出發展潛力最大的企業,再購買這些公司的股票。但是小心!當大眾發現成長型企業時,股票價格通常已經非常高,包括今后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增長,都已經先行反應在股票價格上面了。 Christony Eggs的原理當然也適用于具體行業,甚至是具體的股票。當整個市場還處于上漲過程中的第二階段時,股票極有可能被超量購買了。(這也入格雷厄姆所說的,當一個股票的PE超過40的時候,估值就過高了。)
15,行業的繁榮和衰退,總是遵循相同的模式,開始時,出現大量新企業,這些切業生存的市場成長快速,即使最差的企業也能生存。隨后該行業成長緩慢,速度減緩,對品質的要求提高。過程就像過柿子,大多數企業無法克服發展過程中的缺陷,于是滅亡,或是被合并,只有具備競爭力的企業會生存下來。
16,提前認知未來的成長型行業是非常困難的;沒人能夠在20年前知道MICROSOFT能有今天的成就,也沒有人在一個世紀前知道WAL-MART今天的偉大;因此,我們最能夠把握的,利益最大的投資,就是絕地逢生的企業,這些快要完全破產,完全倒閉的行業陷入了嚴重危機,虧損,這些企業的股票價格相對徘徊在谷底,但如果這些企業能扭轉局面,重新獲利,指數便會直線上漲。(PETER LYNCH說過,只要人們的需求還在,沒有一個行業會滅亡,只會有某個行業衰退,但是只要它不滅亡;衰退到極點后,他們就會迅速恢復,猛烈上漲。)
17,圖表可能賺錢,但是肯定會虧錢;認真負責的基金經理,他們都只能夠爭取跑贏指數,但是令人遺憾的是,他們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跑贏市場;多數的基金經理的表現,比手中握住同一種股票長達30年之久的家庭婦女還要糟糕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