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89頁 第五章
5-1 什么叫總線?
答:總線是一種數據通道,由系統中各部件所共享。或者說,是在部件與部件之間、設備與設備之間傳送信息的一組公用信號線。總線的特點在于其公用性,即它可同時掛接多個部件或設備。
5-5 什么叫總線操作和總線操作周期?總線操作周期通常需要幾個操作階段?
答:1、微處理機系統中的各種操作,本質上都是通過總線進行的信息交換,統稱為總線操作。
2、當有多個模塊都要使用總線進行信息傳送時,只能采用分時方式,一個接一個地輪換交替使用總線,即將總線時間分成很多段,每段時間可以完成模塊之間一次完整的信息交換,通常稱之為一個數據傳送周期或一個總線操作周期。
3、為完成一個總線操作周期,一般要分成4個階段:
(1)總線請求和仲裁階段:
由需要使用總線的主控設備向總線仲裁機構提出使用總線的請求,經總線仲裁機構仲裁確定,把下一個傳送周期的總線使用權分配給哪一個請求源。
(2)尋址(Addressing)階段
取得總線使用權的主控設備,通過地址總線發出本次要訪問的從屬設備的存儲器地址、或I/O端口地址及有關命令,通過譯碼使參與本次傳送操作的從屬設備被選中,并開始啟動。
(3)數據傳送(Data Transfering)階段
主控設備和從屬設備進行數據交換,數據由源模塊發出,經數據總線傳送到目的模塊。在進行讀傳送操作時,源模塊就是存儲器或輸入/輸出接口,而目的模塊則是總線主控設備CPU。在進行寫傳送操作時,源模塊就是總線主控設備,例如CPU,而目的模塊則是存儲器或輸入/輸出接口。
(4)結束(Ending)階段
主控設備、從屬設備的有關信息均從系統總線上撤除,讓出總線,以便其他模塊能繼續使用。
5-20 PCI總線經過哪些與微處理機連接?
答:微處理機以及存儲器子系統與PCI總線以及擴展總線之間是各自獨立的、非耦合的關系。所有的PCI總線上部件都與PCI總線相連,然后再經由PCI總線橋依次與微處理機相連。
P206頁 第六章
6-1 什么叫中斷?在微處理機內為什么要使用中斷?
答:1.中斷是現代計算機技術領域里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是為快速改變程序的運行環境所提供的一種機制。CPU在執行當前程序的過程中,由于某種隨機出現的外圍設備的請求或者執行指令過程中產生的錯誤,使得CPU暫時停止執行正在執行的程序,轉去執行為外圍設備服務的程序,或者轉去執行對錯誤指令的響應部分。
2.最初,中斷僅僅是為了解決對I/O接口進行查詢而使得CPU效率變低的弊端,同時又確保在運行過程中能夠實時處理外圍設備的各種服務要求而采用的一種措施。在Pentium中則更是進一步豐富了軟件中斷的種類,延伸了中斷的內涵,用來處理在執行指令期間由CPU本身對檢測出來的某些異常事情作出的響應。
P245頁 第七章
7-1 接口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信號轉換、數據緩沖、地址譯碼、控制和狀態、校驗和檢查
7-12 如果將A4H寫入82C55A的控制寄存器,在這種情況下端口A和端口B的工作方式及I/O配置情況如何?
答:控制寄存器的內容用二進制表示為:
D7D6D5D4D3D2D1D0 = 10100100B
D0 = 0,設置端口C的低4位為輸出操作;
D1 = 0,設置端口B為輸出操作;
D2 = 1, 設置端口B和端口C低4位的操作在方式1;
D3 = 0 ,設置端口C的高4位為輸出操作;
D4 = 0 ,設置端口A為輸出操作;
D6 D5 = 01,設置端口B和端口C高4位的操作在方式1;
即:端口A、B、C都設置為輸出操作,操作方式都設置為方式1。
7-13 如果82C55A的端口A、端口B和端口C被設置為操作方式0,且端口A和端口B用于輸入操作而端口C用于輸出,應該向它寫入什么樣的控制字?
答:根據題意得,應該寫入控制寄存器內容的二進制表示為:
D7D6D5D4D3D2D1D0 = 10010010B
即應該向它寫入92H。
7-27 如果82C59A按如下配置:不需要ICW4,單片接口以及邊沿觸發輸入。則ICW1值為多少?
答:ICW1的各位值如下:
D0 = 0,D1 = 1,D2 = 1(或者D2 = 0),D3 = 0,D4 = 1,
D5~D7位的值由使用的系統而定,A0 = 0 。
P282頁 第八章
8-4 什么是波特率?波特率和位時間之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答:1.波特率,是指每秒鐘傳輸的數據位數。
2.數據傳送的波特率決定了位時間,所謂位時間是指每位數據的傳輸時間;換言之,是位時間決定了通信線的波特率。
8-23 SCSI總線上的操作步驟有幾個?各自進行的操作內容是什么?
答:1.SCSI接口的操作被設計成8個操作步驟,每一個操作步驟都是獨立進行的。
2. 8個操作步驟功能如下:
(1)總線空閑操作步驟:
表示目前沒有設備使用總線,總線處于空閑狀態。每一次總線操作都是從總線空閑操作步驟開始,并且還是以總線空閑操作步驟結束。
(2)總線仲裁操作步驟:
當有多個外圍設備同時申請對總線的控制使用權時,由總線的仲裁機構依據仲裁規則“審時度勢”進行仲裁,允許總線上的一個設備獲得對總線的控制使用權,且能啟動或恢復I/O進程。
(3)選擇操作步驟:
即是由一個啟動設備來選擇一個要執行一項操作(如讀或寫操作)的目標設備的操作步驟。經仲裁,當一個啟動設備獲得了對總線的控制使用權之后,即可以進入選擇操作步驟。
(4)重新選擇操作步驟:
如果目標設備獲得了對總線的控制使用權,則進入重新選擇操作步驟。比如在目標設備執行啟動設備命令的過程中,若出現了暫時的釋放總線的情況時,允許目標設備重新與啟動設備連接,恢復原先由啟動設備啟動而被目標設備掛起的操作。
(5)命令操作步驟:
是啟動設備向目標設備發送SCSI命令時候,也是目標設備從啟動設備那里得到操作命令的時候。
(6)數據操作步驟:
是數據進行傳送操作的操作步驟,允許目標設備請求數據的傳送操作,或是將數據從目標設備傳送到啟動設備(稱之為數據輸入),或是從啟動設備將數據傳送至目標設備(即數據輸出)。
(7)狀態操作步驟:
就是目標設備請求將目標設備的狀態信息發送給啟動設備。
(8)信息操作步驟:
是目標設備請求傳送一個或多個信息的操作步驟,或是從目標設備將信息傳送給啟動設備(也叫信息的輸入)或是從啟動設備將信息傳送到目標設備(即信息的輸出)。
8-33 USB總線最多可以連接多少個外圍設備?
答:最多可支持多達127臺外圍設備。
8-38 FireWire是串行總線還是并行總線?它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答:1. FireWire是串行總線。
2. FireWire串行總線主要特點:
(1)與USB總線一樣,支持即插即用,不用關電即可隨時動態配置外圍設備。
(2)采用點對點結構(Peer to Peer),所有連到FireWire串行總線上的設備建立了一種對等網絡,任何兩個設備之間可以直接連接互相通信,而不必通過計算機的控制。
(3)采用級聯方式與各個設備相連接,在一個端口上最多可以連接63個設備。但在一個計算機系統中,最多可以有1022條FireWire總線。
(4)采用6線制,即FireWire總線的連接電纜有6條芯線,其中一對雙絞線用來傳輸數據,一對雙絞線用來傳輸選通信號,一對提供8~40V不等電壓的電源線。
(5)由于采用的是基于內存的地址編碼方式,64位的地址寬度,可以支持100Mb/s、200 Mb/s、400 Mb/s這三種不同的數據傳輸速率。
(6)FireWire總線支持三種事件:總線配置、總線仲裁、數據傳送。
(7)采用三層傳輸協議。
(8)支持等步和異步兩種傳輸方式。等步傳輸應用于實時性事務,異步傳輸則是將數據傳送到特定的地址。等步傳輸是指按一定的速率進行傳輸,且有固定的帶寬。除可以進行點對點的傳輸外,還可以進行一對多式的廣播式的傳輸。異步傳輸是經由惟一的一個地址來指定響應節點,在進行通信時,在發送方與接收方之間需進行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