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08-09-22 13:59
Prayer 閱讀(346)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金融相關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劉科研/北京報道
商業銀行與銀聯似乎注定就是一對冤家?,F在,圍繞在深圳的購物刷卡業務,雙方矛盾又起。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和中國銀監會深圳監管局(下稱“深圳銀監局”)聯合下發了一份《關于清理間聯POS機具的通知》,該通知規定,嚴禁各發卡行繼續布放間聯POS機具,對于已布放的間聯POS機具,各發卡行必須于5月底前完成清理工作。其中,對于既有直聯又有間聯POS機具的商戶,間聯機具直接撤出;對于只有間聯POS機具的商戶,間聯機具撤換為直聯POS機具。6月,深圳銀監局將對各行間聯機具進行全面檢查,對未完成清理工作的發卡行將予以通報批評、中止POS機業務等懲治措施。
這意味著,從7月開始,深圳商戶使用POS機的所有收單業務將全部由中國銀聯深圳分公司(下稱“深圳銀聯”)承擔。各商業銀行將徹底退出深圳POS機收單市場。
“用地方規定條文來限制商業銀行從事收單業務,明擺著要把商業銀行趕出收單市場,以后深圳地區的POS機收單就是銀聯一家獨大,根本就不存在競爭了。”一家國有商業銀行深圳分行的人士向記者抱怨道。
2.4億利潤之爭
“一些銀行通過壓低扣率的方式搶占市場。”中國銀聯一位人士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通過直聯POS機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壓價的惡性競爭。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POS收單業務是整個銀行卡業務的基礎,銀行如果沒有了POS與商戶渠道,那么銀聯會完全控制銀行卡收單市場。銀行卡收單市場是一個可以贏利、充分競爭的市場,本來可以完全商業化,但現在銀聯卻對它進行行政壟斷化,用行政手段代替商業競爭,這對產業的未來發展是很不利的。銀聯的分公司是上世紀末“金卡工程”的產物,而今分公司充當分中心、進行POS直聯并不利于信息和資金清算。在國內外金融數據大集中的趨勢之下,銀聯的POS直聯已經不符合金融IT的發展態勢。
“這次深圳市場的做法可以說暴露出了銀聯對銀行卡市場的行政壟斷。”郭田勇說。
針對質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就此事向深圳市國內銀行同業公會咨詢,其負責人以同業公會只是中間人,不便發表評論為由,拒絕了采訪。中國人民銀行深圳支行也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隨后記者致電中國銀聯,中國銀聯品牌部負責人屠波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收單市場一直都是完全開放的,在全國來說有很多第三方公司在做收單業務,銀聯并不存在壟斷。
“地方出臺地方性法規,說明當地市場有規范的需要,但是肯定不是偏袒哪一方的,銀聯和銀行都是受益的。”屠波說。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的統計,2007年深圳市銀行卡刷卡交易額達到1200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36%,連續5年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
巨大的消費數字背后隱藏的是商業銀行與銀聯關于收單市場收費的爭奪。根據《深圳市銀行卡受理市場發展管理辦法》規定,POS跨行交易的商戶結算手續費收益按7:2:1的比例在發卡銀行、收單機構和中國銀聯深圳分公司之間進行分配。按規定,消費者每刷一筆費用,其消費所在的深圳地區的商戶就要繳納1%的結算手續費。在這筆1%的費用中,發卡行收取70%、收單行收取20%,而中國銀聯深圳分公司收取10%。如果按照2007年深圳市銀行卡刷卡交易額 1200億來計算,商戶要繳納12億元使用費,產生的收單行利益為2.4億,如果商業銀行退出收單市場,那么,這2.4億的收單費用將全部歸銀聯收取。
無法再從如此巨大利益中分羹而食,招致了各商業銀行的不滿。而各商業銀行與銀聯原有的關于POS機月租費的矛盾也由此明朗化。根據現行做法,深圳銀聯每布放一臺POS機,每家銀行卡發卡行就得向其每月繳納12元的月租費。據統計,深圳目前現有POS機約2.7萬臺,以深圳現有的17家銀行卡發卡行計算,銀聯最多每年可從深圳收取約6609.6萬元的POS機月租費。
據相關媒體報道,經過深圳市國內銀行同業公會多次協調,前不久,深圳銀聯和17家發卡行代表終于一起坐到了談判桌前。根據三方簽訂的公約,從2009年1月1日起,17家發卡行將停止向深圳銀聯繳納POS機月租費。取消月租費的代價是:從7月1日起,原本由特約商戶開戶行擔任的收單行改由深圳銀聯擔任。
銀聯遭質疑
按照由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發布,將從7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深圳市銀行卡受理市場發展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規定,各發卡銀行開展銀聯網絡支持的特色服務時,應統一使用直聯POS終端,嚴禁各行單獨布放本行間聯POS機具。
“目前的問題在于,商戶是銀行服務的延伸,各發卡行發售信用卡時,都附加各種特色業務,例如商戶折扣、信用卡積分、分期付款、交叉營銷等增值業務。這些在原來各銀行自己的間聯POS機上都可以實現的,但是目前銀聯的直聯POS機并不具有這些功能。”招商銀行一位信用卡專家對《中國經濟周刊》說。
記者發現,盡管《管理辦法》規定,深圳銀聯應“積極開拓新的業務品種和服務項目,實現直聯POS終端上的分期付款、積分消費等特色服務,滿足發卡銀行增值業務的需要,不斷拓展銀行卡應用領域”,但這些項目具體何時能實現,仍是一個未知數。
另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在全國的POS機和各銀行特約商戶中,能夠受理國外卡的僅為30%左右。經過近年來對直聯POS的推廣,中國銀聯下屬公司——銀聯商務,目前已擁有國內百萬POS機具總量60%左右的份額,但能受理外卡的僅有1萬臺左右。
“國外卡收單的收益要大大高于國內卡收單,商戶扣率一般可達到2%-4%。但從市場現狀來看,銀聯商務卻并不為所動。一個鮮明的對比是:銀聯商務的直聯POS機數量占據國內市場‘半壁江山’,但外卡收單70%以上的業務量卻由中國銀行、工商銀行承攬。”這位業內人士說。
銀行卡研究專家聶俊峰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商戶收單是商業銀行銀行卡業務的根本。商戶POS渠道既是銀行開展消費信貸和交叉銷售的基本渠道,也是銀行開展資金結算、公司金融服務的紐帶。中國銀行卡市場層出不窮的銀行-商戶聯名卡即是這一業務重要性的有力證明。
“而銀聯一人分飾兩角、自行發展POS收單業務的作法破壞了市場規則、惡化了銀行卡產業生態。”聶俊峰認為,更為重要的是,銀聯意圖通過直聯POS掌控銀行卡市場的物理渠道。但直聯POS在“一統江湖”的同時卻對境外來華卡片“冷眼以對”,形成“內卡歸銀聯商務、外卡丟商業銀行”的封閉格局。這種情形既不利于旅游產業的發展,也對奧運金融支付環境產生了負面影響。
資料:POS機
Point Of Sales,電子收款機系統,是一種商場、超市中常見的銷售點終端。POS機通過網絡與銀行主機系統連接,工作時,將銀行卡在POS機上“刷卡”并輸入有關業務信息(交易種類、交易金額、密碼等),由POS機將獲得的信息通過網絡送給銀行主機進行相應處理后,向POS機返回處理結果,從而完成一筆交易。
所謂間聯POS機收單,是指各銀行卡發卡行通過自己的后臺系統完成刷卡,隨后再把刷卡信息傳遞到銀聯。由于這種POS機是發卡行自己安裝并維護商戶的賬務結算等基本銀行服務,因此沒有必要向銀聯繳納月租費,商戶所繳納的收單費用也是由布放POS機的商業銀行收取。在間聯模式下,銀行卡與POS機為同一銀行時無須經過銀聯進行跨行清算。而直聯POS是指銀聯自己充當收單行,數據直接到當地銀聯分公司,經跨行清算后再返回商業銀行。直聯模式下,銀聯只收取收單行的收益,不承擔套現、欺詐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