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子類化
在一個已經存在的窗口實例基礎上產生新的窗口(本質上時改變原窗口的性質:消息護
理與其他實例屬性)。在SDK編程范疇內,子類化就是改變一個窗口實例的窗口函數(通
過GetWindowLong()和SetWindowLong()),子類化所要做的就是為某窗口實例編寫新的
窗口函數。其操作是在實例級別上進行的。也就是說:子類化影響的是窗口實例的消息
攔截及其相應處理。
實際上,所有MFC窗口都是被子類化的窗口(很多體現,如:所有的窗口都共享一個窗口
函數,所有的窗口包括控件最后都需調用::CreateWindow ()或::CreateWindow Ex
()。。。。。。)。
在MFC中子類化的情況有所不同:所有MFC窗口有相同的窗口函數,由該窗口函數根據窗
口句柄查找窗口實例,在把消息映射到該窗口類(class)得消息處理函數上。為了利用
MFC的消息映射機制,不宜改變窗口函數(名),MFC也把子類化封裝在函數SubclassWi
ndow()中。但子類化的本質沒有變:在實例級別影響窗口的消息及其處理。例:
Class B :public A
{
。。。。。。
}
A a;
B b;
HWND ha = a. GetSafeHwnd ();
b.SubclassWindow(ha);
當然A 和B 不一定是繼承關系。
注意:在被子類化的窗口銷毀之前,必須執行窗口的反子類化:
b.UnSubclassWindow();
2 超類化
與子類化對應,窗口超類化是在窗口類——WNDCLASS或WNDCLASSEX(非MFC類概念)級別
進行的改變窗口類特征的。一般遵循以下步驟過程:首先,獲得一個已存在的窗口類;
然后設置窗口類;最后注冊該窗口類。
例:
WNDCLASSEX wc;
wc.cbSize = sizeof(wc);//Windows用來進行版本檢查的,與窗口特征無關
GetClassInfoEx(hinst,”XXXXXX”,&wc);// hinst——定義窗口類XXXXXX
//的模塊的句柄,如為系統定義的窗口類(如:EDIT、BUTTON)
//則hinst=NULL.。
wc.lpszClassName = “YYYYYYY”;//必須改變窗口類的名字
wc.hbrBackGround = CreateSolidBrush(RGB(0,0.0));//改變背景刷
wc.lpfnWndProc = NewWndProc;//改變窗口函數
。。。。。。
RegisterClassEx(&wc);// 注冊新窗口類
//使用窗口類
。。。。。。
::CreateWindow(_T(“YYYYYYYY”,。。。。。);
顯然使用超類化要涉及到SDK中的 CreateWindow(或CreateWindowEx())這就是說:要
重載MFC中窗口類(class)的Create(或CreateEx())函數,故超類化只能改變自己創建的
窗口的特征,而不能用于由Windows創建的窗口(如對話框上的按鈕就不能進行超類化)
。而子類化是實例級別上的,只要能獲得窗口的實例,就可對其子類化,這是唯一的子
類化對于超類化的優勢,當然,子類化還比較簡單。除此,凡是子類化可實現的,超類
化都可實現,不過超類化用起來較麻煩。
最后:
(1) 子類化是在窗口實例級別上的,超類化是在窗口類(WNDCLASS)級別上的。
(2) 超類化可以完成比子類化更復雜的功能,在SDK范疇上,可以認為子類化是超類化
的子集。
(3) 子類化只能改變窗口創建后的性質,對于窗口創建期間無能為力,而超類化可以
實現
(4) 超類化不能用于Windows創建的窗口,子類化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