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賽結束了,結果出乎意料。大家在場上都沒發揮好。我們組是alpc T8,比賽開始
的時候分題,我讀DEF,很快我就發現了E是一道水題,上手就敲,測試了幾個數據之后就
submit了。遺憾啊,這就是我們組這場比賽唯一的一個1/Y。在中南賽前夜,我還在想有盡
量多的1/Y,一上場這么快就水過了一道題,我還以為今天的題目很簡單。當時的心情那個
激動啊……過題后我又立馬讀D題,看起來很像一道模擬題,我自信地認為這題跟E一樣,
馬上又開始敲代碼,敲著敲著就發現不對了,數據量達到了100000,暴搞的話會超時,我
意識到這道題不光是純粹的模擬,應該要借助于些數據結構的了。我們組放慢了腳步。
alpc40和alpc43仍在讀題,接著alpc40跟我講C題,700個點中選出三個點,使得這三個點
確定的外接圓半徑最大。O(n^3)的時間會超時,于是我又一次不加思索地說“突包”,興
致勃勃地敲了個突包,結果WA。打印代碼,以為是我的突包錯了,再改,再WA。這時已經
兩個多小時過去了,我們還是一個氣球。一次次的WA讓我冷靜下來想,問題沒這么簡單,
后來討論發現先求突包,再枚舉點的方法是錯的。做了兩個多小時的算法從根本上是錯的
,當時我就預感到比賽后的結果了。最后敲了個O(n^3)的暴搞,TLE。此時我已經放棄了。
比賽中作為一個主力,我覺得我的表現實在是太差了,沒有認真地討論和分析就敲題,大
部分時間占用著鍵盤,以致于alpc43整場比賽都沒有碰到鍵盤。組隊賽變成了我的個人賽
,并沒有發揮三個人的合力。特別是到了最后15分鐘,變成了垃圾時間,沒題可做了,我
們開始邊吃漢堡,邊刷rank list……
總結這次比賽,首先是我,場上的經驗還不足。比如在這次比賽中場上出現了沒題做
,算法錯誤等致命的情況時,我完全就不能控制這樣的局面,沖動->失落->放棄,在組隊
賽中很忌諱出現這樣的情形。比賽的時候和平時做題都不一樣,當時腦子就很混亂,再也
沒心思想其他的題目了。另外也是自己的實力原因,對題目把握得不好。對于我們組,我
覺得互相的交流和討論還有待改進,有時說題意,對方很難領會,比賽中的討論也沒出現
有意義的亮點。
alpcs都在好好地反思反思再反思……也許給我自己的機會并不多,認真做好每一場比
賽,每場比賽都要有收獲。
posted on 2008-04-30 17:34
飛飛 閱讀(379)
評論(2)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ACM/IC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