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琢磨嵌入式linux下怎樣交叉編譯python過程中,繞不過去的是一些常用linux命令。blog上很多linux下的文章都不會談到這些基本知識,不搞明白就很難把別人的解決辦法看懂。在此之前,我只有DOS的命令行經驗。硬著頭皮不斷搜索,總算把一些常用的linux指令的用途和用法搞清楚了。先存在這里備忘吧。
一、ls命令(相當于DOS命令dir),列出一個目錄下的文件清單
-a 列出文件下所有的文件,包括隱藏文件
-l 列出文件的詳細信息,如創建者,創建時間,文件的讀寫權限列表等等。
-s 在每個文件的后面打印出文件的大小。 size(大小)
-R 將目錄下所有的子目錄的文件都列出來
順便說一下linux下列表文件時文件顏色的含義
綠色---->代表可執行文件
紅色---->代表壓縮文件
深藍色---->代表目錄
淺藍色----->代表鏈接文件
灰色---->代表其它的一些文件
二、CD命令就沒啥可說的,改變當前目錄路徑,與DOS命令一樣
三、ps命令,顯示當前系統進程狀態
-a :顯示現行終端下的所有進程,包括其他用戶的進程;
-u :以用戶為主的進程狀態 ;
x :通常與 a 這個參數一起使用,可列出較完整信息。
注意:"ps aux"和"ps -aux"是不一樣的,有所謂BSD和UNIX風格之分。
簡言之,記住“ps aux”是查看所有用戶進程就可以了
四、df命令,報告文件系統磁盤空間的使用情況
-a 顯示所有文件系統的磁盤使用情況,包括0塊(block)的文件系統
五、file命令,查看文件格式信息

六、locate命令,按照文件名查找所有文件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