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各位簡單介紹一下路由器軟件部分的幾個概念:CFE、固件(Firmware)、NVRAM
CFE的作用跟PC的BIOS一樣是負責引導操作系統的;固件就是路由器的操作系統,就像PC上的Windows一樣;NVRAM則用于存儲路由器的設置,相當于PC的CMOS。
當路由器插上電后自動進入CFE,CFE進行類似PC的BIOS那樣進行自檢,自檢通過后就引導路由器的固件了(相當于的PC的Windows了),正常情況下最多一分鐘路由器的固件就會引導完畢,并且Power燈是常亮的。如果Power燈一閃一閃,那一般是CFE沒有引導成功路由器的固件(固件不存在、不正確、已損壞等等)。[那么我們平常刷固件會把CFE也刷了嗎?呵呵,不會的,就像你平時裝Windows一樣,不管你是裝XP也好,Vista也好,Win7也好,都不會對你的BIOS進行更新。
那我想刷CFE該用什么方法?一般用戶用路由器原廠的CFE即可,如果要玩的深入一些想刷CFE,那么可以通過JTAG或者telnet方式來刷(比較危險,而且受固件限制,有些固件不支持)。
文章轉自于寬帶技術網:http://www.chinadsl.net/thread-46602-1-1.html
二、刷機
HG222(電信定制)與HG227(聯通定制)是同一款設備,根據網上查找到資料,是可以直接刷DLINK的DI-524SU-E8升級成3G路由器,
固件可以從DLINK官網直接下載。也可以刷DD-WRT,Tomato DualWAN固件。刷機過程可參考hg227刷TT菜鳥教程,整合思想和技術。
原理是要先刷H618B CFE,然后再刷DD或TT的固件。
三、刷機注意事項
1.用TFTP刷機成功(變綠)后,一定要等5分鐘,不要刷完就關機重啟,這樣是不對的。我就是困惑在這里,反復不停地刷,結果總是失敗,還以為是我的HG222和別人的不同呢。那些刷DD-WRT-mini成功,但是WLAN燈不亮,無線信號搜索不到的就是這個原因。
2.Telnet進Linux后,記得Linux下文件名是大小寫敏感的。
3.有時候直接刷DD-WRT-mini或者TT不能成功的,可以先試著刷一下DI-524SU-E8固件,然后再刷DD-WRT-mini以及后續的TT。DD-WRT版本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我的HG222直接刷上文中附帶的DD-WRT-mini版就死活不行。后來不得已在
http://www.dd-wrt.com上找到了一個合適的版本。關于ddwrt固件的選擇和更新請看這里。
4.目前刷第三方固件后存在BUG(均不影響路由器正常運作):Wan口燈不亮,WPS燈及按鈕無法正常工作、USB燈顯示不正常,但不影響具體使用。Reset按鈕恢復默認值需要手動添加好配置才正常。
其他照著論壇帖子刷就好了,已經寫的很詳細了。我用Homedale軟件測試比較了一下HG222與831B的無線信號強度,同一位置增強了差不多3-5db。還是有一定改善的,聊勝于無。
四、最終選擇
本來的想法是把原來的831B(已刷成W300)作為接入ADSL貓,用HG222刷Tomato后組WDS網擴大無線覆蓋范圍的。由于兩款設備芯片不一樣,一個是TI芯片,一個是Broadcom芯片,混合搭建WDS具體設置參照http://www.routertech.org/viewtopic.php?f=3&t=3840。但是搭建成功后,不知為啥Tomato不能同時再作為AP接入無線了,所以只好回頭來選擇DD-WRT。原因可能和http://bbs.dualwan.cn/viewthread.php?tid=68042說的相似吧。DD-WRT的Repeater Bridge模式下副路由還能做AP供副路由那邊的無線客戶端接入。
所以最終的選擇就是HG刷成DD-WRT,設置成Repeater Bridge模式,優點是,為同一個SSID,可以在無線終端可以在兩臺設備之間無縫漫游切換,而且無線接入還支持DHCP功能。終于搞定,呵呵。
3.WDS橋接成功的檢驗
將一臺電腦,用有線方式連接從W300路由的一個LAN口,試看能否訪問主W300路由的管理界面。如果可以訪問,則表明橋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