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裝VM5.0.0 build-13124虛擬機, 記住這個版本就沒有錯
2. 安裝Red Hat Linux AS4(中文版), 點擊添加/刪除程序,安裝GNU編譯組件及GEdit, 還有[遺忘的服務器telnet]細節中的telnet-server
3. VMWare虛擬機下修改Linux操作系統分辨率
在VM下拉菜單里有一選項Install vmware tools ,點了之后光驅中就有一個vmwarelinuxtool-5.0.0-13124.tar.gz的包了,
解壓縮這個包在當前的目錄,會產生一個vmware-tools-distrib的目錄
運行vmware-install.pl 文件,選擇在命令窗口中運行,然后一路回車,完了之后會,成功了會有一個分辨率的列表出來,選一個分辨率(3), 即1024 * 768
選擇 [應用程序] ---> [系統設置] ---> [顯示], 選擇 1024 * 768,
注銷一下(保存設置)。
4. 網絡配置:
輸入命令 netconfig, 輸入IP地址等, 然后重啟服務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在windows下測試一下 運行,輸入cmd, ping 192.168.0.16
5. telnet及FTP配置:
(1) service iptables stop 關閉防火墻
(2) 輸入命令 ntsysv, 選中vsftpd和xinetd, telnet兩項, 然后 service xinetd restart,
service vsftpd restart 最好重啟一下系統
(3) 在windows下運行命令 telnet 192.168.0.16
(4) 解除Telnet root用戶的登入限制:
gedit /etc/pam.d/login 打開編輯其中的文本: #auth required pam_securetty.so #將這一行加上注釋!
然后注銷一下, 這時ftp的root用戶就可以進入了(有時也不管用),但是telnet的root用戶還在夢游中,不知怎么進入??????????
(5) 使用cuteftp新建一個連接到192.168.0.16, 用galenho帳號并輸入自己密碼
//------------------------- 第一階段到此完成,(備份) ---------------------------------------------------------------
6. 安裝mysql
netstat -nat
service mysqld restart
mysql
show database
修改root用戶的初始密碼:/usr/bin/mysqladmin -u root password 123456
以后登錄的時候都這樣子:
先輸入 mysql -u root -p
然后 123456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galenho@"192.168.0.32" Identified by "123456"
7. 安裝中文輸入法
小企鵝輸入法
(1)、下載軟件 fcitx-3.0.0-1.i386.rpm
(2)、停止iiim輸入法服務
service iiim status 查找iiim輸入法服務是否在運行
service iiim stop 停止iiim服務(如果以后需要可以用service iiim start 開始iiim服務)
chkconfig -–del iiim 禁止iiim服務自動運行(如果以后需要可以用chkconfig -–add iiim 增加iiim服務自動運行)
刪除系統原有輸入法
rpm -e miniChinput
rpm –e xcin
(3)、安裝軟件
rpm -ivh fcitx-3.0.0-1.i386.rpm --nodeps --force
(4)、修改文件
在你的用戶目錄下,找到.bashrc文件(是隱藏文件,所以前面有一個“.”),在這個文件最后面加上:
export LC_ALL=zh_CN.UTF-8
export LANG=zh_CN.UTF-8
export XMODIFIERS="@im=fcitx"
(5)、在/etc/X11/xinit/xinput.d/中新建一個名為fcitx的文件(如果不能新建可打開其它的文件修改為以下內容然后另存為fcitx)輸入如下內容:
XMODIFIERS="@im=fcitx"
XIM=fcitx
XIM_PROGRAM=fcitx
(6)、用文本編輯器打開/etc/alternatives/xinput-zh_CN把它的內容也修改為
XIM=fcitx
XIM_PROGRAM=fcitx
(7)、重啟
如果此時不能輸入中文或不能啟動輸入法
則執行下列命令
rm ~root/.fcitx –rf 然后重啟
或者用其它普通用戶登錄(此用戶應該是可以用此輸入法輸入五筆的),然后再用root登錄,然后把普通用戶下的~/.fcitx完全復制一分到root用戶主目錄下并修改屬主試試.
8. 安裝JDK 1.6 (jdk-6u1-linux-i586.bin)
[root@localhost ~]#mkdir /usr/local/java
(將檔案jdk-6u1-linux-i586.bin下載到/usr/java目錄下)
[root@localhost ~]#su
[root@localhost ~]#cd /usr/local/java
[root@localhost java]#chmod a+x jdk-6u1-linux-i586.bin
[root@localhost java]#./jdk-6u1-linux-i586.bin
設置代碼的編碼格式:
vim .bash_profile 加上export LANG="zh_CN.GB2312"
9. 安裝Eclipse + CDT調試集成
(1) 到官方下載Eclipse for linux 32bit,
在根目錄下創建eclipse.sh腳本執行文件
#!/bin/sh
export JAVA_HOME=/usr/local/java/jdk1.6.0_01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jre/lib:$JAVA_HOME/lib:$JAVA_HOME/jre/lib/tools.jar:$CLASSPATH
export PATH=$JAVA_HOME/bin:$JAVA_HOME/jre/bin:$PATH
/home/galenho/eclipse/eclipse -vm /usr/local/java/jdk1.6.0_01/bin/java -data ~/workspace &
chmod 755 eclipse.sh 來給予這個腳本訪問的權限
注:(可以執行./eclipse.sh來執行eclipse IDE)
(2) 桌面上建立快捷方式:
在桌面上按下鼠標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創建啟動器”,之后分別在“名稱”中輸入Eclipse CDT、
“命令”中填 /usr/local/bin/eclipse.sh,然后再為它隨便找個喜歡的圖標(我用的是/opt/eclipse/icon.xpm);
再后按 “確定”,桌面上就有eclipse的快捷方式了,以后可以直接雙擊這個圖標啟動Eclipse。
//------------------------- 第二階段到此完成,(備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