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是啊,無論怎么樣,統一和標準是我們的需求,只有用統一的標準的符號我們才可以更好的交流。一個反面的例子是我們上數字電路里面的與門、非門、與非門和或門等等的邏輯符號,國家標準與業界流行的國際標準就不一樣,導致學生在畢業的時候可能看不懂行業內的電路圖——就事實而論,我們大部分的電路模塊產品和芯片的說明手冊還是歐美的居多——這樣即加重了企業負擔,可能需要再花一部分精力來培訓新人,也增加了學生的負擔——為了在畢業的時候增加些許競爭力,不得不學習兩套符號系統。總之我覺得這個事情還是比較腦殘的,讓我想到窄軌鐵路……”老C借機發泄了一下從畢業就開始累積的郁悶。。。。。。
“UML是建模工具,不是編程工具。模型需要對實際的事物進行合理的剪裁和取舍,注意模型的清晰性比信息的完備性更重要,如果不論青紅皂白的將所有信息一股腦全部放在模型上,那樣圖形看起來會很恐怖的。”老C接著解釋,“所以不要要求模型完全反應細節信息,只要在大方向上對就可以了。同時你還要了解模型所要描述的問題規模,如果是一個大型的交易系統,按照我繪出的sequence diagram的詳細程度,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在描述這樣的系統時,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