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霍夫和Intel 4004
1971年1月,Intel公司的霍夫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塊4位微處理器芯片Intel 4004,標志著第一代微處理器問世,微處理器和微機時代從此開始。 因發明微處理器,霍夫被英國《經濟學家》雜志列為“二戰以來最有影響力的7位科學家”之一。
?
|
? |
|
? |
1971年11月,Intel推出MCS-4微型計算機系統(包括4001 ROM芯片、4002 RAM芯片、4003移位寄存器芯片和4004微處理器),其中4004(上圖)包含2300個晶體管,尺寸規格為3mm×4mm,計算性能遠遠超過當年的ENIAC,最初售價為200美元。
|
? |
|
? |
“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Intel公司成立于1968年,格魯夫(左)、諾依斯(中)和摩爾(右)是微電子業界的夢幻組合。
?
|
? |
|
? |
早期的鼠標
恩格爾巴特發明的鼠標最初并不是應用在微機上,而是用于網絡工作站。
?
|
? |
|
? |
Intel 8008
1972年4月,霍夫等人開發出第一個8位微處理器Intel 8008。由于8008采用的是P溝道MOS微處理器,因此仍屬第一代微處理器。
?
|
? |
|
? |
第二代微處理器
1973年8月,霍夫等人研制出8位微處理器Intel 8080,以N溝道MOS電路取代了P溝道,第二代微處理器就此誕生。
?
|
? |
|
? |
主頻2MHz的8080芯片運算速度比8008快10倍,可存取64KB存儲器,使用了基于6微米技術的6000個晶體管,處理速度為0.64MIPS。
?
|
? |
|
? |
摩爾定律
摩爾預言,晶體管的密度每過18個月就會翻一番,這就是著名的摩爾定律。
?
|
? |
|
? |
Zilog公司于1976年開發的Z80微處理器,廣泛用于微型計算機和工業自動控制設備。當時,Zilog、Motorola和Intel在微處理器領域三足鼎立。
?
|
? |
|
? |
第一臺微型計算機:Altair 8800
1975年4月,MITS發布第一個通用型Altair 8800,售價375美元,帶有1KB存儲器。這是世界上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
|
? |
|
? |
埃德·羅伯茨把Altair定位在青年電腦迷市場。
?
|
? |
|
? |
1975年1月出版的《大眾電子》,刊出了一篇MITS介紹其Altair 8800計算機的文章,Altair出現在雜志的封面,實際上這只是一個空殼的模型而不是真正的機器。
?
|
? |
|
? |
Paul Allen和Bill Gates在三周內為Altair開發出BASIC語言,MITS成為兩個未來富翁的第一個客戶。
?
|
? |
|
? |
當Bill Gates嶄露頭角時,昔日校友正在哈佛上二年級。
?
|
? |
|
? |
“讓每個家庭每張桌子上都放一臺電腦。”
?
|
? |
|
? |
Apple Ⅰ
1976年3月,Steve Wozniak和Steve Jobs開發出微型計算機Apple I,4月1日愚人節這天,兩個Steve成立了Apple計算機公司。
?
|
? |
|
? |
Steve Jobs(右)和Steve Wozniak(左)展示Apple I的主板,這臺機器一直被Apple的支持者看作是一件藝術品。
?
|
? |
|
? |
兩個Steve在Jobs的車庫里制造出了一個傳奇故事。
?
|
? |
|
? |
“來咬一只蘋果”
Apple微型機一問世就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其廣告詞是“來咬一只蘋果”。
?
|
? |
|
? |
Apple II問世
Apple II是第一個帶有彩色圖形的個人計算機,售價為1300美元。Apple II及其系列改進機型風靡一時,這使Apple成為微型機時代最成功的計算機公司。
?
|
? |
|
? |
1978年Apple股票上市,3周內市值達到17.9億美元,超過福特汽車。1981年Apple進入《財富》500強,叛逆青年Jobs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
|
? |
|
? |
紅極一時
Apple的廣告鋪天蓋地,訂單也接踵而來。
?
|
? |
|
? |
Intel 8086
1978年6月,Intel推出4.77MHz的8086微處理器,標志著第三代微處理器問世。它采用16位寄存器、16位數據總線和29000個3微米技術的晶體管,售價360美元。
?
|
? |
|
? |
Intel 8088
1年之后,Intel推出4.77MHz的準16位微處理器8088。它在內部以16位運行,但支持8位數據總線,采用現有的8位設備控制芯片,包含29000個3微米技術的晶體管,可訪問1MB內存地址,速度為0.33MIPS。同年9月,Motorola推出M68000 16位微處理器,它因采用了68000個晶體管而得名。
?
|
? |
|
? |
WordStar
字處理程序WordStar是當時很受歡迎的應用軟件,后來也廣泛用于DOS平臺。
?
|
? |
|
? |
Microsoft的秘密交易
1980年10月,Microsoft把握了一次絕佳的發展機遇。IBM在秘密進行代號為“跳棋計劃”的開發項目(第一臺IBM PC)過程中,向Microsoft提出采購一套操作系統。Paul Allen抓住機會與Seattle Computer Products的Tim Patterson簽約,向其支付了不到10萬美元,獲得了其DOS操作系統的版權并進行了一些修改,從而做成了與這個神秘客戶(IBM)的大買賣。
DOS
今天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仍然兼容DOS,這個系統對于老一代電腦用戶來說再熟悉不過了。
?
|
? |
|
? |
Tim Patterson開發的QDOS不太完善,他自己稱之為“Quick&Dirty OS”,即“快速而骯臟的操作系統”。
?
|
? |
|
? |
Paul Allen早就顯示出了非凡的商業嗅覺和生意手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