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位男性友人餐聚,他提及自己加入了一個金融界高階人士的讀書會,參加的成員都是金融界的“龍頭老大”,只有十來位,非常精英的小團體。

    “最近金融界風起云涌,他們的心情可好?”我不免好奇地問。

    “說來你可能不信,各個都仍活蹦亂跳,開心自在!”他眨眨眼,笑著回答我。

    這會兒輪到我笑了開來,“為什么呢?”

    他說,事實上每個人都“受傷慘烈”,舉例而言,有位著名會計師事務所的老總,在比利時富通銀行(FORTIS)投資了數百萬美金,結果這撥金融危機也秧及這家“百年老店”,最后被巴黎銀行收購,造成他的投資血本無歸。這還只是他眾多投資的其中一項,其他投資也都至少縮水一半……

    聽來不妙吧?!然而這位老總近來仍是神清氣爽,開朗的笑聲依舊不斷。打高爾夫球,參與讀書會的認真勁兒,比起以前有過之而無不及。

    事實上,他從不和別人談論自己的這些投資失利的事。神態自若的樣子,就仿佛這些事兒壓根不存在。要不是他的夫人在有一次聚會中提起,這些哥們完全感受不出絲毫異狀。

    我的朋友得知消息后,曾問過這位老總,為何從沒聽你說過這事兒?只見他用一貫爽朗的笑聲回應“沒什么好說的,說了也不會改變事實,何必浪費時間抱怨呢?”

    BRAVO!真是太精彩了!碰到不順遂的事情,卻能保持穩定的心情,并深諳不抱怨的神奇功效,即使財富縮水,幸福感卻能絲毫未減。

    心理學家們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研究,邀請過去一年中遇到許多不如意事情的人參與調查。他們所經歷過的挫折包括失戀,離婚,失業,體重驟增,學習成績不理想,工作升遷受阻,健康出狀況等等。這些受試者被要求回答“你對目前生活不滿意之處為何?”并寫下答案。同時也填答了《生活幸福感量表》,以測出他們目前的開心指數。

    研究結果發現,開心指數較高的人,在紙上列出的不滿意事情寥寥無幾;而生活過的很不開心的人,面前的答案則是洋洋灑灑,枚不勝數。

    如果你認為,寫不出有啥不滿意的人,是因為他的挫敗比較少,那可就大錯特錯,呵呵。他們都在過去一年中經歷過為數不少的挫折,所以不是沒事情可寫,只是他們沒這習慣抱怨!

對這些情商高手而言,生活中發生的這些事與愿違的挫折,并不會改變他們看待自己生活的角度。他們不把自己當成受害者,也就不會絮絮叨叨地抱怨老天及他人如何虧待自己。對他們來說,這些生活上的挫折,就是生活的自然現象。、

    有一句英文說的好:“Shit Happens!”(總會有鳥事發生),呵呵。這句話語言也許粗俗了些,但它傳達出的,可是一個精致的生活哲理:挫敗乃生活常事,遇上了就應處變不驚。

不抱怨還有另一大好處,它能避免你我的注意力被挫折綁架,而能成功跳脫“滿腦子都是負面挫敗”的情緒地雷。

    我認識的一個今年47歲的女友,她說她一直都活得不開心,一問,才發現她25歲那一年,結婚2年的老公帶著她所有的積蓄突然消失無蹤。從那一刻起,她的生命主旋律就變成了:“我很可憐,男人很可惡!”。見人就把這當年的不堪往事絮叨一遍。而越抱怨,心情就越惡劣。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雖然年齡不斷增長,但她的生命早已在25歲那一年停滯不前。后來的22年都沉浸在悲慘的哀怨中,而我個人認為,她這場婚姻最大的損失,是這后來二十多年的空洞生命,而非之前的積蓄。因此,一不小心,抱怨就會讓你我在受挫時,賠上更多的心情及生命。

    面對挫折,不抱怨是情商高手會遵守的“最高指導原則”。學會不抱怨,你我也就學會了不向挫敗屈服,把時間用來解決問題并開創新局面,就能成功地捍衛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