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句定場語吧:
“我也許不同意你讓座或者不讓座的做法,但我誓死捍衛你選擇讓與不讓的權利。”——伏爾泰 (^_^)
關于這個話題我早在大二的時候就想說了,奈何周圍都是自認為道德高尚的大學生朋友,幾乎無法溝通——盡管我現在也不期待看到這篇文章的人會認同我的觀點。但是我想,社會總比學校現實一點吧。如果看了這篇文章后你覺得不同意,罵過之后,請兩年之后再來看看,那時候也許有不一樣的理解。^_^
可能有人說,讓座是件很自然的事情,覺得人家不方便,就讓一下,何必上綱上線呢。是的,我也不想上綱上線。但這位同學說的話只強調了一方面,沒有搶點另一方面。完整的說,讓座或者不讓座都是很自然的事,你覺得人家不方便并且自己也愿意,就讓一下,如果不想讓,也就不用讓,沒必要上綱上線的。但是悲哀的是,如此自然的事,被一群道德衛士給上綱上線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碰到這樣子的例子,自己本來也沒注意周圍有沒有需要讓座的,卻被某個站著的人“提醒”一下,某某某不方便,你給TA讓個座吧。然后不管你讓了,或者是沒有讓了,那個人可能會指責你沒有主動站起來,或者指責你沒有到最后也沒有站起來。
這種人我稱之為道德衛士。近幾年不乏這樣的報道,什么某某人拿一百塊錢抽某人臉啦,某某老頭一屁股坐到某某超短裙女生腿上啦……被讓座的事例不斷上演。遺憾的是,輿論的聲音,幾乎被道德衛士劫持,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道德的衛士,就像每個小白和小黑的電腦上都有個360衛士一樣,告訴我們自己應該支持哪一方,否則就會有道德風險。
道德衛士的出現,讓這個本不該上綱上線的東西,變成必須要去面對的了。有些迫于道德壓力的人,坐公交車的時候就時時刻刻警惕周圍是否有老人上來了,是否有人刷了“老人卡”了。像我這樣灑脫,一路睡覺或者閉目養神的也有,不過不多。
天涯上有篇帖子,LZ論證了“讓座是不道德的行為”(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967922.shtml)。對于這個論點,我不太同意,我認為讓座還是道德的行為,是高尚品德的體現。但是看看這樣的文章有助于我們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了,我們才能進一步討論。全文摘錄如下:
今天跟讀大一的表弟一起坐公交,中途上來一個老太太,他馬上站起來讓座,
接著就得意地譴責我沒有讓座,
我問:為什么要讓座?
他說:不讓座是不道德的。
我問:什么是道德,誰說過讓座就是一種道德的行為?
他說:你雖然讀完了研究生,但是你道德大大的壞。
我說: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道德,讓座其實根本就不值得提倡。
因為讓座根本就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論證如下:
一、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行為規范和資源分配方式。
跟道德相應的概念有:禮儀、法制、權力。
我們說,孔融讓梨是一種有道德的行為。
這種行為體現的行為規范是愛護親人,
體現的資源分配方式是先滿足親人的需要。
親人之間有親緣關系,互相最為親近,聯系最為密切,
當遇到困難或者不測之時,親人最能提供必要的援助
因此,愛護親人,可以保障自己有良好的社會動員能力
并可以廉價地動員這種社會資源滿足自己的需要。
比如兒子孝順父親,父親辛勤勞作供兒子讀大學,
兒子考上大學有一份好工作回報父親,
這就是道德提倡的。是有道德的表現。
二、何為有道德,何為無道德
有道德的行為規范,符合人性;兒子孝順父母,這符合人性的需求。
有道德的資源分配方式,能使資源達到最優分配。
我們說,愛國家、愛民族是有道德的,因為國家民族是個人生存之本,
如果背叛祖國和人民,必將遭到萬眾唾罵,
不但是因為不符合人性,還因為,這是一種十分不合理的資源分配。
國家耗費軍隊、土地、制度、安定等各種資源為每個子民享用
但是這個子民卻背棄而去,使國家的資源消耗沒得到應有回報
甚至成為自己的敵人。因此,這是對資源的嚴重浪費和破壞,是不道德的。
三、道德與法律、禮儀、經濟之關系
禮儀是道德的表現形式之一,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的實施,
應當符合經濟學原理。
違法的行為,必定是法律制定之時違反道德的行為。
違反經濟規律的行為,必定是一種不好的道德,是有待改良的道德
女子死了丈夫不得再嫁,這在古代是一種有道德的行為
但是現在卻不是什么有道德的行為,因為不符合人性
也不符合經濟學規律。女子再嫁,可以使下一代得到更好的撫養和教育
可以重新建立一個以家庭為基礎的基本經濟單位,這顯然優于守寡
只要是違法的行為,則必定是違反道德的行為
有人認為,很多法律規定得不合理,違法不一定違反道德
這種看法是錯誤的。法律既然被如此制定,那么就表明統治階級認可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此
嫖娼是一種違法行為,因此,嫖娼行為是不道德的
有人認為嫖娼符合人性,符合經濟學規律,不違反社會道德,但是它是違法的,因此,它是不道德的。所有違法行為,都是不道德的行為。
四、讓座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1、讓座不符合人性。除了身體有某種缺陷比如長痔瘡之類的人之外,一般人都是希望在公交車上有座位的,可見坐座位符合人性。基本的人性,一般認為六種,包括安全、吃、住、性、舒適、社交。公交上站著容易被盜,而且汽車有緊急情況時,危險度更高,因此,坐著比之站著,更符合人對于安全的需求。而讓座,則是將基本需求無償讓渡給一個陌生人,正相當于叢飛自己孩子不聞不問卻到處去助學。
2、讓座不符合經濟學規律。張五常認為讓座符合經濟學規律,他說,公交車上的座位是一種資源,自己此時將座位讓給老弱婦幼,是為了在未來,自己老弱病殘之時,別人也會將座位讓給自己,因此這是一種長遠的投資行為。這種說法近乎搞笑。幾乎等于說,你把錢扔在地上,別人就撿到錢了,因此,有朝一日別人也會把錢扔在地上,你就也可以撿錢了。這是可笑的,也是說不通的。你讓座這種投資行為,不可能產生什么預期的利益,它根本就是無利可圖的。
自己無利可圖不一定就不道德,你把垃圾扔在垃圾箱里你無利可圖。你不能認為這不道德,因為從大面積的社會效果來考察,你仍是有利可圖的。你把垃圾仍在垃圾桶而不是路上,對于整個社會來說,你降低了公共服務成本,使公共服務將有機會更多從其他方面回報與你。因此,垃圾扔垃圾箱,符合經濟規律,也是有道德的行為。
但是讓座,對于整個社會的資源分配來說,都是一種浪費。因為讓座不符合公平原則,先到著不能先占。也不符合效率原則,最有效率的資源分配方式顯然是先到者先得,如果先上車的不能坐座位,后上車的卻可以憑借強權或者武力奪權先前的座位,那這就是沒有效率的分配,而且也不公正。
綜上所述,讓座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文中的弟弟何嘗不是被從小培養起來的花兒一樣的我們呢?不錯,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時期,持過這樣的觀點。但是你是否愿意跳出那個被精心設計的道德枷鎖,回到現實生活中來呢?這里聲明下,我絕對不是陰謀論者,我只是個實證主義者,和個人主義者。
文中的“讓座不符合人性”和“讓座不符合經濟學規律”我非常認同。對此我有以下補充:
1、有人可能認為將座位無償讓給一個陌生人是沒什么大不了的。“看他們搖搖晃晃挺不容易的”,“小伙子年輕力壯么,站一下就站一下”,等等。請問,他們搖搖晃晃不同意,我們就容易了么?小伙子就都年輕力壯么?小伙子站一下就那么輕松嗎?無疑,說這樣的話的人,可能自認為站一下是無所謂的,座位不是他的“基本需求”,無關核心利益,所以無償讓渡給一個陌生人是沒什么大不了的。當然,你可以這樣認為。但是,你絕對沒有權利要求別人也這樣認為,不是所有人都對座位無所謂的。即便是所有人都“應該”對座位無所謂,為什么老人們就不應該對座位無所謂了呢?更何況,你能想象某些像我一樣的傻逼,可能等了兩班車,看沒座位不上,往前走了兩三站走到始發站去搞個位置,座位就是我此刻苦苦追求的核心利益,你還認為放棄這樣辛苦得來的座位是無所謂的嗎?
2、為了自己以后老了有人給自己讓座,說得好像很有道理,很換位思考。這也是現在很多人的論據。正如文中說的,這種做法和不隨地丟垃圾是兩回事,根本不具有可比性,也沒法預期。何況,親愛的你,當你老的站不住走不了的時候,你覺得你那時還會要擠公交車嗎?
當然,你絕對有權利去擠公交車,不論什么時候。只是,你得知道后果:幸運的話你可能碰上個位置,或者碰上有人給你讓座,不幸的話,你也許只能站著。你需要問下自己有沒有能力享受公交服務。如果能,那么,去吧;如果不能,你還是要去(當然你有權利去),說明什么?說明你是傻逼。無論你是不是傻逼,你都不能將“別人會給你讓座”當作一個理應發生的事情,當作一個前提。所謂“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有如此坦然心態,那么,你去吧。如果你是幸運的,請虔誠的感謝上蒼或者感謝給你制造這個幸運的人。如果你是不幸的,那就默默承受吧。
先到先得,是公交車上很自然的規律,在此規律作用下,那些不適合坐公交車的人就會被淘汰,進而選擇更適合他們的交通工具。我贊成、尊重、敬佩那種發自內心的資源的讓座行為。但是,當讓座被道德衛士綁架后,是什么樣的局面呢?那就是有人可以違反最基本的規則了,有人可以指指點點,你不能坐,他不能坐,只有某些人可以坐。這跟我們鎮上的某些場合是多么相似!每當某個領域的基本制度被人為破壞以后,這個領域便會出現特權階級,久而久之,便會形成一種慣性,這個領域的所有人都被綁架了,麻木了,以至于認為是理所應當的。這樣,事情會發展到怎樣的程度,是無法想象的。
回到最簡單的層面,讓我們遵守最基本的規則,先到先得。偶爾有不適合坐公交車的人跑到公交車了,或許會有人給TA讓座,TA回去后可能會反思,我坐公交車自己本來就不方便,還害得別人要給我讓座,多不好意思啊,下次沒事盡量少坐坐;或者沒人給TA讓座,讓TA嘗到了代價,下次也會三思而后行。抑或,這次嘗到讓座的甜頭的不適合坐公交車的人,下次可能還是回去坐公交車,但可能沒那么幸運了。如此,在自然規律的作用下,不適合坐公交車的人將始終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將會和公交車能夠提供的座位以及讓座數量達到動態平衡,一切很和諧,道德衛士也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壤了。
說到這里,我不禁要問問,是誰在慫恿那些不適合坐公交車的人去坐公交車?別的城市不說吧,就說杭州。70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有老人卡,可以免費坐車。這里且不追究為什么一些看上去不太老的人都有老人卡,姑且認為他們都是70歲以上的。我不知道這是在鼓勵什么。老人們既然享受了政策優惠,難道還要打破基本公交規律,來享受“制度優惠”嗎?
還有一個帖子,說得比較激烈,他在解釋什么是道德。
面對公德淪喪的現實,你談個狗屁的道德,有么?在哪呢?
什么是道德你弄懂沒有?聽胡爺給你普及一下這個小學知識:
道德,由公德和私德構成。公德占道德九成以上的比例。什么是公德呢?它不是僅指你在公共汽車上給別人讓座。公德,主要指的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操守,這東西,是用來建立政府公信力的。這部份內容,又占公德的九層以上。
現在我問你:政府及官員的公德在哪里?——這部分淪喪,造成了公德整體的淪喪,也就是說,你一輩子不隨地吐痰并給孕婦讓了一百萬次座位所積累起來的善,都不足以抵消任何一次、僅僅一次“依法”暴力拆遷的罪惡;甚至都不足以抵消任何一次隨時發生的城管“依法沒收”下層民眾一筐感鴨蛋的罪惡。
公德的淪喪,直接造成了整個道德的淪喪。——不是么?MD,這邊你搶老子的咸鴨蛋,那邊卻要求老子助人為樂?老子沒有半夜出去搶劫就算厚道了,你大爺的。
別總裝火星來客,好像你多天使似的。呸。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415843.shtml)
我且不論他的解釋對還是錯,只是想說,我們是多么渺小。窮則獨善其身吧。如果你要兼濟天下,作道德衛士,那么請不要傷害別人。
說說我自己吧,我偶爾也會讓個座,那是為了什么呢?不錯,為了道德優越感,為了由此帶來的身心愉悅。當有道德衛士在旁邊提醒或者指責我的時候,我發現讓我讓座的唯一收獲都被他們劫持了,我又有什么理由去讓座呢?
很簡單的道理:我可以選擇做高尚的人,我也可以選擇做不高尚(但至少無害)的人,但是沒有人可以逼我做高尚的人。有人甚至打出了“為了尊重生命,拒絕讓座”的標語。我認為這才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所要反思的,而不是相反的內容。只有這樣,我們的道德體系才能得以糾正,不至于在錯誤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我又要引用了(http://hs.hongdou.gxnews.com.cn/viewthread-5062512.html):
“我希望有一天,我們能堂堂正正地上公交車,把乘坐公交車當做一段放松的時間,可以欣賞街景,可以打個盹,可以聽音樂……不必時時警惕是否周圍有需要主動讓座的人,遇到有人請求讓座也不必像上課做小動作被老師點名般惶恐不安,想讓就讓,不想讓就不讓。而且沒必要說明原因,為了個座位就要公布難言之隱,難道非要和《唐伯虎點秋香》般比一比誰比誰慘?
讓座不是必須的,不是義務,必須自愿,只有這樣,受助者才會懂得感謝,讓座者才不會覺得自己是被迫的,公交車上的互幫互助才會蔚然成風!”
“好多孕婦和老人,明明快生產了,還是老人太老了,身體不好,少幾條錢,得空坐的士了。
公交車經常急剎的,好危險的,萬一碰傷了,誰人付得起責任?
我的朋友一般我都建議,除非實在是經濟不好,或者條件限制,一般要求大肚婆和老人家或者病人坐部的士去,反正你要不經常坐的,特事特辦。明白嗎?
這就是文明和道德。比如桂林那些地方,幾百人上一部車,站都站不了,等下還要讓老人和其他病人小孩,我不得罪的說,司機吃毛的,明明超載,還放那些人上來,有時候,我就不坐,等幾班或者出多點錢坐的士。摩的。”
我也希望有一天,我老了,老到走也走不動,我跑去乘一下公交車,沒有老人卡,真碰上有人讓座,我撫須而笑:“你的好意爺心領了。爺只是來重溫擠公交車的感覺的。”
==========
最后加篇引用,這個LZ道理說得比我明白:http://forum.enorth.com.cn/postsShowAction.do?threadId=2931744&page=1
posted on 2011-03-06 00:12
溪流 閱讀(777)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