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互聯網歷史是短暫的,然而也不短了,十多年的歷史。中國的互聯網產生了數家成功的企業:
新浪是怎么成功的?
1、 抓住了中文信息資源缺乏的歷史初期網民對信息資源的整合需求。
2、 一個技術背景的管理領袖但是卻絕對沒有一般技術人員的狹隘性
3、 歷史機遇,抓住了發展時期的歷史性機遇
4、 足夠的股份制企業的運營資源使得能夠等到互聯網免費到增值收費的那一天
搜狐是怎么成功的?
1、 主要是張朝陽的對公司的掌控,更重要的是美國商業文化在中國的成功結合實施
2、 跟在新浪后復制而幸運的是中國市場很大,網民數量增長空間足夠兩家資訊門戶成長
3、 足夠的發展資源
4、 分類搜索迎合了該階段的網民需求
網易是怎么咸魚翻身的?
1、 網易是丁磊一個人的
2、 抓住了短信、抓住了網游,年輕網民的需求
3、 早期的發展積累了大量的人氣是其咸魚翻身的重要保證
TOM是怎么上來的?
1、 資本的力量,具有近乎無限的資源以及資源的整合能力,收購再收購
2、 收購了163.net,絕對是經典的“豪奪”,否則,哪里來的網民占有率
3、 不同于現有領先者的發展路徑(不跟你現有大門戶正面競爭,你做短信,我也做,但我更注重做IVR,沒有產品,咱就收購,收購。。。.),很聰明的發展策略。如果沒有那些收購來的公司,TOM就是一個163.net。當初,李財神準備招股書那會兒,TOM的主頁上就只有一個LOGO呢。
騰訊是怎么成功的?
1、 抓住了網民中文即時通訊的需求,用戶的使用習慣成就了藤訊的成長
2、 對手長期忽視(就像IBM忽視了MS的成長,YAHOO忽視了Google一樣),僥幸,否則。。。
3、 移動增值的業務發展抓住了
盛大是怎么成功?
就不說了。其實要說的就只有陳天橋了,因為網游最早的是聯眾,而當聯眾初賣出去1000萬,創始人還高興得不得了,唉。。。
同樣是程序員,同王志東比為什么差別就那么大呢?
看到沒有,都是成功抓住了網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