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chinaunix.net/u1/35496/showart_273030.html
makefile__PHONY 目標
發(fā)表于: 2007-04-08,修改于: 2007-04-08 12:22
1. PHONY 目標
PHONY 目標并非實際的文件名:只是在顯式請求時執(zhí)行命令的名字。有兩種理由需要使用PHONY 目標:避免和同名文件沖突,改善性能。
如果編寫一個規(guī)則,并不產生目標文件,則其命令在每次make 該目標時都執(zhí)行。
例如:
clean:
rm *.o temp
因為"rm"命令并不產生"clean"文件,則每次執(zhí)行"make clean"的時候,該命令都會執(zhí)行。如果目錄中出現了"clean"文件,則規(guī)則失效了:沒有依賴文件,文件"clean"始終是最新的,命令永遠不會執(zhí)行;為避免這個問題,可使用".PHONY"指明該目標。如:
.PHONY : clean
這樣執(zhí)行"make clean"會無視"clean"文件存在與否。
已知phony 目標并非是由其它文件生成的實際文件,make 會跳過隱含規(guī)則搜索。這就是聲明phony 目標會改善性能的原因,即使你并不擔心實際文件存在與否。
完整的例子如下:
.PHONY : clean
clean :
rm *.o temp
phony 目標不應是真正目標文件的依賴。如果這樣,每次make 在更新此文件時,命令都會執(zhí)行。只要phony 目標不是真正目標的依賴,規(guī)則的命令只有在指定此目標時才執(zhí)行。
phony 目標可以有依賴關系。當一個目錄中有多個程序,將其放在一個makefile 中會更方便。因為缺省目標是makefile 中的第一個目標,通常將這個phony 目標叫做"all",其依賴文件為各個程序:
all : prog1 prog2 prog3
.PHONY : all
prog1 : prog1.o utils.o
cc -o prog1 prog1.o utils.o
prog2 : prog2.o
cc -o prog2 prog2.o
prog3 : prog3.o sort.o utils.o
cc -o prog3 prog3.o sort.o utils.o
這樣,使用"make"將可以將三個程序都生成了。d
當一個phony 目標是另一個的依賴,其作用相當于子程序,例如:
.PHONY: cleanall cleanobj cleandiff
cleanall : cleanobj cleandiff
rm program
cleanobj :
rm *.o
cleandiff :
rm *.diff
2. 自動變量($^ $< $@)的應用
Makefile 有三個非常有用的變量,分別是$@、$^、$<。代表的意義分別是:
$@--目標文件,
$^--所有的依賴文件,
$<--第一個依賴文件。
CC = gcc
OBJ = main.o mytool1.o mytool2.o
main: $(OBJ)
$(CC) -o $@ $^
main.o: main.c mytool1.h mytool2.h
$(CC) -c $<
mytool1.o: mytool1.c mytool1.h
$(CC) -c $<
mytool2.o: mytool2.c mytool2.h
$(CC) -c $<
.PHONY: clean
clean:
rm -f main $(OBJ)
=========分割線=========
gnu makefile的manual:
http://www.gnu.org/software/make/manual/make.html#Phony-Targ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