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每個月總有那么幾天心情不爽。在此期間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往往表現會更加強烈。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減少了碼字的習慣。今天不同,喝了半斤牛二,決定堆點文字。
三十而立,作為沒有成功事業而有自命不凡的屌絲(今天朋友給我新解釋覺得很合理,屌==JIBA,絲==毛)而言,常常會被人一句話噎死,這是最悲劇的事情。
之前公司負責人今天跟我溝通,希望我能回歸,很感激這是好事,只是很多事情種種情況,雙方表達也有歧義,最終不歡而散,結果不重要,過程中提及最重要的是性格以及成長。順著這個問題喝酒后發散一下,瞎扯點神馬。
三十而立,作為沒有成功事業而有自命不凡的屌絲(今天朋友給我新解釋覺得很合理,屌==JIBA,絲==毛)而言,常常會被人一句話噎死,這是最悲劇的事情。
之前公司負責人今天跟我溝通,希望我能回歸,很感激這是好事,只是很多事情種種情況,雙方表達也有歧義,最終不歡而散,結果不重要,過程中提及最重要的是性格以及成長。順著這個問題喝酒后發散一下,瞎扯點神馬。
做人、做事?
大公司做人,小公司做事?一切事情道理相通,任何地方都是做人第一做事第二。前者保證你能呆在那里,后者保證你能有更好發展。當然也有顛倒黑白的地方,我們不提。會做人不等同于媚上欺下,善于溝通,對事不對人,對內保證利益的平衡,對外爭取團隊利益最大化,不濫用職權這樣就是一個好的做人方式。我們往往遭遇的現狀是有能力者不在其位,在其位者卻不謀其政,這是一種無奈。無論如何,堅守職業操守,憑良心做事是底線。
大公司、小公司?
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我在未畢業的時候就去了一家創業公司,當時的待遇很好,一年10W。由于畢業時候自己的偏執,根本沒有找工作,后來遇到發展瓶頸,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待遇沒有增長,技能提高完全依賴自學,可貴的是堅持下來自己的自學能力提高不少。那個創業公司有一個老外,在他離開后不久我也離開了,原因在我看來是因為老板違背了上面的原則,很多事情就是這樣,我在哪呆了2年。后來去了百度,完美。我在百度跨過了一個發展瓶頸--資歷&技能,我的同事對我的幫助很大。當然,在那邊最得意的一幫人要數搗鼓開源技術的(更早期的資歷輩拋開),現在想想,這也是一種投機,即使現在也是如此,因為對于企業這是一種投資小見效快的途徑。在2011年,我決心出去走走再闖闖小地方,分別去了很多地方,有坑我的,有對我說對不起的,有挽留我的,或許是一種不習慣我還是回了大公司。這期間我體驗了驅動技術、應用開發、底層架構,見過土山寨管理,也見識了現代化管理,得失從緣 心無增減。
==========================================================分割線
今天照例半斤,補齊文字。前面的牢騷僅僅就是牢騷,不代表我生活不美好或者我心情不好,相反我很平靜,我為我追逐的技術而癡迷,很開心。如今不喝酒,很難悶騷文字了。
==========================================================分割線
今天照例半斤,補齊文字。前面的牢騷僅僅就是牢騷,不代表我生活不美好或者我心情不好,相反我很平靜,我為我追逐的技術而癡迷,很開心。如今不喝酒,很難悶騷文字了。
技術、管理?
中國有句話說三十歲不轉管理云云。今年我三十,苦比技術中。 曾經在博客園見到一哥們,職位是小頭目,年薪三十萬,寫了很多指導性的文字,我很嫉妒,此外我也為我自己感到慶幸,我就一馬仔。我所遇到的好的管理,就是不懂技術但是敢于授權,此外很少見到稱職的,或許是我太自以為是。有人愛管理,有人愛技術,官本位的現狀前者追求的人多,不幸的是我是后者。我愛技術,不愛產品,所以被人看做不專注。曾經得到一些小有成就人的指點,堅持做一件事情,就可能成功,但是大的成功都有運氣成分。 做技術不可恥,做管理也無需驕橫,李忽悠說隨心,隨心吧。
APP、Web?
Windows/Linux、服務器/客戶端、算法/界面、Web/Native,App/Web,選擇,我們總是在不斷的做選擇。我們會從自己的立場去判斷,往往很少有人中立的去看待,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不合理的死去也不由自己意志轉移。我的朋友說我在變,確實,我不在喜歡愛憎分明的去對外表達,但是我內心沒有變,只是不愛去爭論。有人犯錯誤,我可以忍受,我可以提出意見,不被采納的時候,我選擇的是忽視&放棄。很多人從自己的立場出發,認為App早晚會死或者Web無法一統天下,這讓我想起: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云、 框?
云提出有幾年了,當然跟風的框也相當,只是這幾年雷聲大雨點小。這讓我想起來自己當年畢業的時候鼓吹起來的生物科技&納米技術,這股浮夸風吹到大約大二就熄火,期間納米衣服,納米牙膏、納米充氣娃娃等等都讓人憧憬美好。我當初百度的時候,座位離李××很近,回頭就能看見其辦公室的小蜜,這也是我多年吹牛的橋段,運氣啊。百度的框很虛,比云還飄渺,以至于這幾年沒撒動響了。云只是一種資源的統籌管理,而其中核心的虛擬技術只是一種資源分配的基本單位,可以認為是操作系統和進程的關系,再多的應該沒那么神奇,頂多是云里霧里忽悠人而已。很多人愛轉微博上的東西,卻很少有原創,我在想,難道別人真的不會在微博上獲取,你真的很小聰明?
工作、生活?
本來想的還有不少,偷懶不想記錄了。感謝我的朋友,我很快樂,只是習慣性發騷一下,我追求技術的心沒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