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 id="pjuwb"></ins>
    <blockquote id="pjuwb"><pre id="pjuwb"></pre></blockquote>
    <noscript id="pjuwb"></noscript>
          <sup id="pjuwb"><pre id="pjuwb"></pre></sup>
            <dd id="pjuwb"></dd>
            <abbr id="pjuwb"></abbr>
            posts - 14, comments - 4, trackbacks - 0, articles - 0

            VC++下關(guān)于工具條的設(shè)計

            Posted on 2006-07-06 19:03 will 閱讀(2320)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技術(shù)探索
            在VC++下實現(xiàn)高彩色工具條

              引言

              一些Windows系統(tǒng)自帶程序如資源管理器、Internet Explorer等程序的工具條看上去和其他一些程序的工具條不太一樣,在顏色上要漂亮許多。其實這些程序的工具條上的圖標(biāo)均為256色,而普通應(yīng)用程序 在工具欄上所顯示圖標(biāo)的顏色通常只有16色,這就決定了后者在視覺上遠(yuǎn)沒有前者美觀。由于Windows隨系統(tǒng)而帶的程序也是由開發(fā)人員編寫的應(yīng)用程序, 這就說明通過程序編碼可以實現(xiàn)256色甚至更多色彩的圖標(biāo)在工具欄上的顯示。為此筆者經(jīng)過摸索,通過MFC編程在應(yīng)用程序中實現(xiàn)了高彩色工具條。現(xiàn)將實現(xiàn) 的主要方法介紹如下,以饗廣大讀者。

              基本設(shè)計思路

              在實現(xiàn)高彩色工具條之前,先研究一下普通16色的工具條的實現(xiàn)過程,并從中總結(jié)出改進(jìn)方法。在VC的資源視圖中工具條是一個資源名為 IDR_MAINFRAME的Toolbar型資源,并可通過在編輯按鈕上的圖標(biāo)來完成工具條上圖標(biāo)的繪制。雖然在資源視圖中工具條上各按鈕的圖標(biāo)是相互 獨立的,但在存儲時并非像圖標(biāo)一樣保存為ico格式文件而是以bmp位圖格式保存在磁盤上的。該位圖是一個由工具條上的按鈕圖標(biāo)組成的長條型位圖圖像,中 間沒有任何縫隙,在程序運行和在資源視圖對工具條進(jìn)行編輯時該圖像首先裝載到一個圖像列表中,然后工具欄根據(jù)索引依次從圖像列表中將圖像顯示到工具條的各 個按鈕上。由于VC限制工具欄上的圖標(biāo)不能超出16色,因此不論是在資源視圖直接編輯位圖還是用復(fù)制粘貼等手段均無法獲取超出256色的工具條(注:用復(fù) 制粘貼的方法雖然在編輯視圖中可以暫時顯示出256色的圖標(biāo),但在程序運行時仍會退化成16色)。

              由于不能在資源視圖中通過編輯Toolbar資源實現(xiàn)16色以上的圖標(biāo),加之工具條在顯示時有并不直接從Toolbar獲取圖標(biāo)而是從圖像列表中讀 取,因此可以通過其他一些圖像處理軟件做好類似于工具條的bmp圖像(僅顏色比普通工具條bmp圖像豐富,其余完全一樣),并以位圖的形式加入到程序資 源。在使用時,先將其讀取到圖像列表,這樣圖像列表中用于顯示到工具條上的圖標(biāo)的顏色就可以是256、24位、甚至32位色的了。由于工具條缺省時將直接 加載資源名為IDR_MAINFRAME的Toolbar型資源作為圖標(biāo)的來源,因此還必須通過SetImageList()函數(shù)將含有高彩色工具條位圖 的圖像列表指定為工具條的圖標(biāo)來源。

              真彩工具條的實現(xiàn)

              由于工具條的創(chuàng)建是在主框架類的OnCreate()函數(shù)中完成的,因此高彩色圖像的裝載和圖像列表的替換工作必須也在此進(jìn)行。在進(jìn)行程序設(shè)計之前, 需要做好各種準(zhǔn)備工作,比如高彩色工具條位圖的繪制、高彩色位圖加入到資源等。繪制工具條位圖時,必須控制好圖像的尺寸,如需要有N個邊長為 M的圖標(biāo),那么需要繪制的位圖尺寸為長=N*M;寬=M。真彩位圖在加入到工程之后就不能再在VC的資源視圖中進(jìn)行編輯了。由于這個彩色位圖僅起到美化界 面的作用,因此具體對的事件響應(yīng)等工作還要通過設(shè)置原有的Toolbar資源來完成。

              準(zhǔn)備工作就緒后,先要把工具條位圖裝載到圖像列表,這樣才能被工具條做獲取。在作這一步時,必須用::LoadImage()函數(shù)去加載工具條位圖,并通過宏MAKEINTRESOURCE()來指定具體要加載哪一個資源位圖:

            HBITMAP hbm = (HBITMAP)::LoadImage(AfxGetInstanceHandle(),
            MAKEINTRESOURCE(IDB_TOOLBAR), //加載IDB_TOOLBAR
            IMAGE_BITMAP, //按位圖格式
            0,0, // cx,cy
            LR_CREATEDIBSECTION | LR_LOADMAP3DCOLORS );

            LoadImage返回一個位圖句柄HBITMAP,但在MFC下使用CBitmaps會更加方便,可創(chuàng)建一個
            CBitmap對象并用Attach()成員函數(shù)將它與位圖句柄聯(lián)系起來:

            CBitmap bm;
            bm.Attach(hbm);

              MFC加載工具欄位圖時使用了一個內(nèi)部函數(shù)AfxLoadSysColorBitmap()將缺省顏色設(shè)定為16色,因此為了顯示16色以上的圖像,必須在調(diào)用圖像列表類CImageList的Create()函數(shù)創(chuàng)建圖像列表時對圖像清單做進(jìn)一步的處理:

            m_ilToolBar.Create(32,32,ILC_COLOR8, 4, 4);
            m_ilToolBar.Add(&bm,(CBitmap*)NULL);

              這里用ILC_COLOR8標(biāo)明了創(chuàng)建的圖像列表是256色的,在VC的commctrl.h中對其有定義,并且還提供有其他幾種顏色位深度的預(yù)定義:

            #define ILC_COLOR4 0x0004 //16色
            #define ILC_COLOR8 0x0008 //256色
            #define ILC_COLOR16 0x0010 //16位色
            #define ILC_COLOR24 0x0018 //24位色
            #define ILC_COLOR32 0x0020 //32位色

              如果使用的工具條位圖只有256色(對于多數(shù)程序這樣已經(jīng)足夠),則顯然沒有必要再使用更高級別的位深度定義。最后一步,也是最關(guān)鍵的一步,必須通過 SetImageList()函數(shù)指定工具條m_wndToolBar的圖標(biāo)來源不再是原來缺省的圖像列表而是含有高彩色位圖的圖像列表 m_ilToolBar:

            m_wndToolBar.GetToolBarCtrl().SetImageList(&m_ilToolBar);

              到此為止就可以通過MFC在自己編寫的程序中實現(xiàn)類似于IE等軟件的漂亮的工具條了。下圖就是筆者用上述方法得到的程序界面:



              小結(jié)

              本文通過對作為工具條圖標(biāo)來源的圖像列表的替換,實現(xiàn)了在普通MFC應(yīng)用程序中具備了以往只有Windows系統(tǒng)自帶程序才具備的高彩色工具條。較好 地美化了程序的界面。本文程序在Windows 98下,由Microsoft Visual C++ 6.0編譯通過。


            用VC制作非常酷的工具條

              自微軟推出Windows 95后,一大批全新的控件使我們的應(yīng)用程序更加美觀,使用也更加方便。其中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工具條不再是一個突出的3D小方框,而是變成了平面的狀態(tài),但 是只要把鼠標(biāo)移動到上面,它就會自動地浮出來,大大方便了用戶。

              筆者經(jīng)過一段時間摸索,終于找到了制作這種工具條的方法。原來Windows 95封裝了許多常用的控件,大都被放在Comctrl32.dll中,其中Toolbar控件是用于制作工具條的。下面 簡要介紹一下如何在VC5.0中添加一個Toolbar。

              眾所周知,所有的控件都是某一類型的窗口,所以制作Toolbar也要從制作窗口開始。由于MFC的Toolbar類并不支持新的功能,所以我們只好用SDK方法,通過API調(diào)用來完成整個過程 ,該過程與制作一個傳統(tǒng)的工具條類似。

              Toolbar是屬于comctrl32.dll的擴(kuò)展功能,所以要先調(diào)用InitCommonControlsEx()的函 數(shù)。該函數(shù)有一個重要的參數(shù)決定了對Toolbar的支持,它的主要作用是注冊Toolbar窗口,以 便在以后的程序中制作這種窗口,而普通的工具條則要調(diào)用InitCommandControls()。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個函數(shù)的寫法。

            INITCOMMONCONTROLSEX icex;
            DWORD dwStyle;
            icex.dwSize = sizeof(INITCOMMONCONTROLSEX);

            //注意下面這兩個參數(shù)決定了是否注冊Toolbar

            icex.dwICC=ICC_COOL_CLASSES|ICC_BAR_ CLASSES;
            InitCommonControlsEx(&icex);



              然后就可以調(diào)用CreateWindowEx這個函數(shù)來建立Toolbar窗口:

            HWND hwndTB = CreateWindowEx(
            WS_EX_TOOLWINDOW, //擴(kuò)展工具條風(fēng)格
            TOOLBARCLASSNAME, //Toolbar類名
            NULL,
            WS_CHILD|WS_VISIBLE|TBSTYLE_FLAT, //窗口風(fēng)格
            0,0,0,0, //大小
            AfxGetApp()->GetMainWnd(), //父窗口名
            NULL,
            AfxGetInstanceHandle(), //實例
            NULL);



              判斷一下窗口句柄,如果不為空,就表示窗口建立成功。此時的Toolbar不過是一個空空的窗口,我們可以根據(jù)需要向里面添加按鈕。向Toolbar 中添加按鈕是通過向它發(fā)送消息來 實現(xiàn)的,以下過程與制作傳統(tǒng)的工具條基本一致。首先,建立一個ImageList控件,然后通過定義按鈕的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來確定每個按鈕的類型。
            // 建立一個Imagelist 控件,

            HWND himl;
            //MYICON_CX,MYICON_CY是每個按鈕的大小
            himl= ImageList_Create(MYICON_CX,MYICON_CY,ILC_COLOR4,0,4);

            //加入事先作好的工具條位圖IDB_BITMAP2
            ImageList_Add( himl,
            LoadBitmap(AfxGetInstanceHandle(),MAKEINTRESOURCE(IDB_BITMAP2)),NULL);

            //通過消息把位圖加入到Toolbar中
            SendMessage(hwndTB, TB_SETIMAGELIST, 0, (LPARAM)himl);

              下面加入5個普通的按鈕:

            TBBUTTON tbArray[5]; //按鈕的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
            for(i=0;i<5;i++)
            {
            tbArray[i].iBitmap = i; //第i個位圖
            tbArray[i].idCommand = IDM_BUTTONSTART+i;
            //命令I(lǐng)D
            tbArray[i].fsState = TBSTATE_ENABLED;
            tbArray[i].fsStyle = TBSTYLE_BUTTON;
            //按鈕風(fēng)格
            tbArray[i].dwData = 0;
            tbArray[i].iString = i; //顯示的字符串
            }

            //設(shè)置按鈕結(jié)構(gòu)的大小

            ::SendMessage(hwndTB,TB_BUTTONSTRUCTSIZE, sizeof(TBBUTTON), 0);
            //添加按鈕到Toolbar中
            ::SendMessage(hwndTB,TB_ADDBUTTONS,(UINT)5, (LPARAM)tbArray);



              至此,一個很酷的工具條基本上制作完成,最后再調(diào)用函數(shù)ShowWindow()即可: ShowWindow(hwndTB, SW_SHOWMAXIMIZED);

              當(dāng)點擊按鈕時,Toolbar就把消息傳送到父窗口中,由父窗口響應(yīng)消息。Toolbar中按鈕的ID包含在消息函數(shù)的wParam參數(shù)中,可以設(shè)置 它來調(diào)度不同的模塊。這時可以重載父窗口的O nCommand()函數(shù),根據(jù)wParam參數(shù)判斷點擊了哪個按鈕。假定父窗口是主窗口框架,代碼如下:

            BOOL CMainFrame::OnCommand(WPARAM wParam,LPARAM lParam)
            {
            switch(wParam)
            {
            case IDM_BUTTONSTART+0:
            AfxMessageBox(“你點中了第一個按鈕!!", MB_ICONINFORMATION);
            break;
            case IDM_BUTTONSTART+1:
            AfxMessageBox(“你點中了第二個按鈕!!",MB_ICONINFORMATION);
            break;
            case IDM_BUTTONSTART+2:
            AfxMessageBox(“你點中了第三個按鈕!!", MB_ICONINFORMATION);
            break;
            }
            return CMainFrame::OnCommand(wParam,lParam);
            }

            Visual C++ 版本6中工具條的新特色

            Dave Schmi


              微軟在www.microsoft.com/visualc已經(jīng)推出Visual C++6.0預(yù)覽版幾個月了。正式版預(yù)計到今年年底發(fā)布。同時,預(yù)覽版顯示出版本6將包含大量的改進(jìn)和提高,包括支持Internet控件,例如扁平工具 條等。雖然改進(jìn)的控件包與Internet無關(guān),但它首先出現(xiàn)在Internet Explorer中,因此它就被取做這個名字了。事實上,官方發(fā)布的預(yù)覽版的標(biāo)題是“針對Internet Explorer 4.0的Visual C++ 5.0技術(shù)預(yù)覽”。

              在以前關(guān)于MFC工具條類的討論專題中,我曾答應(yīng)提供一個在版本6中工具條的外觀演示。有一個很好的消息,那就是你現(xiàn)在用CToolBar所作的所有 工作在新的版本中都是有效的,包括那些在以前的欄目中所描述的一些擴(kuò)展功能。因此,你將很容易修改現(xiàn)存的程序以獲得象Internet Explorer和Visual Studio中那樣“酷”的界面。此外,并沒有什么壞消息。

            工具條的新特色

              早在版本4中,CToolBar就已被MFC庫完全實現(xiàn)了。一旦公用控件動態(tài)鏈接庫(命名為comctl32.dll)變得無所不在了, CToolBar就成了如今已包含在操作系統(tǒng)中的工具條控件的代名詞了。然而,CToolBar并沒有揭示公用工具條控件的所有能力。如今,通過 CreateEx()函數(shù),它成功了。

              公用控件動態(tài)鏈接庫現(xiàn)在包含了至少三類風(fēng)格:最初的、在Internet Explorer3.0中加入的以及在Internet Explorer 4.0中加入的。雖然這些版本理論上是向下兼容的,但某些專業(yè)人員曾寫出一些不能在后來版本中正常運行的應(yīng)用程序,這可能是這些程序采用了一些沒有公開的 功能,而這些功能并沒有被包含在所有的版本中。

              Visual C++程序員沒有這樣的經(jīng)歷,因為在Visual C++4.0或5.0中comctl32.dll并不是一個可以再分發(fā)的組件,它在安裝Internet Explorer時被更新,因此MFC程序員無法依靠最新版本的某些功能來用于他們的程序。這就是CToolBar僅僅具有最初的DLL的有限功能的原 因。CToolBar能夠?qū)崿F(xiàn)最新的特色意味著微軟將在Visual C++6.0中包含最新的DLL并將其作為一個可以再分發(fā)的組件。

              絕大多數(shù)新特色將由在調(diào)用CreateEx()和其它CToolBar成員函數(shù)時指定的新的風(fēng)格標(biāo)志來確定。下面是commctrl.h的一部分,它定義了TBSTYLE類標(biāo)識符:


            #define TBSTYLE_BUTTON 0x0000
            #define TBSTYLE_SEP 0x0001
            #define TBSTYLE_CHECK 0x0002
            #define TBSTYLE_GROUP 0x0004
            #define TBSTYLE_CHECKGROU TBSTYLE_GROUP | TBSTYLE_CHECK)
            #if (_WIN32_IE $#@62;= 0x0300)
              #define TBSTYLE_DROPDOWN 0x0008
            #endif
            #if (_WIN32_IE $#@62;= 0x0400)
              #define TBSTYLE_AUTOSIZE 0x0010
              #define TBSTYLE_NOPREFIX 0x0020
            #endif

            #define TBSTYLE_TOOLTIPS 0x0100
            #define TBSTYLE_WRAPABLE 0x0200
            #define TBSTYLE_ALTDRAG 0x0400
            #if (_WIN32_IE $#@62;= 0x0300)
              #define TBSTYLE_FLAT 0x0800
              #define TBSTYLE_LIST 0x1000
              #define TBSTYLE_CUSTOMERASE 0x2000
            #endif
            #if (_WIN32_IE $#@62;= 0x0400)
              #define TBSTYLE_REGISTERDROP 0x4000
              #define TBSTYLE_TRANSPARENT 0x8000
              #define TBSTYLE_EX_DRAWDDARROWS 0x00000001
            #endif



              你會注意到其中的一些采用了條件編譯,依賴于_WIN32_IE的值,它缺省指的是Internet Explorer 4.0(即取值為0x0400)。對于Internet Explorer 3.0(即取值為0x0300)以前的版本,大多數(shù)的TBSTYLE標(biāo)識符指的是按鈕或是一組按鈕。Internet Explorer3.0引入了扁平鈕、文本標(biāo)簽、下拉列表和自定義繪制。Internet Explorer 4.0增強了下拉列表和自定義繪制功能,并且增加了支持OLE拖動目標(biāo)到一個工具條。

            扁平鈕和把手

              在過去的18個月中我常常被問及該如何獲得象Internet Explorer和Visual Studio中的工具條一樣不使用浮雕按鈕而是用扁平鈕并且?guī)в斜阌谝苿雍投ㄎ坏陌咽帜菢涌岬慕缑妗_@些特色并不被MFC所支持,因此最簡單獲取的方法就 是購買一個擴(kuò)展庫。而對于Visual C++ 6.0來說卻無須多此一舉,因為它使得CToolBar類實現(xiàn)了對扁平鈕、把手和其它新的視覺效果的支持。

              在預(yù)覽版中,AppWizard并不會自動包括這些新特色,但它們卻很容易被加入。表1顯示了AppWizard創(chuàng)建的主框架窗口的OnCreate ()函數(shù),表2顯示了需要做哪些修改以獲得具有扁平鈕和把手的工具條。圖1顯示了表1創(chuàng)建出的工具條,而圖2顯示出了表2實現(xiàn)的工具條。


            表 1: CMainFrame::OnCreate as generated by AppWizard
            int CMainFrame::OnCreate(LPCREATESTRUCT lpCreateStruct)
            {
            if(CMDIFrameWnd::OnCreate(lpCreateStruct) == -1)
              return -1;

            if(!m_wndToolBar.Create(this)||!m_wndToolBar.LoadToolBar(IDR_MAINFRAME))
              {
               TRACE0("Failed to create toolbar\n");
               return -1; // fail to create
              }

            if(!m_wndStatusBar.Create(this) ||
              !m_wndStatusBar.SetIndicators(indicators,sizeof(indicators)))
              圖1
            表2: Adding flat buttons and the gripper
            int CMainFrame::OnCreate(LPCREATESTRUCT lpCreateStruct)
            {
            if(CMDIFrameWnd::OnCreate(lpCreateStruct) == -1)
              return -1;

            if(!m_wndToolBar.CreateEx(this)||!m_wndToolBar.LoadToolBar(IDR_MAINFRAME))
              {
               TRACE0("Failed to create toolbar\n");
               return -1; // fail to create
              }

            if(!m_wndStatusBar.Create(this)||!m_wndStatusBar.SetIndicators(indicators,sizeof(indicators)/sizeof(UINT)))
            {
            TRACE0("Failed to create status bar\n");
            return -1; // fail to create
            }

            // TODO: Remove this if you dont want tool tips or a resizeable toolbar
            m_wndToolBar.SetBarStyle(m_wndToolBar.GetBarStyle() |
            CBRS_GRIPPER | CBRS_BORDER_3D | CBRS_TOOLTIPS | CBRS_FLYBY | CBRS_SIZE_DYNAMIC);

            // TODO: Delete these three lines if you dont want the toolbar to
            // be dockable
            m_wndToolBar.EnableDocking(CBRS_ALIGN_ANY);
            EnableDocking(CBRS_ALIGN_ANY);
            DockControlBar(&m_wndToolBar);

            return 0;
            }
            圖2

              為了作出扁平按鈕我必須使用CreateEx()來代替Create()。這個新的函數(shù)在afxext.h中聲明:

            BOOL CreateEx
            (
            CWnd* pParentWnd, // parent window
            DWORD dwCtrlStyle = TBSTYLE_FLAT, // extended style
            DWORD dwStyle = // style
            WS_CHILD | WS_VISIBLE | CBRS_ALIGN_TOP,
            CRect rcBorders = CRect(0,0,0,0), // border rectangle
            UINT nID = AFX_IDW_TOOLBAR // identifier
            );


              因為擴(kuò)展風(fēng)格缺省指的就是TBSTYLE_FLAT,因此我要得到扁平按鈕就只需要簡單地將AppWizard形成的代碼中的Create()改為 CreateEx()即可。我將在后面實現(xiàn)其它的擴(kuò)展風(fēng)格。為了獲得把手,我必須在調(diào)用SetBarStyle()函數(shù)時包含CBRS_GRIPPER標(biāo) 志,參看表2。這是CControlBar類的一個新風(fēng)格,而CToolBar類是從它繼承而來的。請注意到我也加入了CBRS_BORDER_3D標(biāo) 志,這是為了修正一個未知的繪制問題,該問題將會在工具條的邊緣繪制一些多余的點。這也許意味著預(yù)覽版確實有這個問題,因為一旦我將3D標(biāo)志加入就立即解 決了并且也似乎沒有影響到別的什么。

              上面所作的兩個簡單的改變是使得一個已存程序獲得酷界面的最省力的方法。在一個程序具有了扁平鈕和把手的同時,它也不會發(fā)生不應(yīng)有的其它改變。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综合香蕉国产蜜臀AV|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网| 色狠狠久久综合网| 久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女| 久久青青草视频|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精品久久久麻豆国产精品|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www人人爽人人| 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国产A级毛片久久久精品毛片|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App| 久久久女人与动物群交毛片|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夜夜夜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2020| 亚洲人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久大黄蕉| 久久精品国产2020| 囯产极品美女高潮无套久久久| 老司机午夜网站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亚洲日本久久精品|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热|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88成人| 97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不卡|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欧美丰满熟妇BBB久久久| 麻豆一区二区99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