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發這篇很久了。。。。




有時候醉著,有時候醒著,只是不知道醉的時候是苦悶的還是快樂的。

 

終于可以明白為什么有精神病了。苦悶若最終排解不過來,變有了精神病。懦弱的完美主意者大概是這樣的,每次在錯過機會之后,就會幻想與現實相反的另一種虛無的美好,因為它很美好,所以這種幻想會上癮,但是因為他虛無所以這種所謂的意淫又是很折磨人。草率的放棄可能帶來一點點風險的機會,卻不知道泯滅了好些時日以來的夢想,大概也是一種虛無的美好,不過現在離現實如此之近而已。仔細想想,用“泯滅“大概不算過分,因為在最后蓋棺定論的時候,發現棺木里的夢想其實還活著,不過現在它要被埋掉了,所以。死吧!

 

終審判決越來越近了。蠻擔心還是會對著課本開小差的,因為那是終審前必須完成的功課。把電話拿出來,翻著所有號碼,一遍一遍的找可以用來發出郁悶的那個一,那一些。目的是有的,就是期待一個自己也不知是什么的那個東東。就像把不痛快統統塞到博客上,期待的可能是一個讓人心安理得的理由。曾今武斷得以為這是幼稚的表現,不過現在發現要戒掉還是蠻難的。不過老實說對于發出消息的別人還是不抱太大希望的,一是因為確實不知道問題何解,大概無解,再則因為我也是別人的別人之一。當然打電話回家是有點作用的,雖然知另一頭會說什么早已經能猜出八九不離十,一樣的話自己已經對自己說過千百遍也不能說服自己,不過在應付了那些老掉牙的安慰之后,就像打了一劑麻藥,雖然不治根本,不過藥效過后,痛也許就好了,至少不再那么鉆心。

 

等到某天的某時某刻,沉醉于安逸的時候,在翻閱這些記憶,會感到莫名其妙,于是就有抹了它的沖動,重新回到認為這樣很幼稚的那種意識形態下。這些所謂的苦悶本應該被埋在深處,只是偶爾爆發,留下一片狼藉,當事后再次翻閱這些狼藉,就像自慰后一樣會有一種罪惡感,所有的都變的很造作,于是,它們都被抹掉了,有病人又一次從精神病院出院了,有人又入住了精神病院。

 

有時候醉著的,有時候清醒著,只是不明白醉著的時候是心安理得的求解著微積分、拍著程序的時候還是不知不覺開著小差還沒回過神來的時候;是思緒雜亂不堪的時候還是努力說服自己去整理那一片狼藉的時候。

 

心智或者叫精神更或者叫靈魂,應該是形而上學所謂可知不可說的概念。至少它應該是桀驁難馴的,所以讓人有了有時,有時,還有時……我與塵土什么區別,王某人說這是哲學的難題,不過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很肯定的,只是別人的別人與塵土之區別,于我上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