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就想發的一篇文章,祭奠那些消逝的斗志與理想....
終于還是做出了決定,跟已經奄奄一息的斗志say goodbye。本想填補遺憾,卻又覺得榮譽要贏得deserved,否則就沒有意義(盜版一下顧拜旦),所以就此打住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輕輕松松的說再見,goodbye ICPC。
三年前,也曾年少輕狂。那時候,有一個信仰:只要好好努力四年,四年之后的南理工會和很多郁悶一起,成為我成就輝煌的踏板。三年之后的暑假,卻為能不能拿到本校的保送研究生資格而殫精竭慮。三年發生了太多的改變。好比三年前,剛剛到南理工的時候,四號門外還一片解放前的景象,而三年后就改革開放了。
還是那句話,時間過的很快。現在已經是學校里最老的本科生了。不懂大學生活殘酷的大一,還以為付出就會有回報,相信有一天,會等到苦盡甘來時。等到一無所獲,于是有了在消極也進取間搖擺不定的大二,不知道那一切是因為之前的一無所獲還是可以簡單的概括為惰性。等到大三,最終審判日益臨近的時候,方悟以往之不鑒。即將大四,一切都變得未知,一年后會怎么樣?把理想和斗志一起埋葬,還是驕傲的覺得四年無悔。
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得要強。因為有太多要去爭取,任何時候都不能玩的心安理得,不過大部分還是浪費時間,就這樣在這種怪圈中輪回。也許應該放下所有的包袱,好好享受生活。飛的在高,最后還是要死在地板上,這就是gentle_bird的命運。認了吧,我就是我,做不了別人,別人也代替不了我,所以如果能保研,一定要好好的享受生活。
同學聚會,從別人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已經不小。大概聚會都有這么個特點,胡侃一些“老”點的話題,比如說男女朋友,比如說工作。盡管這樣,我還是很喜歡做他們的聽眾,這樣可以發現我的生活落后了多少,活下去的理由有很多,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從他們那里得。
不知道愛情應該怎么樣定義,因為長大了都要成家,所以就有了愛情,還是因為太喜歡了,必須要有一個互相占有的理由,那就是愛情。總之我所喜歡的,讓我很難接受其它女生,僅僅希望她對我的喜歡會跟我對她的喜歡一樣,這樣就算不在一起也蠻好的,雖然有點遺憾。
才華,才華,男人才華比較重要,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