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冊的"The Ice Run Time in Detail"的"The Ice Threading Model"章節有詳細介紹,摘錄常用部分:
1.每個communicator會創建兩個線程池:分別命名為Ice.ThreadPool.Client和Ice.ThreadPool.Server
2.name.Size:初始線程池的數量,默認為1
3.name.SizeMax:線程池中最大線程數量,默認為1。線程的數量在Size和SizeMax之間動態調整
4.name.SizeWarn:線程池的警戒線,超過此值,Ice運行時會輸出警告日志信息
5.name.StackSize:線程池中線程的棧的大小,單位字節,默認為OS的默認值
6.name.Serialize:大于零表示序列化同一個連接的所有請求,默認為不序列化,即無序的。
7.默認情況下,所有adapter共享communicator的線程池,但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指定單獨的線程池,暫時用不到,不多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