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覺越來越不對勁,脖子酸痛,全身無力,可能是得了電腦病了.

查查點鬧病的資料,還真有點像哦,以后得好好注意了.屏幕臉,鼠標手,頸椎病...,超恐怖.

頭暈、失眠、全身酸痛、口干舌燥……長期使用電腦的人都會遇到這些情況。在現代社會中,電腦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但也越來越成為一把“雙刃劍”:它在帶給人們諸多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病痛,專家認為,上述癥狀都屬于電腦族典型的“壓力征候群”。
  
  “電腦病”往往是慢慢形成的,暴發性不強,對身體的危害不十分明顯,最容易被人們忽視,但是它雖不會造成生命危險,卻不容小覷,它會引發身體其它方面的連鎖疾病,影響工作和生活質量,它對人體的潛在危害十分大,因此,對必須長期使用電腦的人來說,做好防護工作最為重要。
  
  1.注意保護視力。要定時休息、注意補充含維生素A類豐富的食物,注意遠眺,經常做眼保健操,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2.注意補充營養。電腦操作者在熒光屏前工作時間過長,視網膜上的視紫紅質會被消耗掉,而視紫紅質主要由維生素A合成。因此,電腦操作者應多吃些胡蘿卜、白菜、豆芽、豆腐、紅棗、橘子以及牛奶、雞蛋、動物肝臟、瘦肉等食物,以補充人體內維生素A和蛋白質。平時可多飲些茶,茶葉中含有茶多酚等活性物質,有吸收與抵抗放射性物質的作用。
  
  3.注意正確的坐姿。操作時應將電腦屏幕中心位置安裝在與操作者胸部同一水平線上,眼睛與屏幕的距離應在40—50厘米,最好使用可調節高低的椅子。在操作過程中,應經常眨眼睛或閉目休息一會兒,以調節和改善視力,預防視力減退。
  
  4.注意保持皮膚清潔。應經常保持臉部和手的皮膚清潔,因為電腦熒光屏表面存在著大量靜電,其聚集的灰塵可轉射到操作者臉部和手的皮膚裸露處,如不注意清潔,時間久了,易發生難看的斑疹、色素沉著,嚴重者甚至會引起皮膚病變,影響美容與身心健康。
  
  5.注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電腦操作者不宜一邊操作電腦一邊吃東西,也不宜在操作室內就餐,否則易造成消化不良或胃炎。電腦鍵盤接觸較多者,工作完后應洗手以防傳染病。
  
  6.注意工作環境。電腦室內光線要適宜,不可過亮或過暗,避免光線直接照射在熒光屏上而產生干擾光線。定期清除室內的粉塵及微生物,清理衛生時最好用濕布或濕拖把,對空氣過濾器進行消毒處理,合理調節風量,更換新鮮空氣。
  
  7.注意勞逸結合。一般來說,電腦操作人員在連續工作1小時后應該休息10分鐘左右,并且最好到操作室之外活動活動手腳與軀干,散散步,做做廣播操,進行積極的休息,或者在室內做眼保健操和活動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