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09-02-15 02:21
Prayer 閱讀(208)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日常技巧
前言,對抗才剛剛開始......
英特爾前不久剛剛發布了基于Merom核心的奔騰雙核T2310和T2330。此舉一出,筆記本業界一片嘩然--這兩款高性價比處理器新品的出現,徹底宣布了英特爾在低、中、高三個檔次上的完美布局,而AMD則面臨著一種“無以應對”的捉襟見肘的尷尬局面。也許AMD會同樣祭出反擊的利劍還以顏色,也許AMD會采取降價的單純手段,但在對未來的預測之前,還是讓我們來慢慢梳理一下這兩家芯片巨頭在2007年前三個季度中的一些恩怨和過往吧。
一,四核大戰:英特爾和AMD的巔峰對決
倒敘的方式也許更能夠適應當前的形勢。2007年9月7日,英特爾搶先在京發布了其多路四核“至強”7300系列處理器;四天之后,一年來倍受關注的AMD “巴塞羅那”四核皓龍處理器也在京舉行了首發式。至此,AMD與英特爾全球兩大芯片巨頭在華四核大戰的實戰對壘階段也將正式拉開帷幕。

這次的“四核大戰”,在一段時間之前就散發出了火藥味。早在去年11月,英特爾就推出了四核處理器,還從而引發了“真假四核”的論戰。幾天前英特爾發布的四核新產品“至強7300”聲稱自己的產品在性能功耗以及虛擬化性能等方面將優于對手很多。而AMD也在官方新聞中宣稱它巴塞羅那四核處理器“是世界上設計并制造出的最先進x86處理器,還公開指責他的競爭對手英特爾落后自己至少6年以上。多年來英特爾在處理器市場上的壟斷地位難以被撼動,盡管在此前的雙核大戰中曾被AMD奪取了部分市場份額。

相比于英特爾的頻繁升級的處理器,AMD的發展路線則簡潔的多--換句話說也有點積累不足。AMD調侃英特爾的產品升級就像是在“時裝表演”,而以往平臺都可以平滑升級,不需要合作伙伴們天天更換自己的平臺架構。AMD對于巴塞羅那的重視是在情理之中的--對于AMD來說,中國市場很重要。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中國市場成為了AMD銷售最大的區域市場。也拿下了大部分主流PC和服務器廠商,市場占有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28%。業界認為“巴塞羅那”將關系到AMD能否成功,該產品也將成為其對抗英特爾的最佳利器。
二,寸土必爭:英特爾和AMD逐鹿低端
談完了最近的“四核大戰”,再讓我們來說一說低端的動靜。英特爾在春節前后推出了Yonah核心的奔騰雙核處理器,雖然二級緩存從2M縮水到1M,還有“淪落到賽揚”之嫌,但惠普和戴爾等大品牌的迅速跟進,讓T2060和T2080在很短時間內火熱起來--優勢只有一個,那就是性價比高。而AMD由于收購了ATI導致資金緊缺,與此同時在產品上也暫時沒有后續有力的產品推出,因此給了英特爾機會來全面壓制對手。
但AMD的迅速反應,也給英特爾迎面澆了一盆冷水。AMD的低端殺手TK-53一出,讓很多專業人士都驚呼“不用再去考慮非64位的處理器”了,因此Yonah核心的奔騰雙核處理器的“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局面當即就被打破。彼時,英特爾的低端Merom核心處理器T5系列都比較貴,因此AMD拿TK-53和TL-56來對抗英特爾的T5250和T5450,多少有點田忌賽馬的意思:7000元左右,TL56本是對決T5500的,但T5500停產,配置相同的T5450頂上,于是將壓力傳給T5450;6000元左右,TK53本用來打壓T2080,不過英特爾T2080已經被T5250替代,因此目標也隨之升級。
再到后來,英特爾于5月份發布了舉世矚目的迅馳4代Santa Rosa平臺,于是AMD在人們眼里又一次陷入了危機之中。AMD在2007年的筆記本市場并不會有重頭產品的推出,除了會推出更高型號的Turion TL-66處理器,以及在本季度全線將產品導入65nm制程外,AMD全新微架構產品“Griffin”要到2008年才會正式推出。對AMD而言,似乎在2007年可以和英特爾做的只有比價格,它唯一優勢在于采用了65nm制程,將會大幅降低生產成本--這一年對于AMD來說將是一個難以跨越的門檻。

接下來,讓我們回到前言部分的英特爾推出的Merom核心奔騰雙核處理器。酷睿處理器淡出之后,如果沒有一系列高性價比新品支撐64位市場的話,英特爾一定會在低端市場收到限制,畢竟AMD最擅長的就是在低端市場作文章--好在奔騰雙核T2310和T2330適時的出現了。首先,英特爾利用新奔騰雙核加大了對AMD的打壓力度,從而能夠引發AMD更加有力的回擊,芯片雙雄的爭斗能夠引發更加恢宏的振蕩波,比如芯片降價或者產品升級換代加快。
三,壓力產生動力:英特爾和AMD的競爭
英特爾的新奔騰雙核的更大意義,就是能夠推動筆記本行業的64位化進程,但最根本的還是能夠推動筆記本的平民化。這要從兩個方面來講:首先,采用這幾款新處理器的產品很快就能鋪滿賣場的貨架,目前已經有神舟、三星、和惠普幾個品牌都推出了搭載T231或T2330處理器的產品,從市場反響來看非常火爆;其次,英特爾的此舉,一定會激發出AMD的斗志,甚至是讓AMD被迫做出回應。讓我們來想想看,2007年里乏善可陳的AMD似乎也只有推出舊架構上頻率更高的產品,或者是降低全線處理器的價格。

不管怎樣,AMD和英特爾的競爭是有一定落差的。也就是說,英特爾在高端部分幾乎是不會遇到AMD的任何阻力的;AMD的高端產品對付的是英特爾的中端產品,而AMD的低端產品只能艱難的在夾縫中求生存,因為英特爾的低端產品目前已經在價格和性能上都很出色。但無論如何,兩家芯片廠商的降價,自然會導致PC廠商全線降低其產品的價格,這對普通用戶而言絕對是一件好事情。人們都說“筆記本普及”和熱衷于探討哪款低價本比較超值,在筆者看來這些情況在2007年將會有一個質的變化,低價本本不再是“低價劣質”的代名詞。
結語,對抗還沒有結束......
“低價”是2007年的主基調,英特爾和AMD的所有競爭行為,大體上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來進行的。也正因為英特爾在高端不會和AMD正面碰撞,Santa Rosa的普及才不會像64位奔騰雙核那么迅猛。而英特爾和AMD的四核處理器,似乎一時半會和將筆記本還產生不了多大聯系,因此輿論還歸輿論的,現實還是回到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