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D 用于指定:可以在文檔中存在的元素、那些元素可以具有的屬性、在元素內部元素的層次結構以及元素在整個文檔中出現的順序。
語法:
A、B、C 和 D 是在下例中代表元素的變量。
元素必須有正好一個 A
、至少一個 B
(由加號表示)、零個或多個 C
(由星號表示)以及零個或一個 D
(由問號表示):
<!ELEMENT element (A, B+, C*, D?)>
|
元素可能有 A
或 B
或 C
之一:
<!ELEMENT element (A | B | C)>
|
元素不包含任何內容:
元素可以包含在 DTD 中列出的任何元素:
元素可能包含經過語法分析的字符數據或另一個元素( element2
)。星號(*)表示混合內容模型 — 其中元素可以包含不同類型的屬性。
<!ELEMENT element (#PCDATA|element2)*>
|
下例將文本 "entity reference" 插到文檔中它出現的任何地方:
<!ENTITY element "entity reference">
|
可以看到在 XML 文檔中該實體引用元素如下:
下例表明其元素是一個包含三個屬性的空標記:屬性 1( att1
)是一個可選屬性,屬性 2( att2
)是帶有固定值 "A"
的屬性,屬性 3( att3
)是必需的文本屬性。
<!ELEMENT element EMPTY>
<!ATTLIST element
att1 ID #IMPLIED
att2 CDATA #FIXED "A"
att3 CDATA #REQUIRED>
|
可以看到在 XML 文檔中使用的這個元素如下:
<element att2="A" att3="MustHave"/>
|
屬性 CDATA
表示包括的信息應該是文本。 ID
屬性表明必須填入唯一的標識。每個元素只能有一個 ID
屬性。另外, CDATA
表示 att2
和 att3
可能包含任何字符串。
posted on 2009-06-18 18:22
創建更好的解決方案 閱讀(1125)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軟件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