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用的是tab鍵,他會補全路徑,這個大家應該都是到。
其次還有”Ctrl+←“鍵和“Ctrl+→”, 他們分別跳到前一個單詞和后一個單詞。
還有一組快捷鍵是這次新學到的:F1 - F9
F1: 功能相當于“→”,對上一條命令進行逐字打印。 輸入一條命令,回車執行,再按F1變可看到效果
F2: 按下此鍵后,會在中間反白提示“輸入可復制的字符數量”,開始看這句話真的沒看懂。
網上搜到一條解釋是:
“此時直接按下上次輸入命令中包含的字符(區別大小寫)后,命令提示符將自動輸入到按鍵字符。”
同樣是輸入一條命令,回車執行,再按F2測試了一下才明白這其中意思。
比如先運行命令:cd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
然后再輸入F2 A, 便會得到:“cd "C:\Documents and Settings\”
F3: 重復上一條命令
F4: 與F2相對應,按下會提示:提示“輸入可刪除的字符數量”。網上的一段總結是
“刪除當前光標到符合條件的第一個字符的前一字符之間的字符串,
如果按下的鍵不包含以前字符,則不進行操作并關閉提示窗口。”
關于對F2,F4的理解參照我后面的總結。
F5: 相當于"↑", 在歷史記錄中逐條上查“前一條命令”
F6: 相當于CTER+z“ 如下“^Z”
F7: 反白顯示所有歷史記錄,配有編號。
并支持使用每條命令的首字母進行搜索、快速導航。
這個功能有點像Explorer中可以“鍵入文件名進行導航”的功能,區別是命令行中只支持首字母。
F8: 在命令行下可以輸入以下字符,此時按下F8快捷鍵,
他會在歷史記錄中逐條上查“以剛才輸入那部分字符開始的命令”
所以當什么都不輸入的時候,他的功能相當于F5,
但是如果你的歷史記錄中有這些記錄:
dir
cd C:/B
cls
cd C:/C
此時輸入CD,再按F8,便會依次定位到:cd C:/C, cd C:/B和cd C:/A,
F9: 輸入按下F7時,顯示的歷史記錄的編號,可以直接執行該命令。
總結:
F1-F4:
這一組快捷鍵配合”Ctrl+←“以及“Ctrl+→”使用。 可以實現對當前命名的的快速編輯 功能。
其實F2更像vim中的fx命令,可以查找到該行的特定字符
F4更像vim中的dfx命令,在fx定位后再配合一個d,刪除到該位置。
所以我現在習慣先用F3,或者F8調出我想要執行的歷史命令。
然后對這條命令使用”Ctrl+←“,“Ctrl+→”,F2,F4進行修改
F7,F8,F9:
這三個命令配合,可以最為bash中Ctrl+R的一個簡單替代品。實現對歷史記錄中的命令進行搜索 的功能。
我現在的習慣用法是:
或者,輸入命令的開頭,再按F8定位,
或者,按F7,使用命令首字母定位(或者配合F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