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蟲出行覓食的時候,總是排成一隊緩緩前行。第一只毛毛蟲是“領隊”,后面的每一只毛毛蟲都咬住前面一只拖著的絲。其實這些毛毛蟲并不在意“領隊”究竟是誰——因為如果你把“領隊”挪開,那么第二只毛毛蟲就自動成為“領隊”……

總是有好事者,1916年,有個叫做J. Henri Fabre的法國人,寫了一本書,叫做“毛毛蟲的一生”(The Life of
the Caterpillar,by J. Henri Fabre),其中詳細地描述了他“吃飽了撐的”作為。

他沿著一個池塘把毛毛蟲擺成一圈——把原本“領隊”的毛毛蟲拖到最后一只毛毛蟲之后,讓“領隊”咬住最后一只毛毛蟲拖著的絲。瞬間,這群毛毛蟲不再有領隊——甚至可以這樣理解:“每一只毛毛蟲都是領隊”。Fabre原本以為幾圈之后這些毛毛蟲就會“恍然大悟”——畢竟長時間找不到食物的它們應該“另尋它法”吧?可是,最終這些毛毛蟲竟然連續以每分鐘9厘米的速度爬行了84個小時,行程大約453米,總計繞了大約335圈——直至許多毛毛蟲活活餓死。
有的時候,我們就好像這些“沒腦子”的毛毛蟲一樣,毫無判斷地沿著一個“既定”的軌跡前行,甚至全然不顧一無所獲,至死不渝。
posted on 2009-09-07 16:14
老馬驛站 閱讀(176)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