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做一道編程題,要求編一程序顯示四符號組成的三角形圖案。顯示效果如下:

做了好久,覺得自己的程序應該正確啊,但總無法顯示正確的效果:
#include <iostream.h>
void main()
{
int n,i,j;
char ch;
cout<<"How many lines?"<<endl;
cin>>n;
cout<<"what character?"<<endl;
cin>>ch;
for(i=0;i<n;i++)
{
for(j=0;j<n-1-i;j++) cout<<" ";
for(j=0;j<i*2+1;j++) cout<<"ch";
cout<<endl;
}
}
找了好久,才發(fā)現原來在for(j=0;j<i*2+1;j++) cout<<"ch";語句中把字符型ch直接輸出ch啦,正解應為for(j=0;j<i*2+1;j++) cout<<ch;
一個小小的bug卻花費了我好多的時間,做到自己都心煩嗎。我想,學這門技術除了專業(yè)知識學好外,非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你以后的發(fā)展或進一步的提升吧。很多錯誤都是在很小的地方,例如漏了分號,冒號等等。現在起就在去慢慢培養(yǎng)自己在細心這方面的能力啦。
想起一篇在網上看到的文章:
怎樣提高軟件測試員自身素質培養(yǎng)?
(1) 首先,應對軟件測試感興趣和對自己有自信,如果具備了這兩點,那么在開發(fā)過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我相信你一定能克服。
(2) 善于懷疑,世界上沒有絕對正確的,總有錯誤的地方,具有叛逆心理,別人認為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我卻認為可能發(fā)生。別人認為是對的,我卻認為不是對的。
(3) 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對于只出現過一次的bug,一定找出原因,不解決誓不罷休。
(4) 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否則可能無法把測試作好。不要把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情緒帶到工作中來。(雖然是寫的測試員的,但我們也可以學到東西,個人比較贊同這個觀點,因為自己發(fā)現有時會不專心,總會想著其他事)
(5) 做測試時要細心,不是所有的bug都能很容易的找出,一定要細心才能找出這些bug。
(6) 靈活一些,聰明一點,多制造一些容易產生bug的例子。
(7)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多和客戶溝通,他們身上有你所需要的。
(8) 設身處地為客戶著想,從他們的角度去測試系統(tǒng)。
(9) 不要讓程序員,以“這種情況不可能發(fā)生”這句話說服你,相反,你應該去說服他,告訴他在客戶心里,并不是這樣的。
(10) 考慮問題要全面,結合客戶的需求、業(yè)務的流程、和系統(tǒng)的構架,等多方面考慮問題。
(11) 提出問題不要復雜化,這一點和前面的有點矛盾,如果你是一新手,暫時不要管這一點,因為最終將有你的小組成員討論解決。
(12) 追求完美,對于新測試員來說,努力的追求完美,這對你很好,盡管有些事無法做到,但你應該去嘗試。
(13) 幽默感,能和開發(fā)小組很好的溝通是關鍵,試著給你的開發(fā)小組找一個“BUG殺手”,或對他們說“我簡直不敢相信,你寫的程序居然到現在沒有找到BUG”。
(14) 到此是不是對測試很有興趣呢?不過我要告訴你,測試過程中有酸甜苦辣,其中的滋味只有你知道,也許你會感到枯燥,要學會放松自己,去溜冰或做你喜歡做的事,不過,別放棄,因為你的自信告訴過你“你會是很優(yōu)秀的測試員”不是嗎?
我們常見軟件測試的技巧 :
TIPS:
軟件測試雖然辛苦,但是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之后將使你事半功倍。
(1) 邊界測試,測試用戶輸入框中的數值的最大數和最小數,以及為空時的情況。
(2) 非法測試,例如在輸入數字的地方輸入字母。
(3) 跟蹤測試,跟蹤一條數據的流程,保證數據的正確性。
(4) 在開始測試時應保證數據的正確性,然后在從系統(tǒng)中找出各種BUG。
(5) 接口測試,程序往往在接口的地方很容易發(fā)生錯誤,要在此模塊測試勿掉以輕心。
(6) 代碼重用測試,在開發(fā)過程中有些模塊功能幾乎相同,程序員在重用代碼時可能忘記在原有代碼上修改或修改不全面,而造成的錯誤。
(7) 突發(fā)事件測試,服務器上可能發(fā)生意外情況的測試.
(8) 外界環(huán)境測試,有些系統(tǒng)在開發(fā)時依賴于另外一個系統(tǒng),當另外一個系統(tǒng)發(fā)生錯誤時, 這個系統(tǒng)所受到的影響的情況。
(9) 在程序員剛修復Bug之后的地方,再找一找,往往程序員只修復報告出來的缺陷而不去考慮別的功能在修改時可能會重新造成錯誤。 (10) 認真做好測試記錄在做完一天的測試記錄之后,第二天再根據第一天的測試記錄重復測試你會發(fā)現有未修正的錯誤。
(11) 文字測試,如果在系統(tǒng)中有用詞不當的地方,我想這是不應該的。
(12) 系統(tǒng)兼容測試,例如有些程序在IE6能運行正常,到IE5下不能運行。有些程序在WIN2000下能運行,而到WIN98卻不能運行。像一些很特別的用戶去使用系統(tǒng),你很有可能發(fā)現BUG。
(13) 用戶的易用性測試,往往用戶的需求是不斷的變化的,而其中的一部份變化的原因,是有用戶操作上不方便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