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練習一萬小時》,有一些覺得比較有用的觀點,再加些自己的所看到的所學到的。
1. 只在學習區學習
不要對未知的事物感到本能性的恐懼,相信自己能行的。
“心理學家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分為層層嵌套的三個圓形區域:最內一層是“舒適區”,是我們已經熟練掌握的各種技能;最外一層是“恐慌區”,是我們暫時無法學會
的技能,二者中間則是“學習區”。只有在學習區里面練習,一個人才可能進步。有效的練習任務必須精確的在受訓者的“學習區”內進行,具有高度的針對性。在
很多情況下這要求必須要有一個好的老師或者教練,從旁觀者的角度更能發現我們最需要改進的地方。”
2. 學到的東西只有
多用,多實踐才能化為己用。
紙上得來終覺淺。
3. 多寫下自己的所得。
寫下的東西可能比在大腦中記下的更有條理,在寫的過程中可能會觸發新的思路,且有助于理清思路 (這就是為什么一個問題在自言語中為什么有時候會出現答案自己跑出來的情況)所以要多寫。
最近發現Vimwiki是個好東西。
4. 優秀是一種習慣。
好習慣的養成很重要(eg:
今日事今日畢就是很重要的)
5. 多看經典之作,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用的東西上。
6. 堅持是最重要的,這樣才會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
7. 有什么想做的事就大膽去做吧,誰保證以后還會有機會?
借用《明朝那些事》里的一句話“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活才是最大的成功”。
posted on 2010-08-10 20:37
hex108 閱讀(519)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Thou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