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使用最廣的成像雷達系統就是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SAR幾乎成為了雷達的代名詞。本文從應用角度介紹SAR系統的基本知識。
本文主要包括:
- SAR基本原理
- 幾個重要的參數
- SAR拍攝模式
- 當前主流星載SAR系統
1.SAR基本原理
雷達發展初期,出現的是真實孔徑雷達(Real Aperture Radar:RAR),由于成像分辨率與雷達天線的長度成正比,與波長和觀測距離成反比,要想得到較高分辨率的SAR圖像,需要增加天線的物理尺寸,限制其發展和應用,后來逐漸被合成孔徑雷達SAR取代。
SAR用一個小天線作為單個輻射單元,將此單元沿一直線不斷移動,在不同位置上接收同一地物的回波信號并進行相關解調壓縮處理。一個小天線通過"運動"方式就合成一個等效"大天線",這樣可以得到較高的方位向分辨率,同時方位向分辨率與距離無關,這樣SAR就可以安裝在衛星平臺上而可以獲取較高分辨率的SAR圖像。

圖: SAR成像原理示意圖
2.SAR幾個重要的參數
為了更好的理解SAR和SAR圖像,需要知道幾個重要的參數。
2.1分辨率
SAR圖像分辨率包括距離向分辨率(Range Resolution)和方位向分辨率(Azimuth Resolution)。
![【遙感專題系列】微波遙感(二、合成孔徑雷達SAR基礎)]()

圖: 距離向和方位向示意圖
垂直飛行方向上的分辨率,也就是側視方向上的分辨率。距離向分辨率與雷達系統發射的脈沖信號相關,與脈沖持續時間成正比:
Res( r) = c*τ/2
其中c為光速,τ為脈沖持續時間。
- 方位向分辨率(Azimuth Resolution)
沿飛行方向上的分辨率,也稱沿跡分辨率。如下為推算過程:
• 真實波束寬度: β= λ/ D
• 真實分辨率:ΔL = β*R = Ls (合成孔徑長度)
• 合成波束寬度βs = λ /(2* Ls) = D / (2* R)
• 合成分辨率ΔLs = βs* R = D / 2
其中λ為波長,D為雷達孔徑,R為天線與物體的距離。
從這個公式中可以看到,SAR系統使用小尺寸的天線也能得到高方位向分辨率,而且與斜距離無關(就是與遙感平臺高度無關)。

圖: 方位向分辨率示意圖
2.2極化方式
雷達發射的能量脈沖的電場矢量,可以在垂直或水平面內被偏振。無論哪個波長,雷達信號可以傳送水平(H)或者垂直(V)電場矢量,接收水平(H)或者垂直(V)或者兩者的返回信號。雷達遙感系統常用四種極化方式——HH、VV、HV、VH。前兩者為同向極化,后兩者為異向(交叉)極化。

圖: HV極化示意圖

圖:VV和HH極化示意圖
極化是微波的一個突出特點,極化方式不同返回的圖像信息也不同。返回同極化(HH或者VV)信號的基本物理過程類似準鏡面反射,比如,平靜的水面顯示黑色。交叉極化(HV或者VH)一般返回的信號較弱,常受不同反射源影響,如粗糙表面等。

圖:同一地區不同波長和極化方式得到的SAR圖像
2.3入射角(Incidence Angle)
入射角也叫視角,是雷達波束與垂直表面直線之間的夾角(如下圖中的θ)。微波與表面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復雜的,不同的角度區域會產生不同的反射。低入射角通常返回較強的信號,隨著入射角增加,返回信號逐漸減弱。
根據雷達距離地表高度的情況,入射角會隨著近距離到遠距離的改變而改變,依次影響成像幾何。

圖:SAR入射角示意圖
3.星載SAR拍攝模式
星載SAR主要有三種拍攝模式:Stripmap,ScanSAR和 Spotlight。
當然最新的SAR系統擁有更多的拍攝模式,比如RADARSAT-2還用于超精細、高入射角等拍攝模式
3.1條帶模式-Stripmap
當運行Stripmap 模式時,雷達天線可以靈活的調整,改變入射角以獲取不同的成像寬幅。
最新的SAR系統都具有這種成像模式,包括RADARSAT-1/2, ENVISAT ASAR, ALOS PALSAR,TerraSAR-X-1, COSMOSkyMed和RISAT-1。

圖: 條帶模式
3.2掃描模式-ScanSAR
掃描模式是共享多個獨立sub-swaths的操作時間,最后獲取一個完整的圖像覆蓋區域。它能解決Stripmap模式較小的刈幅。

圖: 掃描模式
3.3聚束模式-Spotlight
當執行聚束模式采集數據時,傳感器控制天線不停向成像區域發射微波束。
它與條帶模式主要區別為:
- 在使用相同物理天線時,聚束模式提供更好的方位分辨率;
- 在可能成像的以一個區域內,聚束模式在單通道上的提供更多的視角;
- 聚束模式可以更有效的獲取多個小區域。

圖:聚束模式
4.當前主流星載SAR系統
系統 | 發射時間 | 波段 | 極化 | 圖幅寬度 (KM) | 分辨率 (米) | 重復周期 | 國家/機構 |
ENVISAT-ASAR (2012失去聯系) | 2002 | C | VV | 100-400 | 20 | 35 | 歐空局 |
ALOS-PALSAR (2011停止運行) | 2006 | L | Full | 40-350 | 7-14-100 | 46 | 日本 |
TerraSAR-X Tandem-X | 2007 2010 | X | Full | 5-10-30-100 | 1-3-16 | 11 | 德國 |
Cosmo-skymed-1、2、3、4 | 2007 | X | Full | 10-30-200 | 1-3-15 | 1-16 | 意大利 |
RADASAT-2 | 2007 | C | Full | 10-500 | 3-100 | 1-24 | 加拿大 |
ALOS-PALSAR2 | 2014 | L | Full | 25/35/60/70/350 | 1/3/6/10 /100 | 14 | 日本 |
"哨兵"-1A Sentinel-1A | 2014 | C | Full | 20/80/100/250/400 | 5/20/40 | 12 | 歐空局 |
其他:RiSAT‐1(印度C波段)、Kompsat‐5(韓國X波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