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民間,呂洞賓是一位與觀音菩薩、關公一樣婦孺皆知、香火占盡的人物,他們合稱“三大神明”。唐宋以來,他與鐵拐李、漢鐘離、藍采和、張果老、何仙姑、韓 湘子、曹國舅并稱為“八洞神仙”。在山西民間信仰中,他是八仙中最著名、民間傳說最多的一位。談到八仙傳說,人們不禁會問:呂洞賓究竟是仙,還是人?他的 故鄉在何處?
呂洞賓,原名呂巖,故鄉在河中府永樂鎮(今山西永濟縣)。他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祖輩都做過隋唐官吏,呂洞賓自幼熟讀經史,有人說他曾在唐寶歷元年(公元825年)中了進土,當過地方官吏。
后來,他因厭倦兵起民變的混亂時世,拋棄人間功名富貴,和妻子一起來到中條山上的九峰山修行。他和妻子各居一洞,相對可望,遂改名為呂洞賓;“呂”,指他 們夫婦兩口,兩口為呂;“洞”,是居住的山洞;“賓”,即告訴人們自己是山洞里的賓客。他的道號為純陽子。他在棄官出走之前廣施恩惠,將萬貫家產散發給貧 民,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民間傳說他在修煉過程中,巧遇仙人鐘離權,拜之為師。修仙成功之后,下山云游四方,為百姓解除疾病,從不要任何報酬。呂洞賓一生 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深得百姓敬仰。他死后,家鄉百姓為他修建了“呂公祠”,以示紀念。到了金代,因呂洞賓信奉道教,于是將“祠”改成了“觀”。元朝初 年,忽必烈知道呂洞賓信奉的道教在群眾中頗為流傳,就想利用宗教和呂洞賓的聲望鞏固自己的統治,派國師丘處機管領道教,拆毀“呂公觀”,大興土木,修建了 “永樂宮”。從修建大殿到繪完幾座殿堂的壁畫,歷時110年,幾乎與整個元朝共始終。
文章來源:
http://www.lvjiyong.com/item/37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