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到阿里也出手游平臺了. 對于我這樣野生的業余游戲開發愛好者來說, 算是多了個可以選擇的平臺. 想著借助阿里的這個手游平臺, 咱就可以做個這樣的游戲 --
虛擬逛街 : 穿行與虛擬化的店鋪間, 通過廣告什么的, 來找指定商品, 或者參加什么的活動, 完成后, 獲得一定的金幣, 積分或者成就什么的, 然后就可以在-- 真正的實體店鋪或taobao店中折價購買或者免費獲得商品.
你看這創意如何? 想來阿里肯定會通過這個平臺打通這條虛擬游戲到實體交易的通道的. 那么這個平臺到底會如何實現這個通道呢? 于是趕緊去找 -- 才發現, 在新聞稿中還有個關鍵字我沒有看清 -- "將". 好吧, 我心急了, 原來阿里的這個平臺還沒有開放呢. 那么也好, 作為業余游戲開放者, 可以好好想想, 到底想要個怎樣的手游平臺呢?
關于阿里這個平臺的是是非非已經在各大主站的帖子已經夠多了, 今天不說哪些, 只從我 -- 一個純粹的業余游戲程序員自身情況和理解來說...
平臺只是一個概念, 而且對于開發者來說, 平臺就是一片浮云, 而真正能看到的, 真正想要的都是些實實在在的東西 ---- APIs. 一個平臺能夠為應用帶來什么樣的接口支撐才是最最終于的參數.
一. 平臺情況
因為對于游戲只是個業余人事, 平常還真沒太關注過各大平臺, 今天根據這次新聞提到的幾項"指標"做了下比較.(最后一列不在其中, 只是本貼需要)
| 優勢 | 云服務 | 支付 | 虛擬貨幣 | 用戶群 | 開放平臺/APIs |
阿里 | 交易 | 阿里云
| 支付寶 | ? | 淘寶 | ? |
百度 | 內容 | 百度云
| 百度錢包 | ? | ? | open.baidu.com 個人數據存儲 推送 第三方賬戶登錄 社會化分享 移動統計 |
騰訊 | 社交 | 騰訊云 | 財付通 | Q幣 | QQ 微信 | open.qq.com 用戶信息 關系鏈類 應用推廣 支付 營銷 |
如上表可以看出, 其實各個平臺該有的都有了, 沒有的也都沒有(這話說的..) . 圖表中也沒包含像360, 網易等, 并不是說他們的手游平臺不強大, 這里只是做個對比表, 各個的fans表認真了.
好了, 現在說重點...實際作為一個業務開發者, 我最關心的是表中最后一列 -- "開放平臺/APIs" . 阿里平臺還找不到, 所以空著了, 當然這也正是我們可以"瞎"想的地方. 我們來看看其它兩個平臺主要提供的APIs.
百度:
沒有自己的用戶群, 沒有支付方向(不是通道), 所以更多地在"默默"地干著"實事", 像推送, 數據存儲等(做為開發者, 我比較欣賞百度提供的這些API);
騰訊:
依托龐大的的用戶群, 其APIs更傾向與社交交互和業務推廣, 但多年通過Q幣培養起來的"內購"傾向, 所以也有專門的支付接口;
那么, 我們推測(希望)阿里平臺會有怎么的APIs提供呢? 話說阿里有taobao, 支付寶, 再加上個號稱"第一"的阿里云, 這要是三個都打通了, 確實能把騰訊下個一大跳. 但阿里在社交上不是強項, 雖然強推了半年多的"來往", 感覺還是晚了, 似乎一段時間內完全不在微信的眼里. 那么早期應該更關注"交易"和"支付"相關的APIs; 但作為后起的平臺, 也不得不考慮下如何吸引和扶持開發者. 所以,
阿里:
1. 買家登錄/管理
2. 商家登錄/管理
3. 商家訪問
4. 商品管理/展示/訪問
5. 安全支付/內購接口
6. 消息/廣告推送
7. 事件記錄/觸發
8. 應用數據存儲
9. 應用數據分析/管理
夠多了, 這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不是...好了, 那么作為一個野生的業余游戲開發者來說"急切"的"最低"需要什么呢?
二. 個人開發者需求
實際作為野生的,獨立的,業余的游戲開發者來說, 多數應該被限制在"小"項目中, 那么作為平臺, 提供的服務/支撐越豐富, 越靈活就受歡迎. 因此, 從"小"項目的共性來看, 希望平臺能提供如下支持.
1. 平臺服務
a. 應用發布: 這個是必須的不是?
b. 應用數據統計與分析: 通過收集到的應用數據, 如安裝數量, 安裝分布等信息, 可以非常有效地為應用自身改善提供數據參考;
c. 廣告管理: 應用的廣告接入與過濾;
d. 錢包管理: 應用收入情況展示與分析, 內購數據管理;
e. 信息推送: 就是GCM的功能, 但要能弄個群發支持的話, 阿里云應該搞定;
f. 應用共性數據需求支持: 例如應用的排行榜數據的存儲和展示, 成就數據設置與觸發, 應用的配套論壇/IM等SNS平臺等(阿里云就在那里, 是不是呢?);
2. APIs支持
a. 用戶數據訪問: 支持用戶登錄, 獲取用戶自身數據;
b. 商家數據訪問: 獲取商家信息;
c. 商品數據訪問: 獲取商品信息;
d. 支付寶接口: 支持用戶購買商品;
e. 內購接口: 支持用戶購買應用內商品(這個跟支付寶接口應該不一樣);
f. 廣告接口: 實現傳統的哪種廣告發布的接口就好;
g. 消息/事件推送接口: 支持通過應用的服務端下發消息/事件到應用;
嗯, 這些應該夠了(實際目前我的游戲只需要其中一條..), 腰不疼... 多用戶交流, 用戶狀態數據維持什么的, 那是高級開發者想要的了, 他們應該自己可以搞定這些了. 新聞中,阿里的8:2分成方式是對開發者的扶持, 實際也有挖墻腳之嫌, 但, 如果平臺的功能靈活強大, 2:8的分成一樣可以引人入伙不是?
說到對開發者的扶持, 或者叫做拉人下水也好, 反正都是為了增加人氣不是? 那么阿里可以考慮下下面的法子.
三. 扶持
1. 交流平臺
開發中心, 交流論壇什么的, 各種流行的模式也沒啥好說的. 很多時候, 我覺得一個好的交流平臺不僅給開發者"家"的溫暖感覺, 反倒是能提供找個解決問題地方, 而減少挫敗感來的更重要 -- 話說, 難道你不喜歡stackoverflow.com嗎?
2. 虛擬團隊組建
不得不承認, 當下的游戲不再是一個人可以搞定的. 至少如我這樣的, 只會code, 完全不懂PS的程序員, 敲打出來的游戲基本都是用來"嚇人"的. 但目前看, 咱這種野生的業余程序員還混不到游戲隊伍中, 所以...為何不出頭考慮建立虛擬團隊的方案呢?
杭州在動漫方面也算前例, 敲代碼的也以萬計, 而多數的小游戲都是"短平快"的項目, 所以呢...當創新出現時, 阿里只需派個兼職的PM出來, 協調組建個臨時團隊, 引導團隊使用自身平臺, 協助應用創建發布什么的...這對于業余游戲開發者和平臺自身來說, 不是一件功德無量, 一石多鳥, 普大喜奔的好事嗎?
<---- 求擴散的分割線 ---->
都說隔六個人就可以跟奧巴馬搭上關系, 要是覺得"瞎"想的有些道理, 那就擴散它吧, 說不定就能被某個做平臺的大佬看到, 然后還真的這么做了, 那, 那咱這樣的的野生業余游戲開發者們就可以笑醒了啊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