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er、emacser的優越感
曾幾何時,剛學編程沒多久,網上看到一群“牛人”吹噓說世界上有三種編輯器:一種是vim,一種是emacs,一種是其它。
當時看到各種介紹vim和emacs的文章都是頂禮膜拜的,希望自己哪天也能成為那種能玩的動“神器”。一直是水平不夠或者其它原因,沒學會。3年多前看到一個vim的視頻,當時下狠心終于把vim學會了,當然有之前一兩年斷斷續續學vim的基礎的幫助。自從學會了vim之后我也加入到了vimer行列,終于學會了“神器”編輯器。終于可以在別人討論其它編輯器的時候回復一句裝逼的“vimer飄過”的語句。前輩們是說vim、emacs高效,因為你學會了之后,你的手不需要離開主鍵盤區域。其實在我看來這完全不是理由,其它編輯器的各種快捷鍵同樣能夠保證你不離開主鍵盤區域完成編輯功能,只不過普通編輯器不會強迫你學習快捷鍵,而vim和emacs是你必須學會快捷鍵才能夠使用。這時“牛人”也許會說vim和emacs都有超強的定制性,可以定制你想要的“任何”功能。看起來是很牛逼的,vim和emacs是有不少很強力的插件,可以把它們定制的很強力,但是要說到“任何”那也只是停留在理論上。C++自動提示功能始終都是vim和emacs的痛,幸好有了clang,自動提示能力終于上了一個檔次,但是那流暢程度和VA比起來還是要差一點,畢竟是基于單個文件分析(每次改動都會重新分析整個文件),不像VA那樣是整個工程分析。至于C++的重構功能,到現在vim和emacs都沒有很好的實現,不要說重構在C++里面沒有用,至少我覺得rename和extract method還是很有用的。vim和emacs其實沒有牛人吹噓的那么神奇,當然它們確實是很優秀的編輯器。最近一段時間我在減少使用vim,是因為經常敲擊ctrl鍵導致左手小指有時會疼痛。這個問題也許會在emacser上面更加嚴重,emacser都是迫切需要“腳踏板”的。
vimer和emacser的優越感是從前輩“牛人”那里聽來,費勁力氣學會,終于可以對沒學會的人來上一句“你的編輯器是其它”產生的。
蘋果系的優越感
蘋果的產品通常比一般的產品有著更貴的價格,通常用戶體驗比起一般的產品也確實要好,這往往成為某些裝逼人事的裝逼利器。當一部分人用上了“先進”的蘋果產品,開始寫各種文章炫耀蘋果的優越性,比起其它怎么怎么好,使得很多沒有試用過蘋果產品的人心生向往,費盡力氣也要體驗體驗。當這些人費盡力氣使用了蘋果的產品后,有很大一部分人自然的覺得自己用上了高端的產品,往往產生優越感。有不少使用Macbook Pro的人說使用Macbook Pro再也沒有關過機,什么東西都是合上就走,并以此產生對Windows的優越感,說Windows是不可能做到。然而我身邊就有一個同事使用thinkpad,裝的是Windows XP,而他的機器一年都是沒關過機,都是合上就走的,這更別說Windows 7了。我自己從去年開始使用Macbook air,剛開始使用第一周死過一次機,后來也出現過一次死機。我覺得Macbook air是不錯,但是還不至于說甩開其它產品幾條街,讓人產生強烈的優越感。
使用蘋果系的人產生優越感往往是因為自己付出了比較大的一部分資金后,看到產品的不少優點之后就開始無視對于其它產品的缺點,從而產生一種高貴的優越感。
Linux程序員的優越感
有不少Linux程序員,覺得自己是Linux程序員能干不少牛逼的事,能看到優秀的源碼。就連調用系統調用都能產生優越感,說Linux的系統調用簡單明了,比起Windows的API來說簡單。這當然是個優點,但這就能讓人產生優越感。而往往即懂Windows又懂Linux的人的卻能夠更好更正確的認識各個系統的優缺點。我了解到一些Linux程序員會產生優越感,有不少是曾今學習Windows編程,發現自己沒能學好(往往是學習GUI編程沒學好),然后看到很多網上牛人都使用Linux,然后轉移到Linux潛心學習,編寫命令行程序,終于修煉成功,之后就開始噴Windows多么不好,進而產生優越感。
C程序員的優越感
C程序員的優越感的產生有點類似Linux程序員,而往往C程序員也就是Linux程序員。有了Linux的優越感之后,更加的認為只要有Linux和C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只要比C更復雜的東西都是不值得的。而這些C程序員自然而然的把優越感產生建立在C++之上,而且是這個也是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是帶著C的思維學習C++,發現不少C++的東西不是按照他想象的那樣運作之后,就開始鄙視C++最終又回歸為C,而往往也產生對C++程序員的優越感。不過再我看來,如果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C++程序員,你讓他回去寫C代碼,他同樣能夠寫出優秀的C代碼來。C程序員的優越感其實有些可悲,往往是自己短視,可以不喜歡不使用一種語言,但是這完全不是產生優越感的理由。
技術等級的優越感
一般公司都有技術等級之分,高級工程師一般工作經驗比普通工程師要豐富一點,抑或是在某些方面比較擅長。而他們對待普通工程師的時候往往產生一種“我什么都應該比普通工程師懂的優越感”,跟普通工程師討論問題的時候往往帶著一種高級工程師的優越感,覺得普通工程師的各個方面都不如自己的感覺,因而形成一種嚴格的等級制度,時間長了之后就變成了一種“文化”。這種優越感似乎是有傳遞性的,等那些普通工程師終于熬成高級之后也開始對后來的普通工程師產生優越感。
還有其它不少情況很多人會對某些人某些東西產生優越感,這種優越感的產生一般都是因為付出了更多的某樣東西之后,自然的對事物的分級而產生,覺得自己的層級更高一點,自然而然的產生了優越感。當這種優越感開始在一定范圍內開始傳播之后,對于某些曾今不能體會到優越感的人同樣付出了更多的某樣東西之后,像病毒式的也感染了這種優越感。使得這種優越感一直往下傳遞。
最近發現身邊和網上不少這種優越感案例,有感而發,寥寥幾筆。
posted on 2012-05-15 19:17
airtrack 閱讀(4182)
評論(21) 編輯 收藏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