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atic和extern:
大工程下我們會碰到很多源文件。
文件a.c static int i; //只在a文件中用 int j; //在工程里用 static void init() //只在a文件中用 { } void callme() //在工程中用 { static int sum; }
|
上面的全局i變量和init()函數只能用在a.c文件中,全局變量sum的作用域只在callme里。變量j和函數callme()的全局限擴充到整個工程文件。所以可以在下面的b.c中用extern關鍵字調用。extern告訴編譯器這個變量或者函數在其他文件里已經被定義了。
文件b.c extern int j; //調用a文件里的 extern void callme(); //調用a文件里的 int main() { ... }
|
extern的另外用法是當C和C++混合編程時如果c++調用的是c源文件定義的函數或者變量,那么要加extern來告訴編譯器用c方式命名函數:
文件A.cpp調用a.c里面的變量i和函數callme() extern "C" //在c++文件里調用c文件中的變量 { int j; void callme(); } int main() { callme(); }
|
二,static法則:
A、若全局變量僅在單個C文件中訪問,則可以將這個變量修改為靜態全局變量,以降低模塊間的耦合度;
B、若全局變量僅由單個函數訪問,則可以將這個變量改為該函數的靜態局部變量,以降低模塊間的耦合度;
C、設計和使用訪問動態全局變量、靜態全局變量、靜態局部變量的函數時,需要考慮重入問題;
posted on 2008-06-19 20:30
Macaulish 閱讀(628)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