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 Vim與其它編輯器一個很大的區別在于, 它可以完成復雜的編輯與格式化功能. 在這些領域還少有軟件能與它分庭抗禮, 但是, 與所有的靈活性的代價一樣, 你需要用自己的雙手來實現它. 這在事實上造成了用戶在使用Vim過程中的幾個自然階段.
一開始是notepad, word, edit壟斷你的大腦, 這些東西根深蒂固, 揮之不去Vim的使用對你而言是一場噩夢, 它降低而不是提高了你的工作效率. 對三種工作模式的不解甚至使你認為它是一個充滿BUG或者至少是一個古怪的與當今友好用戶界面設計嚴重脫節的軟件. 事實上, 這些起初看起來古怪的特性是Vim(或者是vi)的作者和它的用戶們在自己漫長的文字編輯和程序設計生涯中總結出來的最快速最實在的操作, 在幾乎等于計算機本身歷史的成長期中, 歷經無數嚴厲苛刻的計算機用戶的批評與檢驗, 無用的特性或糟糕的設計在Vim用戶群面前根本就沒有生存的余地. Vim細心而謹慎的作者們也不允許自己精心設計的軟件里有這樣東西.第二個階段你開始熟悉一些基本的操作, 這些操作足以應付你日常的工作, 你使用這些操作時根本就不假思索. 但這些階段你仍然很少去碰Vim那晦澀的在線幫助文檔. 它在你心里只是notepad, edit一個勉強合格的替代品.
第三個階段, 精益求精的你不滿足于無休無止的簡單操作, 冗長而乏味,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可以四兩拔斤. 于是, 從UNIX參考手冊上, 從同事口中, 你漸漸叩開:help xxx的大門. 開始探索里面充滿魔力的咒語. 從雜耍般的帶有表演性質的技巧開始, 這些技巧令人眩目但少有實用性. 不過這卻是你擁有魔力的第一步. 接下來, 你開始認識到這些咒語背后的真經, 開始偷偷修改一些奇怪的符號, 于是, 奇跡產生了, 魔力不但仍然有效, 而且真實地作用于你現實中的文字編輯生活. 你在第二階段由于熟練操作而塵封已久的大腦突然開始運作. 但這個過程并非是達到某個臨界狀態后的一路坦途, 不斷的挫折, 新的挑戰, 看似Mission Impossible的任務.永遠伴隨著任何一個人的任何一個學習過程. 這是你使用Vim的最后一個階段, 也是最漫長最有挑戰性同時也充滿無數奇趣的階段. 這個階段里你開始定制一些希奇古怪的顏色. 開始以敲入i18n來輸入internationalization, 開始讓Vim替你糾正經常把the 誤敲成teh的毛病, 開始讓Vim與系統里各種精悍而強大的兄弟工具進行合作, 開始寫越來越長的script, 每一次的文本編輯體驗都妙趣橫生高潮跌起. 你的頭腦因為要用Vim完成高效的編輯而高度緊張. 你開始在Vim郵件列表里提一些確實是問題的問題. 也開始發現你在Vim里做了以前在SHELL里做的幾乎一切事. 事實上你已經成了一個無可救藥的Vim骨灰級玩家.
posted on 2010-06-17 14:13
margin 閱讀(344)
評論(1) 編輯 收藏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