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到渲染管線的一般組成,接下來就要說說各部分的轉換怎么做了。
在這之前,本著掃盲的態度,先介紹一點矩陣的基礎知識。
大學一年級一般都會上一門叫做“線性代數”的課,這個課上就會講很多關于線性方程組(可以先不管“線性”兩個字,初等數學里的東西基本都是線性的),關于矩陣的東西。
首先,什么是線性方程組?
ax + by + c = 0 a b c
dx + ey + f = 0 這個就是一個線性方程組, d e f
gx + hy + i = 0 我們可以把它表示成矩陣 g h i
再來,什么是向量?一個1 x N 的矩陣,就是一個向量,例如
a
b 一般可以記成(a,b,c)
c
線性代數對矩陣定義了一系列的運算方法,比如乘法,加法等。具體的定義最好找本線性代數來看看,另外推薦一個《理解矩陣》,是個短小精悍的文章,對于理解矩陣,坐標系,向量比較有好處。
現在就先說明幾個問題。
1、一個N維向量,可以表示一個N維空間的點。比如說(1,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表示x=1,y=2的點
2、可以同時存在多個坐標系。例如,有兩個坐標系,重疊在一起,但是坐標系A的單位長度是坐標系B單位長度的2倍。那么在A坐標系中的 (1,0)點,在B坐標系中就是 (2,0)點
3、坐標系原點位置可以不同。比如,坐標系A原點在坐標系B的 (1,1)處,那么坐標系A的(1,0)點就是坐標系B的(2,1)點。
4、坐標系可以表示成矩陣。 比如 2 0 就表示一個x軸縮小一半的坐標系。這個坐標系實際上是由
0 1
兩個向量 2 和 0 放在一起組成的,沒錯,也就是坐標軸的單位向量值的倒數組成了坐標系。所以很顯
0 1
然,1 0就是一個我們平常使用的坐標系。至于另外那兩個數要是不為0會發生什么情況,可以自己想
0 1
想,我后面也會解釋。
5、三維空間的坐標系可以表示成3x3矩陣。(這個不用解釋了吧)
6、坐標系矩陣與對應維數的向量相乘,將得到該向量在這個坐標系下的表示。這個是最關鍵的一個點,能理解,后面就都好辦了。一個向量 (2,2,2) ,一個矩陣(坐標系)2 0 0 ,用矩陣乘以這個向量,
0 2 0
0 0 2
根據矩陣乘法,我們將得到向量(4,4,4) 。關于這一點,大家可以看看《理解矩陣》,它的描述比我說得更透徹,其實矩陣還表達了一種映射關系,或者表達了一種變換。
7、坐標系矩陣還可以擴展,用來表示坐標系原點的位置。這種擴展的坐標系矩陣看起來就像這個樣子1 0 0 1 這是就是所謂的“三維空間的齊次坐標系”。為什么叫“齊次”,我還沒理解透,以后理解
0 1 0 1
0 0 1 0
0 0 0 1
了再補上。這個矩陣描述的坐標系是這樣的: 坐標系的x,y,z軸的單位向量都與我們最常見的那種坐標系一樣,原點在(-1,-1,0)處。也就是,最右邊一列多出來的,就是表達原點位置的向量。那么這個矩陣怎么做乘法呢,因為根據矩陣乘法,這個矩陣需要乘以一個4維向量。假設有一個點(1,1,1),那么我們就在這個向量后面再增加一個數,變成 (1,1,1,1),然后就可以去乘這個矩陣了(關于這個硬加上的數,見下一點)。
8、上面說到齊次坐標系,還說到了一個三維向量增加一維變成4維,那么這個第四維是什么含義呢?當一個向量表達齊次坐標時,它的最后一維有特殊的含義。一個4維向量V (a,b,c,h),當h = 0 時,V表示一個三維空間中的向量。當h 不為 0 時,V表示一個三維空間中的點。這個點的坐標是 (a/h,b/h,c/h)。在進行矩陣運算時,第四維正常的參與運算,我們可以得到簡單的推論:
向量加向量得到向量。 向量得到點。 點加點得到中點。
在此補充一點,在空間中,“點”和“向量”其實是不同的概念,向量有方向,但沒位置,點有位置但沒方向。所以在齊次坐標系矩陣中,第四列第四行是1,因為原點是一個點,不是向量。
9、在計算機圖形學中,一般就是用矩陣來做各種物體的坐標變換,方法很簡單,就是用一個矩陣去乘以表示坐標的向量。
10、矩陣的表示方法還有一種,就是向量按行表示,線性方程組矩陣就是這樣。也就是一行表示一個向量。所以看其它資料的時候要注意一下。
說了一這么些數學,估計也看煩了,那么就先講一個實例:世界坐標變換。
世界坐標變換是渲染管線生成世界模型時的必備操作。
比如說,我有一個正方體,頂點坐標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然后我需要在這個世界模型中放置很多個正方體,怎么辦呢?總不能手工的去輸入那么多的坐標吧。我只能對這個正方體作一些變換,比如:放大縮小,旋轉,移動。通過這樣一些操作,我就可以把這個正方體放到任何地方了。那么現在簡單說怎么實現。
這個正方體,我們存儲的時候就存下8個點就夠了,這8個點都各自是一個4維齊次向量,可以用靜態數組來實現。然后構造一個矩陣,依次乘以這8個點,那么一次變換就算做完了。
放大縮小,我們就構造這樣的矩陣 2 0 0 0 ,這樣就把正方體放大一倍
0 2 0 0
0 0 2 0
0 0 0 1
旋轉: 這個相對比較復雜一點,在這里的旋轉我們會說 繞x軸旋轉 a 弧度(角度),相應的矩陣為
1 0 0 0
0 cosa sina 0
0 -sina cosa 0
0 0 0 1
平移: 把正方體中心移動到(1,2,3),矩陣為 1 0 0 1
0 1 0 2
0 0 1 3
0 0 0 1
一般情況下我們應該按照這樣的順序來做這三種變換: 縮放、旋轉、平移。 如果改變順序,那么轉換出來的效果也將不一樣,有興趣的可以自己計算一下。
暫時就這么多吧,下次繼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