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離婚讓我找回自我
曾經,我和行生組成了美滿的家庭,我們事業有成,有體面的職業和較高的收入。經過近20年的婚姻生活,先生出現外遇,向我提出離婚。他說再也受不了我的缺點和毛病,想下半輩子為自己活一次,然后就摔門而出。當時我受到巨大打擊,想過自殺,但是在朋友和親人的鼓勵下,我重新振作起來。
離婚后,我換了新發型,減掉留了十多年的長發,人也變得精明能干了。接下來,我反思自己的婚姻,是什么原因讓婚姻走到盡頭,為什么婚姻會使我從一個開朗樂觀、喜歡讀書思考的女孩兒變成一個俗氣嘮叨、愛鉆牛角尖的中年婦女?回想我的婚姻生活,原來我一直把自己安置在固定的位置,除了上班就是回家,像個守著小窩的呆鳥,每天只知道圍著家里那點事轉悠。婚后我習慣了依賴丈夫,什么事都以丈夫和孩子為中心,從來沒有為自己想過。如果丈夫下班沒回來,我就站在樓道里趴著窗戶望著外面等他回來。他出差了,我就看日歷掐手指等他回來,每天我都是在混日子,看不到家庭之外的東西,是我自己把自己禁錮了,在家庭中迷失了自我,也把婚姻逼上了死胡同。
很快我就調整好了情緒,適應了單親家庭的生活,在生活里變得自主、自立、自信,我和兒子的生活既和諧又有規律。兒子對我說:“媽,我們現在的生活不是挺好嗎?原來離婚并不是一件多可怕的事情,看你怎么去處理和對待。
婚姻的結束讓我開始了新的生活,我開始注得自我修養,我感覺自己的思想在不斷升華,每天都有新的感覺。蛻變的過程有過痛苦,但這卻是一生的財富。
故事二:
孩子仍有爸爸
剛離婚那段時間,我也曾哭泣過,哀嘆過,但是這樣的日子沒有持續太久,干嘛要和自己過不去,又不是天塌下來了!我認為,在適合的進候結束一樁不美滿的婚姻,意味著給自己一個重新尋找幸福的機會。我又可以享受獨身的自由和灑脫了。
6歲的兒子想念爸爸了,拖著哭腔問我:“我想爸爸了,我給他打個電話,讓他回家好嗎?”我初時愣住了,這是我離婚后面對的第一件事情,如何讓兒子的生活和心理不受父母離婚事件的影響,如何懷兒子相依為命過好每一天,都是我要好好考慮的問題。我笑著回答他“爸爸最過工作很忙,等周末的時候,你再給他打,他會帶你出去玩的。現在媽媽陪你玩好嗎?”兒子歡呼:“媽媽萬歲!”
僅讓兒子開心是不夠的,我可以不要丈夫,孩子卻不能沒有父親。無論再怎么不想見到那個與自己沒有什么瓜葛的男人,還是要約見人家,共商撫育兒子的大計,誰讓人家是兒子他爹呢?
我把前夫和兒子的合影放在家里最顯眼的位置,以此向兒子傳遞一個信息:在這個家里,沒有“丈夫,但依然有“爸爸”。周末,我給前夫打電話,聲音平靜:“兒子想你了,帶他出去玩吧。”前夫倒是結結巴巴的:“什么時候……我去接兒子?”不知是不是距離產生美,父子倆的關系比以前更加融洽了。只要有空,他就會去幼兒園接兒子,陪他玩夠了再送回來。
有時我有事晚歸,給前夫找個電話,兒子的事情可以安排得妥妥當當。不僅兒子的父愛不缺失,我也沾了點小光:省了找鐘點工的花費,真是一舉兩得。有點替那些離婚后把孩子他爸當作敵人,拼死不讓孩子見父親的女性感到惋惜,這筆賬怎么算不明白呢?

----離婚,當然不是圍城中男女所預想到的。有些人在婚后發現雙方性格不合,雖然經過多方磨合,依然不能達到默契;有些人則國為婚后感情的不忠,感情的出軌,雙方感到無法彼此面對;也有些人由于身體的原因、經濟原因、孩子老人問題,發生矛盾不可調和,這些最終要通過一條途徑來逃避現有的生活--離婚。
離婚并不表示今生再也沒有愛,也不禁止人們再去尋覓愛。不代表黑暗的降臨,而是黑夜的結束,新的曙光即將到來。
常常發現有一些人在離婚前,總是消極低落,走出圍城后才發現其實不必過得這樣苦的。坦誠面對生活,就會發現,真的不是離不開某個人,相對于生命中的生離死別,一段婚姻的消逝真不算什么,至少沒想像中那么恐怖。
離婚后,也許意味著人生中另一優幸福生活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