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 id="pjuwb"></ins>
    <blockquote id="pjuwb"><pre id="pjuwb"></pre></blockquote>
    <noscript id="pjuwb"></noscript>
          <sup id="pjuwb"><pre id="pjuwb"></pre></sup>
            <dd id="pjuwb"></dd>
            <abbr id="pjuwb"></abbr>
            隨筆 - 16, 文章 - 1, 評論 - 4, 引用 - 0
            數據加載中……

            Linux 是Windows 的剋星嗎?

            一、問題的提出
            Linux在近年來的火爆不亞于當年IBM360系列問世的盛況。誰能想到一個芬蘭的大學生個人搞出的玩物,由于互聯網和開放源碼的基礎,在眾多玩家和用者的關愛下不到十年時間既然以一種獨特的軟件開發模式,成就了一個令人刮目相看的軟件系統并最終形成了對微軟帝國的真正挑戰。其每年的發展速度竟然大過200%,令所有其它操作系統不能望其項背。
            然而,由于PC機的廣泛應用,搭伴出售的Windows XX以其20年(從1981年第一個與IBM PC捆綁銷售的MS-DOS 1.0算起)的影響,已使普遍電腦用戶習慣于微軟的文化,并形成了這樣的思維定式,似乎微軟的霸主地位是不可動搖的,對任何一個挑戰者抱著十分懷疑的態度。這也難怪,因為已有許多挑戰者失敗的記錄:IBM斥巨資開發的OS/2自與微軟分家并想與之分庭抗禮不久,即最終以失敗而告終;Novell曾經不甘心于只做Netware網絡服務器市場領頭羊要想與微軟全面較量而引進AT&T UNIX,全方位發展服務器領域產品反而陷入財政危機不得不最終剝離Wordperfect,特別是轉讓UNIX給SCO來擺脫困境。Linux 僅是一個”毛頭小伙”,他想登擂挑戰,其下場如何?這是世人特別關注的。畢竟DOS-Windows XX已經稱霸20年了,且不說在市場上它受到同行的不斷擠兌,也不說它的壟斷受到了美國司法部的制裁,就是從使用者來說,也有一些已經厭倦了微軟的形態,希望有另外的選擇,給他們予一絲 “新鮮的空氣”。而Linux可以說是近來最強有力的挑戰者。
            從另一方面,微軟對于這一 “年輕后生”,也給予了格外的關注。比如所謂的萬圣節文件I就從開放源碼軟件定義和歷史、開放源碼處理過程、開放源碼強處和弱點、公司經營模式、Linux發展歷史和現狀、幾個重要開放源碼如Netscape和Apache及其它開放源碼軟件計劃等諸多方面作了較周詳的探討和分析。而萬圣節文件II則更是集中討論了Linux。從Linux發展史、Linux技術分析及操作系統結構、Linux操作系統商業發行版、商業Linux系統集成商、市場占有率、Linux品質評估、Linux競爭力議題、Linux服務器系統、Linux桌面系統、Linux的預測及未來等諸多方面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兩份文件還都面陳了微軟的反應并就采取的對策作出了建議。對于微軟來說,這是破天荒的重大舉措。這從另外側面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信息,Linux確實是Windows XX的剋星,至少Linux給中國軟件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機遇,也給用戶提供了一種選擇,從而可以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免受微軟的擺布和奴役。當然也增強了我們這些程序員排戰微軟霸主地位的信心和力量。
            本文以Linux的基本技術特點談起,比較Linux在服務器、桌面機和嵌入式三個層面與Windows NT、Windows 9X及Windows CE的對陣。最后談談筆者的一些看法。
            二、 Linux與Windows XX的總體比較
            Linux何以備受青睞,致使除微軟以外,國際上有名的硬、軟件廠商都毫無例外地與之結盟、捆綁。甚至連世界IT的龍頭老大“藍后巨人”IBM也要“全面擁抱Linux”呢?
            首先,Linux作為自由軟件有兩個特點:一是它免費提供源碼,二是愛好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由修改、復制和發布程序的源碼,并公布在Internet上。這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操作系統高手為Linux編寫各種各樣的驅動程序和應用軟件,使得Linux成為一種不僅只是一個內核,而且包括系統管理工具、完整的開發環境和開發工具、應用軟件在內,用戶很容易獲得的操作系統。
            由于可以得到Linux的源碼,所以操作系統的內部邏輯可見,這樣就可以準確地查明故障原因,及時采取相應對策。在必要的情況下,用戶可以及時地為Linux打 “補丁”(這正是筆者前面文章中討論的集市模式開發軟件最本質的內容),這是其它操作系統所沒有的優勢。同時,這也使得用戶容易根據操作系統的特點構建安全保障系統,不會由于不了解不公開源碼的 “黑盒子”式的系統預留的什么 “后門”而受到意外的打擊。
            第二,究其根本,Linux是一個UNIX系統變種,因此也就具有了Unix系統的一系列優良特性,Unix上的應用可以很方便地移植到Linux平臺上,這使得Unix用戶很容易掌握Linux。下面簡要地描述UNIX亦即Linux的一系列特色。
            2.1 UNIX/Linux的主要特色
            早期UNIX的主要特色是結構簡煉、便于移植和功能相對強大,經過30來年的發展和進化,形成了一些極為重要并穩定的特色,其中主要包括:
            1. 技術成熟,可靠性高
            經過30來年開放式道路的發展,UNIX的一些基本技術已變得十分成熟,有的已成為各類操作系統的常用技術。實踐表明,UNIX是能達到大型主機(mainframe)可靠性要求的少數操作系統之一。目前許多UNIX大型主機和服務器在國外的大型企業中每天24小時,每年365天不間斷地運行。例如,不少大企業或政府部門,即所謂肩負關鍵使命的場合/部門將其整個企業/部門信息系統建立并運行在以UNIX為主服務器的Client/Server結構上。但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一家大型企業將其重要的信息系統完全建立在NT上。
            2. 極強的可伸縮性
            UNIX系統是世界上唯一能在筆記本電腦、PC、工作站,直至巨型機上運行的操作系統,而且能在所有主要CPU芯片搭建的體系結構上運行(包括Intel/AMD及HP-PA、MIPS、PowerPC、UltraSPARC、ALPHA等RISC芯片)。至今為止,世界上沒有第二個操作系統能達到這一點。此外,由于UNIX系統能很好地支持SMP、MPP和Cluster等技術,使其可伸縮性又有了很大的增強。目前,商品化UNIX系統能支持的SMP,CPU數已達到幾百甚至更多個,MPP系統中的節點甚至已超過1024個UNIX支持的異種平臺Cluster技術也已投入使用。UNIX的伸縮性遠遠超過了NT操作系統目前所能達到的水平
            3. 網絡功能強
            網絡功能是UNIX系統的一又一重要特色,作為Internet網技術和異種機連接重要手段的TCP/IP協議就是在UNIX上開發和發展起來的。TCP/IP是所有UNIX系統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因此,UNIX服務器在Internet服務器中占80%以上,占絕對優勢。此外,UNIX還支持所有常用的網絡通信協議,包括NFS、DCE、IPX/SPX、SLIP、PPP等,使得UNIX系統能方便地與已有的主機系統,以及各種廣域網和局域網相連接,這也是UNIX具有出色的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的根本原因。
            4. 強大的數據庫支持能力
            由于UNIX具有強大的支持數據庫的能力和良好的開發環境,因此多年來,所有主要數據庫廠商,包括Oracle、Informix、Sybase、Progress等,都把UNIX作為主要的數據庫開發和運行平臺,并創造出一個又一個性價比的新記錄。UNIX服務器正在成為大型企業數據中心替代大型主機的主要平臺。
            5. 開發功能強
            UNIX系統從一開始就為軟件開發人員提供了豐富的開發工具。成為工程工作站的首選和主要的操作系統和開發環境。可以說,工程工作站的出現和成長與UNIX是分不開的。至今為止,UNIX工作站仍是軟件開發廠商和工程研究設計部門的主要工作平臺。有重大意義的軟件新技術的出現幾乎都在UNIX上,如TCP/IP、WWW、OODBMS等。
            6. 開放性好
            開放性是UNIX最重要的本質特性。開放系統概念的形成與UNIX是密不可分的。UNIX是開放系統的先驅和代表。由于開放系統深入人心,幾乎所廠商都宣稱自己的產品是開放系統,確實每一種系統都能滿足某種開放的特性,如可移植性、可兼容性、可伸縮性、互操作性等。但所有這些系統與開放系統的本質特征—不受某些廠商的壟斷和控制相去甚遠,只有UNIX完全符合這一條件。
            7. 標準化
            過去,Unix界被分析家和用戶批判,因為沒有為所有Unix操作系統提供統一的標準。其實,到目前為止,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工業團體恰恰是以UNIX基礎制訂了一系列標準化,如ISO/IEC的POSIX標準、IEEE POSIX標準、X/Open組織的XPG3/4工業標準以及后來的Spec 1170(因為它包含了1170個應用編程接口,后來改名為UNIX’95)標準。不少人對標準及標準化組織的作用及職權產生了誤解。事實上,當標準化組織企圖駕馭互相競爭的力量,和企圖為用戶規定他們的要求時是注定要失敗的。比方說,標準只能用于給出道路的規則,而不應用于制造汽車。如果廠家被強迫完全遵從單一的標準,而不允許他們產品有特色,則用戶將受害,Unix將變成象任何單一廠家的產品一樣,沒有任何特色。
            Unix標準組織的真實目標是為用戶和廠家定義一種規定Unix形態的基礎。標準將保證Unix系統是可操作的,并且其應用是便于移植的。但它們也允許相互競爭的開放開發環境能創新和具有技術特色。
            當然,由于UNIX是有版權的,而且其源頭有多家,許多廠家自行開發,并強調特色而導致UNIX版本的不統一(相比之下,Linux的核心是統一的,各發行廠家只是在外部作了不同程度的開發,但又都要遵循POSIX等標準,所以不會存在UNIX那種四分五裂的表象)。即便如此,Unix系統已經提供了比任何其他操作系統更多的可互操作性。公共的聯網和系統管理協議允許用戶方便地混用和匹配多種Unix系統。從一種Unix向另一種Unix移植應用只需幾天時間,而在完全不同的操作系統間移植或重寫代碼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
            而且Unix工業界還在快速地向前發展,使得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更為方便。由獨立的X/Open組織管理的Unix’95為操作系統廠家和應用開發商規定了商品Unix的形態。所有的Unix廠家已經從Unix’95規格說明。
            開發或購買遵從Unix’95規格的應用可保證用戶方便地從一個Unix操作系統向另一個移植。但并不強迫用戶購買只遵從Unix’95規格的產品,用戶可以開發和遵從開放且自由競爭的市場購買具有新的擴充的產品,以滿足自己特殊的需要。
            這樣,Unix工業界再次為用戶提供了選擇的權力。如果伸縮性和移植性對用戶的業務是最重要的,用戶可以選擇遵從Unix’95的應用;如果先進技術是關鍵,則用戶可選擇某一廠家具有新擴充的應用,當然這些擴充尚未成為標準。
            由于Unix不斷發展,因此,Unix’95標準將繼續發展以接納某些廠家的創新。
            2.2 Linux和Windows XX相比有何特點
            1. 可完全免費得到
            Linux操作系統可以從互聯網上免費下載使用,只要您有快速的網絡連接就行;而且,Linux上跑的絕大多數應用程序也是免費可得的。用了Linux就再也不用背”使用盜版軟件”的黑鍋了。
            2. 可以運行在386以上及各種RISC體系結構機器上
            Linux最早誕生于微機環境,一系列版本都充分利用了X86CPU的任務切換能力,使X86CPU的效能發揮得淋淋盡致,而這一點連Windows都沒有做到。此外,它可以很好地運行在由各種主流RISC芯片(ALPHA、MIPS、PowerPC、UltraSPARC、HP-PA等)搭建的機器上。
            3. Linux是UNIX的完整實現
            從發展的背景看,Linux與其他操作系統的區別是,Linux是從一個比較成熟的操作系統發展而來的,而其他操作系統,如WindowsNT等,都是自成體系,無對應的相依托的操作系統。這一區別使得Linux的用戶能大大地從Unix團體貢獻中獲利。無論是Unix的作者還是Unix的用戶,都認為只有Unix才是一個真正的操作系統,許多計算機系統(從個人計算機到超級計算機)都存在Unix版本,Unix的用戶可以從很多方面得到支持和幫助。因此,Linux作為Unix的一個克隆,同樣會得到相應的支持和幫助,直接擁有Unix在用戶中建立的牢固的地位。
            UNIX上的絕大多數命令都可以在Linux里找到并有所加強。UNIX的可靠性、穩定性以及強大的網絡功能也在Linux身上一一體現。
            4. 真正的多任務多用戶
            只有很少的操作系統能提供真正的多任務能力,盡管許多操作系統聲明支持多任務,但并不完全準確,如Windows。而Linux則充分利用了X86CPU的任務切換機制,實現了真正多任務、多用戶環境,允許多個用戶同時執行不同的程序,并且可以給緊急任務以較高的優先級。
            5. 完全符合POSIX標準
            POSIX是基于UNIX的第一個操作系統簇國際標準,Linux遵循這一標準這使UNIX下許多應用程序可以很容易地移植到Linux下,相反也是這樣。
            6. 具有圖形用戶界面
            Linux的圖形用戶界面是Xwindow系統。Xwindow可以做MSWindows下的所有事情,而且更有趣、更豐富,用戶甚至可以在幾種不同風格的窗口之間來回切換。
            7. 具有強大的網絡功能
            實際上,Linux就是依靠互聯網才迅速發展了起來,Linux具有強大的網絡功能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它可以輕松地與TCP/IP、LANManager、Windows for Workgroups、Novell Netware或Windows NT網絡集成在一起,還可以通過以太網或調制解調器連接到Internet上。
            Linux不僅能夠作為網絡工作站使用,更可以勝任各類服務器,如X應用服務器、文件服務器、打印服務器、郵件服務器、新聞服務器等等。
            8. 是完整的UNIX開發平臺
            Linux支持一系列的UNIX開發工上,幾乎所有的主流程序設計語言都已移植到Linux上并可免費得到,如C、C++、Fortran77、ADA、PASCAL、Modual2和3、Tcl/TkScheme、SmallTalk/X等。
            總而言之,Unix就是可供各種用戶選擇的對象。一個操作系統已經使分布式計算成為現實。一個操作系統正在使新形式的交互娛樂成為現實并正確領導通向新的工程和商業應用的路。這就是Unix所體現的精神。但Unix還不止于此。主要地,Unix給用戶選擇最佳應用、最佳開發環境、最佳網絡功能和最佳硬件的自由,以滿足用戶的業務要求。Unix還給用戶選擇何時升級系統的自由,甚至當用戶改變主意時,用戶可以以最少的痛苦來安裝一個新系統,只要業務需要。
            Unix專門獻身于使用戶保持選擇的權力。
            三、 主要產品的競爭
            上面我們從總體上講述了UNIX從而也是Linux的特點,下面我們從服務器,桌面機和嵌入式三個不同層面上來比較Linux與Windows之間的優缺點、強項和弱處。
            3.1服務器操作系統——Linux與NT
            服務器是涉及一大類機器的統稱,最高端,用作超級計算或頂級企業和網絡服務器的MPP(大規模并行處理機)、SMP(對稱多處理機)、Cluster(集群機),Mainframe(大型主機);到普通商用數據庫服務器的中型機,如IBM AS/400,中高檔服務器如IBM RS/6000/系列機,HP 9000/K系列,SUN Ultra SPARC中高檔服務器(如10000系列)、SGI的1000系列等。以及低端,用作郵件、文件/打印服務器等的普通PC服務器,門類繁多,不一而足。在這方面Linux都有其產品,而NT基本上是處于PC服務器檔次上的操作系統。
            3.1.1 NT與Linux的版本發展
            1. Linux版本的發展
            1) 1995 年Linux已在以Intel及DEC ALPHA和SUN SPARC兩種RISC芯片為CPU的機器上運行。
            2) 1996年6月,Linux內核2.0發布時,已可支持多(比如16個)CPU處理。
            3) 1997年夏電影《泰坦尼克號》所用的160臺ALPHA圖形工作站中105臺采用了Linux,這表明Linux已進入圖形圖象處理領域。
            4) 1998年7月LinuxPPC 4.0發布,表明Linux又多了一種可供選擇的體系結構。
            5) 截止到1998年9月,Sybase宣布支持Linux,意味著Linux已有全系列商用數據庫管理系統的支持,包括Oracle、Informix和DB2在內。
            6) 1998年11月,Extreme Linux裝載在若干高性能機器上,在Supercomputing’98上引起轟動。
            7) 1998年12月,CLOWN工程搭建了由550個節點構成的Linux集群系統。SUN在64位的Ultra SPARC上首次支持Linux。APPLE宣布發售預裝Linux的PowerPC為主CPU的Macintosh。
            8) 1999年3月,VA Research和Intel合作將Linux移植到64位Intel Merced 即IA-64處理器構成的硬件系統上。
            9) Cadera啟動Lineo,開發OpenLinux的嵌入式版本Embeddix,隨后Motorola宣布與Lineo建立伙伴關系,合作開發嵌入式版本,后來Motorola又作了進一步投資。
            10) 1999年8月,SGI發布基于Linux的服務器1400L。
            11) Atipa Linux Solutions為Motorola構建200個節點 Beowulf集群,用于半導體建模和研發。
            12) HPTi獲得向美國政府提供Linux集群的重要合同。
            13) 1999年11月,實時Linux,real-time Linux2.0發布。
            14) 1999年下半年至2000年春,已有COMPAQ、TurboLinux、RedHat IBM等公司宣布搭建成了多種Linux集群系列和大規模并行處理系統,其節點數從幾十到上千不等。
            15) Linux 2.4即將發行,其中已把SMP(對稱多處理)作為內核的一個組成部分。
            由上面簡述,可以看到Linux發展道路有以下特點:
            1) 不僅有普通PC桌面版、嵌入版、PC服務器版,也已有了多種MPP、SMP和Cluster系統。
            2) 囊括了幾乎所有的CPU,從Intel/AMD到多種RISC芯片。
            3) 支持的體系結構覆蓋面甚至超過了它的老祖宗UNIX。
            4) 獲得的廠商支持空間廣泛。
            5) 上層軟件豐富,尤其是數據庫管理系統網絡通信系統、開發工具等。
            2. NT版本的發展
            NT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1988年,那一年Microsoft的高級技術專家Nathan Myhrovold說服了公司首腦Bill Gates去發展一種能在Risc芯片上運行的可移植操作系統,來與UNIX競爭。為此,Microsoft于89年從DEC挖來了VMS操作系統的重要開發者David Culter。由他來領導一個工程組,負責設計一種能提供文件服務、打印服務和應用服務的對稱多處理操作系統,起名為Windows New Technology(NT)。
            1) 經過近4年的開發工作,于93年6月發布了NT的每一個版本NT3.1。在產品正式發布前很長時間,Microsfot便大肆宣傳,聲稱NT第年的銷量要超過所有UNIX銷量總和的三倍。但實際情況相差甚遠,由于NT3.1存在很多缺陷,而且應用很少,消耗資源很大,要求20兆以上的RAM,因此當年NT3.1服務器銷售不到10萬份,遠遠低于UNIX的銷量,且不說三倍。
            2) 94年9月,Microsoft同時發布NT3.5和BackOffice應用包,NT3.5的資源要求比NT3.1減少了4M,并增強了與UNIX和NetWare的連接和集成。使得NT3.5服務年銷量達到了36萬份,比94年銷量增長了一倍多,占95年服務器操作系統銷售總數的19%,而當年UNIX服務器銷量超過50萬套,占24%(引自IDC資料)。二者在用戶數及銷售金額上差距更大。
            3) 96年Microsoft發布了NT 4.0版,這種版本支持Windows 95界面,一種Exchange文電傳送客戶機和Network OLE,后者允許軟件對象經過網絡進行通信。
            4) Microsoft原計劃在95年發布的Cairo(面對對象的NT)版本一再推遲。最后在97年面世。
            5) 經過了一再推遲,融合了Windows98和Windows NT的Windows2000(曾經命名為NT5)終于于2000年初問世。
            Windows NT發展道路的幾個主要特點是:
            1) 有明確的設計目標,與UNIX競爭企業操作系統市場,并繼承Windows的優勢。
            2) 核心技術由Microsoft一家壟斷和控制。
            3) 技術比較新,但正因為新,所以產品成熟尚需時日。
            4) 擁有強大的市場宣傳攻勢。
            3.1.2 Linux與NT系統的比較
            世界上從來沒有一種東西只有優點,而沒有缺點,今后也不會有。作為客觀存在的操作系統,也逃不出這一規律。本小節將對Linux和NT主要優缺點進行對比。
            事實上,Linux與NT有許多相似之處,如它們都是32位通用操作系統(Linux已支持多種64位體系結構,如IA-64,Ultra SPARC、ALPHA等,當然不久的將來,NT也一定會發布支持IA-64的版本),都具備多任務、多線程能力,都支持對稱多處理系統,都具有很好的網絡功能,都能為應用提供受保護的虛擬址空間,都支持先進的文件系統和長的文件名等等。但它們間的差別也是明顯的,各具獨特的優勢和不足之處。
            Linux的主要優勢在于技術比較成熟,經過實踐證明可靠性高。在可伸縮性上比NT有明顯的優勢,例如當初在商品化的Linux系統支持CPU數多達64臺時,NT支持的CPU數只達到4-6臺,能力較差。Linux在支持數據庫應用及異步傳輸網絡(ATM)等方面明顯優于NT。此外,Linux在企業級重要應用軟件數量方面明顯多于NT。而HP、SUN、IBM等UNIX廠商在中大型企業的支持服務的經驗方面,也比Microsoft豐富得多。Linux因網而生,因此在與Internet的結合方面也比NT具有天然而且明顯的優勢。以前UNIX的主要缺點在于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各廠家間內部競爭激烈,版本過多,力量分散,給用戶造成了困惑,也為軟件廠商開發應用帶來了困難。Linux具有的制約因素可以防止重蹈UNIX的覆轍。
            NT的主要優點是技術較為先進,與Windows有統一的界面,且二者結合較緊密,能很好兼容Windows的豐富應用軟件,也有利于鼓勵軟件廠商開發新的應用,因而能很好地利用在Windows上的優勢。NT的安裝、使用也比較方便,此外NT在價格及市場開拓能力等方面也較UNIX有優勢。NT的主要缺點在其產品尚不夠成熟,因而在使用中時有差錯發生。據國外經驗,操作系統這一類軟件的成熟和完善至少要5年時間,另外在可伸縮性、對稱多處理、堅固性和數據庫支持等方面仍有明顯差距,還缺乏企業級重要應用的經驗。而潛在的主要問題是其壟斷性質不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游戲規則,也不符合用戶的最終利益??傆幸惶鞎蔀镹T和Microsoft不可逾越的障礙,今年美國司法部對其壟斷地位作出的分拆判決就是一個證明。
            美國Standish Group曾經作過深入調查。資料表明,在企業選擇操作平臺的許多重要指標方面,UNIX與專有系統和NT相比仍占有明顯優勢,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上述數據是在調查Fortune雜志選出的前500家企業中的367名信息主管(CIO)后得出的結論,其中數字是投票的百分比數。從中可以看出,在總體11項指標中,UNIX在可獲得性、可靠性、可擴展性、易支持性、總體功能、性價比、安全性及應用程序多樣性等7項指標上都領先于NT及專有系統,而NT在易安裝性、易用性和總體價格3項指標上領先。
            由此可以理解,為什么UNIX是大型企業小型化及關鍵部門的首選平臺。Linux在這方面秉承了UNIX的所有優點,在一些方面如網絡互聯等方面更有所加強。
            在1997年十二月Linux社團曾對前1000大資訊技術企業作過調查,對各項功能進行評價:TCO(軟件的購買、維護及支持的總代價)互操作性、價格,管理,靈活性,可訪問性,Java支持,功能及效率。整個對系統滿意程度,Linux是第一名。Linux在九項中有七項第一名。僅在功能及效率上二項不及Windows。要知道,在PC桌面機上Windows的確比Linux有長處。而在服務器層面上結論幾乎相反。
            3.1.3 服務器操作系統市場現狀和前景
            目前在服務器市場上競爭的主要操作系統有3種,它們是Novell的Netware,UNIX/Linux和NT。據IDC統計,經驗數據表明,所支持的用戶數UNIX遠遠高于其他系統。一個典型的NT平均支持25-30個客戶機,而UNIX平均支持50-60個客戶機。
            國外有分析家評論NT、 UNIX及Netware爭奪操作系統平臺控制權的競賽時寫道:
            UNIX仍是企業數據庫和應用服務器,Internet服務器和OLTP系統最佳選擇;
            NT在部分級計算中很強,更多的應用正在不斷出現;
            Netware仍是文件、打印和目錄服務的主要平臺。
            另據Summit Stratgies公司的預測表明,進入21世紀,UNIX和NT將是企業級服務器的主流平臺,它們將占據服務器市場的60%以上,Netware類的市場將大為縮小。而專有系統仍將在高端服務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其預測示意如下圖1所示。

             

            顯然上面的結論現今仍然正確,只是UNIX的相當部分由Linux所取代。因為許多服務器UNIX廠家已把重心從各自的UNIX產品移植到Linux,從而加強了Linux在服務器平臺上的地位。下面表2是Linux 在服務器市場上與NT等的比較。

             

            * Windows 2000數據來自微軟公司網站
            3.2 PC機操作系統——Linux與Windows 9X
            這里我們主要是指商用桌面機(包括筆記本電腦)及家用PC機。這一類機器從其成名的第一代機IBM PCXT(Intel 8088,準16位CPU),到IBM PCAT(Intel 8086) 16位CPU及其兼容機,后來是基于Intel 186、286、386、486直至Petium(Intel 32位CPU)PC機,一代代層出不窮,至今已有基于PIII甚至P6和IA-64芯片的PC機問世。而其上的操作系統也主要是兩類:UNIX/Linux及DOS/Windows。在這一層面上目前顯然是DOS/Windows占上風。由于在這一檔次的PC機量大面廣而且直接面對普通用戶(不象服務器那樣,它們是在一個企業、部門至少是在工作組內部起作用),所以影響面就十分廣泛和深遠。比如,據資料表明,1998年中國市場全年PC機銷售量(包括PC服務器、筆記本、商用及家用PC機)約為350萬臺,1999年約為450萬臺,2000年預計可達6000萬臺。近幾年幾乎每年以20-25%的速度遞增。在這些銷量中PC服務器占總量3-5%。其余95%幾乎皆為普通PC機(包括筆記本電腦)。一個操作系統要想在用戶心目中占有一定地位,則必須得到這部分用戶的關注。
            3.2.1 UNIX/Linux與DOS/Windows版本的發展
            1. UNIX/Linux的發展
            在PC機檔次上,比較有影響的UNIX版本當數SCO的Xenix及SCO UNIX,至少在中國是如此,雖然后來SUN Solaris也可以用在Intel x86上,但影響小于SCO的版本,所以在這里不展開討論。
            1) UNIX經過整個70年代的發展,其所具有許多優點使人們對它產生了很大興趣,但是由于受當時美國政府的限制,AT&T不能經營計算機產品,UNIX也就不能作為正式商品銷售,用戶也得不到必要的技術支持和服務。意識到UNIX系統的巨大價值,1980年8月Microsoft(1983年從中分出SCO)公司宣布它在16位(Intel 8086、Zelog 28000、Motorola M68000等芯片)機上提供UNIX的微機版—Xenix,作為UNIX的商用系統。后來這一系統主要基于Intel x86芯片機器發展。Xenix 1.0最早是基于UNIX V7開發的,后來又根據UNIX SystemIII,UNIX System V的各種版本作了裁剪更新和擴充,形成了一系列版本Xenix 1.x,Xenix 2.x等。由于與Microsoft的關系,Xenix上提供存取MS-DOS格式的文件及磁盤的命令。這種傳統一直被SCO繼承了下來,這也是之所以Xenix及后來的SCO UNIX在PC機上使用最為廣泛的原因之一。
            2) 由于1998年AT&T宣布與SUN合作開發UNIX SystemV R4并且將合并Xenix的功能,所以到90年初,SCO在發布了Xenix System V R2.3.4后,就轉向了發布SCO System V UNIX。
            3) 為了與微軟的DOS及Windows 3.x競爭,Novell收購了UNIX Software Labs(USL)所持有的UNIX版權,與其原來的Netware合并開發Unixware。此系統于1994年初發布了Unixware 1.1,1995年初發布了UnixWare 2.0之后,由于戰線太長,財政困難而不得不被Novell放棄,并轉給了SCO。Novell在通用操作系統上與微軟競爭宣告失敗。
            4) SCO 在90年代上半期一直大力開拓其微機UNIX市場。1995年上半年推出Open Server 5。在95年9月,以SCO向Novell轉讓610萬份股份的代價(約占SCO股份的17%),Novell出讓UnixWare。SCO決定把自己的OpenServer與UnixWare合并成一種新的UNIX產品Gemini。不過到目前為止Gemini并沒有引起多大反響,其主要原因是因為Linux的空前成功,人們已經找到性價比更好的UNIX版本,為什么還要為Gemini勞神呢?盡管SCO甚至還有SUN從商業競爭角度,對Linux的出現抱有又愛又妒的心態。甚至1999年9月SCO在北歐發行的宣傳手冊上還抵毀Linux,而10月份又轉向投資Linux Mall,而其本身終于在2000年被Caldera所收購。
            5) 1994年Linux內核V1.0發布,此時的用戶約10萬人,1996年Linux V2.0發布用戶已劇增到150萬人,1998年Linux V2.2發布用戶已超過1000萬,至今用戶已超過2000萬人。如此大量的用戶中大多數為普通PC機用戶。
            6) 1998年5月Corel正式接受Linux考慮把其WordPerfect 放到Linux上,到了10月它已宣布個人版的WordPerfect 8 for Linux可以通過網絡免費下載。到1999年5月其下載量已超過100萬。
            7) 1998年6月,Adaptec改變長期的封閉政策,宣布支持Linux,這樣Linux就有了強大的Web服務器功能。
            8) KDE(K Development Environment,它是公共桌面環境CDE的免費復制品,而CDE是1995年由從多廠家合作制訂的基于UNIX的圖形界面標準)及GNOME(GNU網絡對象模式環境,是基于CORBA的桌面圖形環境)都開始進入Linux,雖然是兩種不同的系統,但這是PC桌面所必須的,也是Linux在PC普通環境下抗衡Windows最重要的武器。
            9) 1998年9月SuSE公布Office 99辦公套裝軟件,捆綁了ApplixWare、KDE和其它桌面軟件,從而使Linux在與微軟Windows較量的桌面系統戰場上又多了一件利器。
            10) 1998年9月,據有X Window的Open Group終于在開放源碼協議下發布了X11 R6.4,從而使Linux的圖形界面又多了一位強有力的盟友,這位來自原UNIX陣營的戰友將在GUI方面為對抗微軟windows的GUI助Linux一臂之力,雖然已經錯過了不少戰機。
            11) 1998年10月Corel承諾幫助WINE的研發,而WINE是Linux環境下可以完全執行Windows應用軟件的一種高效模擬器,這使得Linux用戶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獲得Windows下豐富的資源。
            12) 1998年11月,StarOffice 5 for Linux正式發布,個人應用可免費下載。而Staroffice是完全可以和Windows下的Office辦公套件媲美的Linux的環境辦公套件。
            13) 1999年3月Corel宣布將發行自己的Linux發行版,1999年11月美國COMDEX博覽會Corel正式發布了這一版本,其特點是提供與Windows相當的字處理軟件和辦公套件。
            14) 1999年4月,Cygnus宣布開放源碼Java編譯器,IBM也把其JVM移植到Linux上來。并已19996月發布了面向Linux的JDK 1.1.6,大大增強了Linux開發平臺的能力。
            15) 1999年7月Lotus宣布向Linux移植Domino,這樣Linux就齊備了群件功能。
            16) TurboLinux宣稱在日本,Linux銷量超過Windows。
            17) 1999年11月Corel與PC Chips公司簽訂協議,將在2000年隨同PC Chips的主板捆綁2000萬套Corel Linux。
            18) 1999年6月4日,微軟承認在主要零售點Linux的銷量超過Windows98。
            從上面的敘述可以看到,Linux不僅在服務器上全面推進,而且在臺式機上也有許多廠家的幫助。所以不是有些用戶誤解的那樣,Linux還象UNIX那樣沒有好的圖形界面,用戶界面不友善,沒有好的字處理和辦公套件等等。恰恰相反,在這方面Linux這幾年發展的非常迅速,當然要讓用戶完全接受尚待時日,一方面是其功能要進一步完善,商品化仍需努力,另一方面是加強用戶培訓、教育,讓用戶能從Windows傳統中掙脫出來,接受Linux這一新鮮事物并習慣之。
            2.DOS/Windows發展
            1) 1980年IBM打算批準其第一代PC機時,始終沒有找到一個令人滿意的操作系統。正在為IBM開發BASIC微軟公司看中了這個良機,比爾•蓋茨以5000美元的代價收購了當時運行在Intel 8086微機上的操作系統86-DOS。經過6個月的開發,終于在1981年與IBMPC一起捆綁推出第一個PC操作系統MS-DOS1.0。
            2) 自1981年之后,MS-DOS經過V1.0、V2、V3、V4、V5直至V6的演進,除了DOS V4.0有些缺陷,沒有得到廣泛應用之外,其余版本功能逐步增強,新的命令不斷增加,廣泛應用于以Intel 8086、186,直至486芯片構成的各種PC機上。早在1987年4月,具有劃時代意義的MS-DOS 3.3就奠定了微軟作為PC操作系統霸主的地位,但到了1993年11月,微軟宣布不再對DOS 6.2之后的應用軟件升級和進一步開發,而轉入Windows(95)。
            3) MS Windows起先僅是DOS操作系統上的一個基于圖形的多窗口操作環境。最初的版本于1983年11月頒布,1985年11月推出了Windows 1.01。而其1.02、(1986年5月)、1.03(1986年8月)、1.04(1987年4月)是稍有區別的一些國際版和美國國內修訂版。
            4) 1987年11月微軟發行了Windows 2.0,它的特點是對Windows以前的版本的外部特征和用戶接口作了改變,如窗口可重疊,清單和會話框也作了改變。
            5) 1990年微軟推出了windows 3.0,1992年推出了Windows 3.1。直至此時,因其具有較強的圖形功能、友善的人機界面而受到普通PC用戶的歡迎,并且隨著PC機在90年代的廣泛流行而在全世界普及開來。
            6) 微軟看到了PC機市場的巨大商機,因此在拋棄DOS(因為DOS的功能太弱,而且是單任務的,不能再承受Windows強大的應用負擔)的同時,讓Windows演變成為一種集控制硬件的操作系統和針對用戶的外層公共應用系統以一身的系統,遂有Windows 95(本來名為Windows 4.0)的誕生,而且在此版本上升級、添加了原來在DOS及Windows版本上的一系列外層公共應用系統,如Excel、Powerpoint、Word、Access等等。
            7) 繼推出Windows 95之后又推出了Windows97/98,并且與96年推出的Windows NT合并,經過多次延遲,一個完整的集操作系統與公共應用軟件于一身的操作環境Windows 2000于今年春季問世。
            8) 如果說以前(Windows98)的版本還區分針對服務器的版本(如Windows NT3.1、NT3.5、NT4.0),和針對臺式機的版本(如Windows 1.x、2.x、3.x、95、97、98)的話,那么Windows 2000則是兩者合一了。功能是強大了,但所需配置則是大大提高了,導致用戶以前的投資的巨大浪費,至少也要花一筆錢先來升級其硬件配置,否則就容不下這個“龐然大物”。
            3.2.2 Linux與Windows 9x比較
            筆者前面說過,在PC機市場上,95%以上是普通商用機、筆記本和家用機,這么大的市場以前幾乎被微軟的Windows所獨吞。統計表明,在世界市場的90%,中國市場的95%為其所占。既然UNIX有那么多優點,也有些廠家(如SCO)致力于這一市場,那么為什么份額很小呢?
            分析起來,主要歸結于以下幾點:
            1) UNIX各廠家互相競爭,削弱了與微軟對抗的力量;
            2) UNIX演變出來的版本太多,雖然其接口基本上都遵循國際POSIX標準,但各廠家強調其特色而導致了兼容性受到損害,普通用戶無所適從。
            3) 版本的不同也導致應用開發的成本提高(某一應用要適合不同版本,加大了開發、維護、升級的成本),而且也帶來兼容性問題;
            4) 特別關鍵的是在UNIX上一直沒有特別易用、友好、功能強大的圖形界面。對于專業的程序開發人員來說,UNIX上的字符界面(如各種shell命令和shell編程語言,make、lint、yacc等工具,vi,sed等各種編輯器等)具有特別強大的功能和較高的效率。但是對于普通用戶來說,他們最需要的是 “所見即所得”、操作簡便易行、直觀易懂的圖形界面。這幾點上微軟Windows確有杰出的表現。本來與UNIX伴生的X Windows其功能強大,也有豐富易懂的圖形用戶界面,只要作進一步開發是完全可以與微軟Windows抗衡的,但由于各方的利益沖突,無休止的協商、爭吵,導致技術一步步落后,商機一再錯過,市場一塊塊喪失。雖然后來SCO及SUN在其版本上采取了一些補救措施,但為時已晚。普通用戶在微軟文化的多年熏陶下已經習慣于微軟的Windows一套,它的界面、它的操作方式直到它的用語。
            Linux是UNIX的變種,在服務器市場上可謂春風得意,而在桌面機市場上情況如何呢?1999年它取得了市場占有率4%,比Apple公司的MacOS少一個百分點,但想成為桌面市場上的一個真正競爭者,面對微軟的壟斷地位,要作那些準備呢?Linux桌面系統的長處和缺點又有哪些呢?
            1) Linux應用軟件足夠的豐富:
            從系統網絡管理工具,shell和文件實用程序,實驗室應用程序,網絡、WWW/Internet軟件、編程和開發工具、游戲/聲音和多媒體應用程序到大量GNU實用軟件近兩千個。
            2) 對硬件的支持更是一流,包括極其多樣的設備:CPU、主板、顯示卡、網卡、顯示器、鼠標、鍵盤、調制解調器、聲卡、SCSI設備、磁帶機、CDROM等;還有最新的USB、IEEE1394設備,RAID和ATA接口,1000M以太網卡、ATM設備等,都是Windows所無法比擬的。關鍵是如何無縫地與Linux各種發行版配合。
            3) Linux上除了商業DBMS之外,已有不少與Windows相當的圖形界面下的應用程序:
            l辦公套件:Star Office、K Office、SiagOffice、Applixware等;
            l字處理:Word Perfect、Abiword等;
            l圖象處理:Corel Draw、Gimp、Xpaint等;
            l瀏覽器:Netscape、Opera、Konequor等;
            l排版軟件:Adobe pageMaker、Latex、Lyx等;
            l集成開發環境:IBM的Visual age、Web Sphere、Inprise(前身為Borland)的C++ Builder和Jbuilder,SUN的JDK和Forte等;
            l單面環境:KDE、GNOME等;
            l仿真環境:WINE(Wine Is Not an emulator)、WABI(SUN的Windows在UNIX下的模擬器);
            l游戲:Freeciv等。
            對于普通商用機及筆記本電腦用戶來說,其良好的桌面環境、強大的辦公套件、易用的字處理系統、上網瀏覽是最為重要的選擇因素,而對于家庭用戶來說,友善易用的使用界面,上網瀏覽、教育及游戲軟件是最為首要的選擇因素。
            從這些方面看來,作為桌面系統Linux已具備了良好條件,問題的關鍵是上述與Linux配套的一系列軟件如何更好地商品化,穩定功能,特別是如何加強培訓、作好市場推廣工作,讓更多的用戶熟悉并喜歡上它。畢竟這是一個價格低廉而功能強大的系統,是在所有硬件平臺上統一運行的操作系統。如是這樣,將大大降低系統成本,管理工作也更容易,用戶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喜愛的東西,而不受某一廠家硬件或軟件的限制,可以獲得更大的自由。
            3.3嵌入式系統層面——Linux與WinCE
            人類即將跨進21世紀,IT的迅猛發展,導致后PC時代的加速到來。以前一些孤立的設備、儀器/儀表等都必須可以聯網通信和進行信息處理,而這些具有計算機功能但又不能稱為計算機的設備或器材我們可以統稱為嵌入式(硬件)系統,它幾乎包括了我們周圍的所有電器設備:掌上電腦、PDA、移動計算設備、機頂盒、手機、家用電器、電梯、自動售貨/票機、醫療儀器和設備、蜂窩式電話等等。
            今天,嵌入式系統帶來的工業年產值已超過了1萬億美元,它將會是IT產業爭奪的重點之一。比如說,每年只有10-20%的芯片是為電腦所使用的,這意味著每年有近20億片CPU是為嵌入式系統制造的。據報道,每年有近萬個新增的嵌入式開發計劃。如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通用PC機行業的技術是壟斷的,它被認為是由Wintel(Microsoft和Intel)壟斷的工業。那么嵌入式系統工業是不可壟斷的高度分散的工業,沒有哪一個系列的處理器和操作系統能夠壟斷全部市場。即便在體系結構上存在著主流,但各不相同的應用領域決定了不可能由少數公司、少數產品壟斷全部市場。因此這個充滿競爭、挑戰和機遇的領域為我們創造了很好的機會。
            3.3.1 嵌入式系統的軟件與操作系統
            嵌入式系統的軟件是實現嵌入式系統功能的關鍵。也是計算機技術最活躍的研究方向之一。60年代,嵌入式系統就被通訊行業用于電話交換機,當時的嵌入式系統的軟件以今天的標準來看是太簡單了,僅是一堆特殊指令構成的控制循環(control loop)。70年代末以后,隨著嵌入式系統越來越復雜,軟件也越來越復雜:多任務調度、內存管理、I/O設備管理、嵌入式的操作系統開始出現。80年代以后,產生了大量的各種平臺上的嵌入式操作系統,比如VxWorks、pSOS、Neculeus、WinCE、各種Linux和Unix衍生的嵌入式版本和專用的實時系統等等。這些軟件支持了更為復雜的功能,可以根據需要來裁剪。今天,在嵌入式領域,歷史原因和具體應用需求的不同使得各種嵌入式系統共存。所以我們既能夠看到最簡單的由控制循環支持的控制系統,也能看到復雜的具有網絡連接能力的多任務實時操作系統所支持的嵌入式系統。
            雖然,由于應用的不同對嵌入式軟件系統的要求也不同,而且對嵌入式系統軟件的要求也和通用計算機系統上的軟件有所不同,但是它們一般具有如下特點:
            1) 體積小
            由于系統本身的存儲空間的限制以及為了提高執行速度和系統可靠性,嵌入式系統的軟件一般都固化在存儲器芯片或者是單片機中,很少存儲于磁盤等載體上,這就要求軟件本身必須很小。
            2) 執行速度快
            盡管半導體技術的發展使處理器速度不斷提高,片上存儲器容量不斷增大,但是在大多數應用中,存儲空間仍然是非常寶貴的,還存在實時性的要求,因此要求程序編寫和編譯工具的質量要求很高,以減少程序二進制代碼的長度、提高執行速度。
            3) 可裁剪性好可移植性好
            通常他們都是模塊化設計的,具有很強的可擴展性和可裁剪性。嵌入式系統的硬件平臺繁雜,所以軟件需要很好的可移植性。
            隨著嵌入式系統的發展和應用到越來越多樣性的領域,對它的要求也在發生著變化:
            1)復雜的嵌入式系統對操作系統的需要
            嵌入式系統覆蓋面很廣,從很簡單到復雜度很高的系統都有,這主要是由具體應用要求決定的。簡單的嵌入式系統根本沒有操作系統,而只是一個控制循環。但是,當系統變得越來越復雜時,就需要一個嵌入式操作系統來支持。否則,應用軟件就會變得過于復雜,使得開發難度過大,安全性和可靠性都難于保證。
            2)支持多任務,具有實時性能
            在多任務嵌入式系統中,合理的任務調度必不可少,單純通過提高處理器速度是無法達到目的的,這樣就要求嵌入式系統的軟件必須具有多任務調度能力?,F在,多任務實時操作系統在這一領域的地位顯得越來越重要。
            3)強大的聯網功能
            很多傳統的嵌入式操作系統是孤立存在的,但在網絡日益重要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嵌入式系統有了聯網的要求。嵌入式系統與各種網絡相連,尤其是與因特網連接,也給系統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系統需要支持TCP/IP協議和相關實用程序,并且需要處理安全認證和訪問控制問題。這些要求使系統變得更加復雜,需要更多計算資源。這時就需要具有網絡功能的嵌入式操作系統的支持。
            4)窗口交互功能
            今天,很多應用領域都要求嵌入式系統能夠提供傳統上只有在PC和高端系統中才能提供的類似于X Windows或者Microsoft Windows的窗口交互系統。這對在運行空間和運行速度都有苛刻要求的嵌入式系統提出了挑戰,因為這些窗口系統一般都要求比較高的硬件配置,并且還要解決運行速度緩慢的問題。
            3.3.2 Linux與WinCE在嵌入式系統方面的競爭
            由于嵌入式系統越來越追求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因此原來在某些設備或領域中占主導地位的軟件系統越來越難以為繼,因為要達到上述 “三化”之要求,整個系統必須開放,必須有標準的API,可以方便地與眾多第三方的硬軟件溝通,可以讓用戶隨手可得、靈活方便地使用其他廠家的硬、軟件資源。而在這方面Win CE和Linux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1. Linux的優勢
            WinCE是微軟為了打入后PC時代,以保持其市場優勢不至于削弱的一種策略。比如它推出的 “維納斯”就是一種嵌入式特別是信息家電的操作系統推廣計劃。
            事實上,國際上用于信息家電的嵌入式操作系統有40種左右。以PDA市場來說,最新資料表明,國際上有關的產品中,3Com公司下屬子公司的Palmos全球占有份額達50%,而WinCE不過是29%。在美國市場,Palmos更以86%的占有率遠超WinCE。
            Linux作為嵌入式操作系統的優勢在哪里?首先,Linux是開放源碼的,不存在黑箱技術,遍布全球的眾多Linux愛好者又是Linux開發者的強大技術后盾;其次,Linux的內核小、功能強大、運行穩定、系統健壯、效率高;第三,Linux是一種開放源碼的操作系統,易于定制剪裁,在價格上極具競爭力;第四,Linux不僅支持X86芯片,還可以支持二三十種CPU。很多CPU,包括傳統家電行業所使用的芯片,都開始做Linux的平臺移植工作。也就是說,如果今天采用Linux環境開發產品,那么將來換CPU時就不會遇到困難。第五,有大量的且不斷增加的開發工具,為嵌入式系統的開發提供了良好的開發環境,第六,它沿習UNIX,遵循國際標準,可以方便地獲得眾多第三方硬、軟件廠商的支持;最后,Linux內核的結構在網絡方面是非常完整的。它提供了包括十兆、百兆、千兆的以及網絡,以及對無線網絡、Token Ring(令版環網)、光纖甚至衛星的支持。在圖像處理、文件管理及多任務支持等諸多方面都非常出色。所以Linux既適于做嵌入式的開發平臺,同時本身又是裁剪用的基料。
            事實上,Windows(CE)除了在桌面用戶界面及公共應用軟件(字處理,辦公套件)上目前勝Linux一籌外,其它方面都遜于Linux。但嵌入式系統不是通用PC,用戶界面及功能的要求各異,所以Windows的威力顯示不出來,更何況Linux也在加緊開發、完善和加強其各種用戶界面呢?
            2.Linux嵌入式系統的現狀及未來
            據報道,Linux的嵌入式系統已有一些產品問世,下面是清單中的一部分:
            韓國三星公司的Linux PDA: YOPY,Linux連網的照相機:Axis2100,美國Transmeta公司(T.Linus現正供職于該公司)的Linux手機,NetGem的頂置盒NetBox Cable,qubit Technology公司基于Linux的書寫板:Qubit(Tablet),Screen Media公司基于Linux的手持設備:FreePad等等。
            在我們國內也有不少廠家在基于Linux開發嵌入式系統。比如中科紅旗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就既開發了嵌入式Linux系統基本開發平臺,又專門提供可供裁剪的嵌入式Linux圖形用戶界面、窗口系統和網絡瀏覽器產品已與一批硬件廠家合作開發出了一批基于Linux的嵌入式系統產品:PDA、機頂盒、彩票機,而且已進軍交換機等網絡接入設備領域。
            相比之下,在WinCE上開發的產品要么未形成市場,要么胎死腹中,前景比預想的差得很遠。在這一方面Linux顯然已取得優勢和先機,只要繼續努力,并且把握好市場,在嵌入式系統這一方面,Linux將有極其光明的前景。在國際上,Linuxdevices.com曾對嵌入式開發人員抽樣調查了如下十個問題:使用Linux的原因,目前擁有嵌入式Linux的情況,計劃何時開發項目,應用領域,計劃使用的芯片類型,計劃使用Linux的類型,計劃使用何種版本的Linux,主要關注操作系統哪方面的特性,是否考慮有償技術支持和服務,和未來兩年內計劃使用何種操作系統。答復令Linux社團異常振奮,尤其是未來兩年內計劃使用的操作系統回答用Linux的有49%,而回答用Windows(包括CE)的只有19%,人心向背有此可見。
            四、小結
            Linux的強大生命力來自于它的開放性和對新技術的包容能力。從Linux發展過程可以看出,它走的是一條徹底開放的道路,雖然有可能帶來一些副作用,如發行版本繁多等弊?。坏珡谋举|上看,開放性正是Linux強大生命力所之在。它的開放性不僅表現在遵循標準,提供公開的接口,而且遵循GPL規則,連源碼都是公開的。這樣一條既合作又競爭的發展道路,激發起許多廠商的創造熱情,并有利于技術和資源的共享,Linux發行廠商多年在研究開發上的巨額投資,使得Linux技術和產品能不斷創新,而不受哪家具體廠商的控制,給用戶以選擇的自由,從而為用戶帶來長遠的好處。
            此外,Linux對新技術具有巨大的包容能力。因為Linux早就是一種真正32位的操作系統,64位的Linux系統也已問世,其計算能力及包容新技術的能力非常大,而且Linux還為軟件人員提供了強大的開發環境。這些都為層不出窮的新技術提供了良好的生長和棲息環境。
            因此,Linux作為一種開放的、不斷革新和發展的操作系統技術,具有極強的生命力。特別是它因Internet而生,Internet的爆炸性發展、以網絡為中心的計算模式如電子商務被迅速接受和普及,為Linux提供了更巨大的機會。
            根據以上事實和前面的分析比較,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 Linux是企業和部門級服務器的首選平臺,目前已開始在許多大中型企業作企業級和部門級主要平臺使用。
            2. Windows憑借微軟在桌面領域的強大優勢,成為普通的首選平臺,其服務器版NT正在向部門級甚至企業級應用平臺前進。目前已在小型部門級應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很少有企業敢冒風險將NT作為主要的企業級平臺使用。
            3. 目前服務器操作系統基本上為3方所占,Netware,Linux/UNIX和NT。從發展態勢上看,NT正在迅速擠占Netware的份額。在2000年以后將會逐步形成UNIX/Linux與NT二方主宰的態勢。
            任何一家獨霸天下的局面不會出現,NT也不例外,理由如下:
            世界是多樣化的,不能設想有任何一種產品能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顯而易見,你不能要求全世界的人穿一樣的衣服,說同一種語言,也不能要求他們使用同一種計算機和操作系統。
            獨霸壟斷對經濟和技術的發展都是不利的,也不符合廣大用戶的根本利益。任何想實現壟斷的企圖最終都會以失敗而告終。計算機發展的歷史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所謂Windows NT將一統天下的預言早已被事實粉碎。
            4. 微軟憑借Windows在臺式機層面的壟斷地位正在遇到強有力的挑戰。不僅是一批公司正在以NC、JAVA、Internet以及 “Network-centric” “Service-centric”計算模式等為武器向微軟壟斷地位發起挑戰。而且美國司法部對微軟一分為二的判決也表明微軟的壟斷受到了政府、媒體、用戶的一致反對。Linux正在桌面系統崛起。只要Linux在桌面公共應用系統的技術開發及市場上作出卓越成效的工作,那么將來的桌面系統Linux將與Windows平分秋色。當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Windows的份額將大于Linux。
            5. 在嵌入式系統層面,由于Linux的眾多優點,特別是其源碼開放、遵循標準并且與互聯網絡的天生緊密關系,使它大大強于競爭者,包括微軟的WinCE。Linux將是嵌入式系統最好的開發平臺和主導的應用操作系統。
            總而言之,在中高端服務器上,Linux/UNIX將占優勢;在PC服務器為代表的低端服務器以及桌面機系統上Windows(包括NT)占相對優勢;在各種嵌入式系統中Linux將比winCE更具優勢。

            posted on 2007-07-18 16:06 東東會會 閱讀(616) 評論(0)  編輯 收藏 引用 所屬分類: 操作系統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很黄很污的网站久久mimi色|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色天使久久综合网天天|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免费直播|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无码超乳爆乳中文字幕久久|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人妻 | 久久免费大片|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模特私拍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漂亮人妻被黑人久久精品|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 91久久福利国产成人精品| 久久噜噜久久久精品66|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精品久久久无广告 |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久久| 久久噜噜电影你懂的|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爱|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吹潮|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久久久国产精品|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 成人亚洲欧美久久久久|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久久成人影院精品777|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