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運動神經損傷
添加時間:2010-8-31
病因:
眼球的運動功能由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和展神經所支配。通過各神經的核上聯系而構成眼球運動的核上性神經支配,以協調雙眼的同向運動。當頭部和眼眶部外傷時,會引起動眼、滑車、展神經核的大腦傳導通路和—條或者幾條眼球運動神經損傷,引起眼球運動障礙。
臨床表現:
2.核間性眼球運動麻痹系腦橋中部與動眼神經之間的內側縱束外傷引起。前型核間性眼肌麻痹比較常見,可有復視、視物模糊與幻視等。后型核間性眼肌麻痹臨床少見。
3.眼球運動神經系統麻痹動眼神經麻痹,表現為上瞼下垂、瞳孔中度散大、對光反射消失,眼球運動受限。滑車神經麻痹表現為下視受限與復視,下樓與閱讀均感困難。為避免復視,頭部向健眼傾斜,臉部轉向健側。展神經麻痹時眼球呈明顯的內斜狀態,不能外展,出現水平同側復視,向患眼側注視時,復像的水平距離增大,代償頭位為面向患側偏斜。
4.和眼球運動神經損傷有關的綜合征
(1)眶尖綜合征:因眶尖部骨折,壓迫眶上裂位置的神經,損傷視神經而致。表現為:眼球向正前方突出,伴有眼瞼與球結膜水腫;因動眼、滑車、展神經麻痹,導致相應的眼外肌麻痹和眼球運動性障礙;因三叉神經第一支受損,出現相應的臉部皮膚、黏膜和角膜感覺喪失;視力忽然下降或者失明,視神經萎縮。
(2)眶上裂綜合征:眶上裂損傷時,表現有:眼球運動障礙,嚴重的眼球固定不動;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三叉神經第一支分布區域感覺障礙,可發生神經麻痹性角膜炎;上瞼下垂、眼球輕度突出。
(3)海綿竇綜合征:顱腦外傷或者蝶骨骨折引起海綿竇損傷,表現為:眼球突出;動眼、滑車、展神經和三叉神經第一支不全麻痹或者完全麻痹,眼球運動受限,三叉神經痛;眼瞼、結膜水腫;視神經萎縮。
(4)福維爾綜合征:由腦橋部損傷所導致,表現為:展神經麻痹;恢復期可有大幅度的眼球震顫;周圍性面癱;對側偏癱。
(5)顳側綜合征:顳骨巖部損傷所導致,表現為:患側展神經麻痹,內直肌痙攣,偶見動眼、滑車神經暫時性受累;三叉神經眼支支配區嚴重疼痛,畏光流眼淚,角膜知覺減退;偶見視神經受累;可能出現臉部輕癱。
(6)展神經-面神經-偏癱綜合征:為單側腦橋底損傷,影響滑車神經、面神經的神經核和錐體束,表現為:展神經麻痹,麻痹性內斜常為雙側;復視;患側面神經麻痹;對側偏癱。
(7)雷蒙綜合征:為核性損傷影響錐體束、后縱束、內側丘系所導致,表現為:患側展神經麻痹;對側偏癱;面、肢體和軀干知覺喪失。
治療:
治療時首先搶救生命,待生命體征平穩后,再進一步明確損傷位置,進行治療。
1.治療外傷眼球運動神經系統受傷伴有顱腦、顱底、眼眶外傷時,需要在有關科室協助下及時治療。
2.預防感染有傷口者予抗生素預防感染,同時給予破傷風抗毒素以預防破傷風的發生。應用皮質類固醇以降低受傷位置的炎癥反應和水腫。
3.恢復功能口服或者注射甲鈷胺、腺苷鈷胺、B族維生素、能量合劑等以助神經病變的恢復。
4.光學療法對于10A以下的斜視,可試用三棱鏡中和法消除復視,主要矯正位于正前方和正下面的復視。
5.輔助治療針刺療法或者理療有利于眼外肌功能的恢復。
6.手術療法在發病后經藥物治療6至8個月,或者于患眼拮抗肌開始發生攣縮時手術。對不全麻痹,可以通過加強受累肌自身,或者減弱其拮抗肌或者(與)協同肌以使眼外肌產生新的平衡協調。如眼外肌完全麻痹,則手術比較復雜,為幫助麻痹肌的運動,可行肌肉聯合術或者肌肉轉位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