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朋友在我BLOG里面評論,說道OSPF和ISIS對TE的支持。原文如下:
因為區域設計不同,在CPU占用和處理路由更新方面,ISIS要好一些。ISIS 的定時器允許比OSPF更細的調節,可以提高收斂速度。ISIS可以承載多種網絡類型,且在預防網絡攻擊方面也有一些天然的優勢。ISIS相比OSPF支持的網絡規模更大。ISIS可擴展性更好,ISIS區域能平滑地平移、分割、合并,流量不中斷;基于TLV,協議本身擴展容易。ISIS對MPLS TE支持也強一些。
OSPF的比IGP的優點協議的靈活性兼容性好,也能滿足大量用戶復雜路由控制的需求,OSPF協議在城域網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早期的網絡維護人員對OSPF協議相當熟悉;目前骨干層次采用的是ISIS,而在城域網內部采用OSPF協議,如果替換實施風險也比較大。
說到對TE的支持,我認為這兩個路由協議對TE的支持都不錯,我認為相比之下OSPF要更強一些,因為在OSPF Type 10 LSA中,里面定義的字段要比ISIS TLV 22多一些。可以自己看RFC,而且ISIS支持TE的時候需要wide metric的支持。所以不能說ISIS就比OSPF支持TE的特性要強。
讓我們逐一分析一下吧,首先看一下OSPF Type 10 LSA.
在Type=10的Opaque LSA中,擴展了兩種TLV(Type/Length/Value)
Type=1-路由器地址TLV.路由器地址TLV有32Bit,包含MPLS TE的路由器ID;
Type=2-鏈路TLV.鏈路TLV有9中不同的子TLV組成,描述鏈路的各種參數。
Type=2鏈路TLV的9種Sub-TLV:
鏈路類型,支持點到點和多路可達;
鏈路ID,點到點類型為鄰居的OSPF ID,多路可達類型為DR的接口地址;
本地接口IP地址,一般為TE的RID;
遠端接口地址,鏈路對端鄰居的接口地址;
流量工程的度量,可以是鏈路的OSPF Cost,也可以時TE Metric;
最大鏈路帶寬;
最大可保留帶寬;
當前可用帶寬(針對每一個優先級);
鏈路屬性標志。
ISIS-TE擴展了兩種新的TLV:
Type=135 Wide Metric
Type=22 IS可達性TLV
詳細細節請參見draft-ietf-isis-traffic.
其實Wide Metric和MPLS TE本身沒有必然的關系,但是它可以增強MPLS TE的擴展性。因為Narrow Metric實在是太小了(0~63)
Type=22的IS可達性TLV提供7種不同的Sub-TLV描述MPLS TE信息:
鏈路屬性標志;
IPv4接口地址,用接口的掩碼表示;
鄰居地址,點到點類型使用鄰居的接口地址,多路可達類型使用0.0.0.0;
最大鏈路帶寬;
最大可保留帶寬;
當前可用帶寬(針對每一個優先級);
流量工程度量。
通過上面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個路由協議對于TE的支持,主要的信息發布都是不變的。其中包括。
最大鏈路帶寬;
最大可保留帶寬;
當前可用帶寬(針對每一個優先級);
流量工程度量。
這些都是TE必須要發布的東西,而且必須存在于TEDB里面的東西。但是我們可以看到OSPF里面定義了更多的網絡類型,而ISIS卻沒有定義,可能大家會說OSPF發布的這些東西根本沒有用。但是請大家關注這一點,為了保證TE的可擴展性,ISIS必須使能Wide Metric.所以ISIS對TE的支持要差一些。
而為什么造成大家的誤解-ISIS支持TE要比OSPF好呢,因為通常情況下,TE只能部署在骨干網中,在其他層次上部署TE是沒有意義的,而且會帶來更大的開銷。那么骨干網的路由協議是什么呢?沒錯-是ISIS,所以我認為是我們不得不用ISIS來發布TE信息,而不是OSPF支持的要比ISIS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