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之后,出來這樣一條新聞:最牛建筑商:所建五所希望小學均未倒
想起來《編程珠璣》上面說的,美國的一座大橋(忘記了是不是金門大橋),修建的時候造橋學科還沒發展到能夠精確計算出承受力等方面所需要的結構和用料。但是到了數十年以后,其他同時期建造的橋差不多都報廢了,剩下來它一座橋還能用。有人去問那個建筑師你在那么早就能預料到后面的發展?他說,我按當時設計的標準,把所有強度加了10倍上去。
地震時候房子塌了這么多,有人在指責房地產商,可是我們寫的代碼又何嘗不是如此,有時候明明知道這個代碼在經典著作中無數次提到會有bug,可是手一懶就省略了提高健壯性的工作,而某一天,這代碼很可能就流入了應用場合,而有那么一天,地震就來了。
銘記5.12地震,不僅僅是要緬懷和哀悼,也不是捐款和抱怨,更重要的是,從自己做起,好好工作,做有質量的事情,寫有質量的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