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 id="pjuwb"></ins>
    <blockquote id="pjuwb"><pre id="pjuwb"></pre></blockquote>
    <noscript id="pjuwb"></noscript>
          <sup id="pjuwb"><pre id="pjuwb"></pre></sup>
            <dd id="pjuwb"></dd>
            <abbr id="pjuwb"></abbr>

            road420

            導航

            <2013年7月>
            30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統計

            常用鏈接

            留言簿(2)

            隨筆檔案

            文章檔案

            搜索

            最新評論

            閱讀排行榜

            評論排行榜

            回調函數

            簡介

              對于很多初學者來說,往往覺得回調函數很神秘,很想知道回調函數的工作原理。本文將要解釋什么是回調函數、它們有什么好處、為什么要使用它們等等問題,在開始之前,假設你已經熟知了函數指針。

              什么是回調函數?

              簡而言之,回調函數就是一個通過函數指針調用的函數。如果你把函數的指針(地址)作為參數傳遞給另一個函數,當這個指針被用為調用它所指向的函數時,我們就說這是回調函數。

              為什么要使用回調函數?

              因為可以把調用者與被調用者分開。調用者不關心誰是被調用者,所有它需知道的,只是存在一個具有某種特定原型、某些限制條件(如返回值為int)的被調用函數。

              如果想知道回調函數在實際中有什么作用,先假設有這樣一種情況,我們要編寫一個庫,它提供了某些排序算法的實現,如冒泡排序、快速排序、shell排序、shake排序等等,但為使庫更加通用,不想在函數中嵌入排序邏輯,而讓使用者來實現相應的邏輯;或者,想讓庫可用于多種數據類型(int、float、string),此時,該怎么辦呢?可以使用函數指針,并進行回調。

              回調可用于通知機制,例如,有時要在程序中設置一個計時器,每到一定時間,程序會得到相應的通知,但通知機制的實現者對我們的程序一無所知。而此時,就需有一個特定原型的函數指針,用這個指針來進行回調,來通知我們的程序事件已經發生。實際上,SetTimer() API使用了一個回調函數來通知計時器,而且,萬一沒有提供回調函數,它還會把一個消息發往程序的消息隊列。

              另一個使用回調機制的API函數是EnumWindow(),它枚舉屏幕上所有的頂層窗口,為每個窗口調用一個程序提供的函數,并傳遞窗口的處理程序。如果被調用者返回一個值,就繼續進行迭代,否則,退出。EnumWindow()并不關心被調用者在何處,也不關心被調用者用它傳遞的處理程序做了什么,它只關心返回值,因為基于返回值,它將繼續執行或退出。

              不管怎么說,回調函數是繼續自C語言的,因而,在C++中,應只在與C代碼建立接口,或與已有的回調接口打交道時,才使用回調函數。除了上述情況,在C++中應使用虛擬方法或函數符(functor),而不是回調函數。

              一個簡單的回調函數實現

              下面創建了一個sort.dll的動態鏈接庫,它導出了一個名為CompareFunction的類型--typedef int (__stdcall *CompareFunction)(const byte*, const byte*),它就是回調函數的類型。另外,它也導出了兩個方法:Bubblesort()和Quicksort(),這兩個方法原型相同,但實現了不同的排序算法。

            void DLLDIR __stdcall Bubblesort(byte* array,int size,int elem_size,CompareFunction cmpFunc);

            void DLLDIR __stdcall Quicksort(byte* array,int size,int elem_size,CompareFunction cmpFunc);

              這兩個函數接受以下參數:

              ·byte * array:指向元素數組的指針(任意類型)。

              ·int size:數組中元素的個數。

              ·int elem_size:數組中一個元素的大小,以字節為單位。

              ·CompareFunction cmpFunc:帶有上述原型的指向回調函數的指針。

              這兩個函數的會對數組進行某種排序,但每次都需決定兩個元素哪個排在前面,而函數中有一個回調函數,其地址是作為一個參數傳遞進來的。對編寫者來說,不必介意函數在何處實現,或它怎樣被實現的,所需在意的只是兩個用于比較的元素的地址,并返回以下的某個值(庫的編寫者和使用者都必須遵守這個約定):

              ·-1:如果第一個元素較小,那它在已排序好的數組中,應該排在第二個元素前面。

              ·0:如果兩個元素相等,那么它們的相對位置并不重要,在已排序好的數組中,誰在前面都無所謂。

              ·1:如果第一個元素較大,那在已排序好的數組中,它應該排第二個元素后面。

              基于以上約定,函數Bubblesort()的實現如下,Quicksort()就稍微復雜一點:

            void DLLDIR __stdcall Bubblesort(byte* array,int size,int elem_size,CompareFunction cmpFunc)
            {
             for(int i=0; i < size; i++)
             {
              for(int j=0; j < size-1; j++)
              {
               //回調比較函數
               if(1 == (*cmpFunc)(array+j*elem_size,array+(j+1)*elem_size))
               {
                //兩個相比較的元素相交換
                byte* temp = new byte[elem_size];
                memcpy(temp, array+j*elem_size, elem_size);
                memcpy(array+j*elem_size,array+(j+1)*elem_size,elem_size);
                memcpy(array+(j+1)*elem_size, temp, elem_size);
                delete [] temp;
               }
              }
             }
            }

              注意:因為實現中使用了memcpy(),所以函數在使用的數據類型方面,會有所局限。

              對使用者來說,必須有一個回調函數,其地址要傳遞給Bubblesort()函數。下面有二個簡單的示例,一個比較兩個整數,而另一個比較兩個字符串:

            int __stdcall CompareInts(const byte* velem1, const byte* velem2)
            {
             int elem1 = *(int*)velem1;
             int elem2 = *(int*)velem2;

             if(elem1 < elem2)
              return -1;
             if(elem1 > elem2)
              return 1;

             return 0;
            }

            int __stdcall CompareStrings(const byte* velem1, const byte* velem2)
            {
             const char* elem1 = (char*)velem1;
             const char* elem2 = (char*)velem2;
             return strcmp(elem1, elem2);
            }

              下面另有一個程序,用于測試以上所有的代碼,它傳遞了一個有5個元素的數組給Bubblesort()和Quicksort(),同時還傳遞了一個指向回調函數的指針。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i;
             int array[] = {5432, 4321, 3210, 2109, 1098};

             cout << "Before sorting ints with Bubblesort\n";
             for(i=0; i < 5; i++)
              cout << array[i] << '\n';

             Bubblesort((byte*)array, 5, sizeof(array[0]), &CompareInts);

             cout << "After the sorting\n";
             for(i=0; i < 5; i++)
              cout << array[i] << '\n';

             const char str[5][10] = {"estella","danielle","crissy","bo","angie"};

             cout << "Before sorting strings with Quicksort\n";
             for(i=0; i < 5; i++)
              cout << str[i] << '\n';

             Quicksort((byte*)str, 5, 10, &CompareStrings);

             cout << "After the sorting\n";
             for(i=0; i < 5; i++)
              cout << str[i] << '\n';

             return 0;
            }

              如果想進行降序排序(大元素在先),就只需修改回調函數的代碼,或使用另一個回調函數,這樣編程起來靈活性就比較大了。

            調用約定

              上面的代碼中,可在函數原型中找到__stdcall,因為它以雙下劃線打頭,所以它是一個特定于編譯器的擴展,說到底也就是微軟的實現。任何支持開發基于Win32的程序都必須支持這個擴展或其等價物。以__stdcall標識的函數使用了標準調用約定,為什么叫標準約定呢,因為所有的Win32 API(除了個別接受可變參數的除外)都使用它。標準調用約定的函數在它們返回到調用者之前,都會從堆棧中移除掉參數,這也是Pascal的標準約定。但在C/C++中,調用約定是調用者負責清理堆棧,而不是被調用函數;為強制函數使用C/C++調用約定,可使用__cdecl。另外,可變參數函數也使用C/C++調用約定。

              Windows操作系統采用了標準調用約定(Pascal約定),因為其可減小代碼的體積。這點對早期的Windows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那時它運行在只有640KB內存的電腦上。

              如果你不喜歡__stdcall,還可以使用CALLBACK宏,它定義在windef.h中:

            #define CALLBACK __stdcallor

            #define CALLBACK PASCAL //而PASCAL在此被#defined成__stdcall

              作為回調函數的C++方法

              因為平時很可能會使用到C++編寫代碼,也許會想到把回調函數寫成類中的一個方法,但先來看看以下的代碼:

            class CCallbackTester
            {
             public:
             int CALLBACK CompareInts(const byte* velem1, const byte* velem2);
            };

            Bubblesort((byte*)array, 5, sizeof(array[0]),
            &CCallbackTester::CompareInts);

              如果使用微軟的編譯器,將會得到下面這個編譯錯誤:

            error C2664: 'Bubblesort' : cannot convert parameter 4 from 'int (__stdcall CCallbackTester::*)(const unsigned char *,const unsigned char *)' to 'int (__stdcall *)(const unsigned char *,const unsigned char *)' There is no context in which this conversion is possible

              這是因為非靜態成員函數有一個額外的參數:this指針,這將迫使你在成員函數前面加上static。當然,還有幾種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限于篇幅,就不再論述了。

            posted on 2008-07-05 10:11 深邃者 閱讀(348) 評論(1)  編輯 收藏 引用

            評論

            # re: 回調函數 2008-07-06 02:08 放屁啊狗

            除了入口指針之外,還要提及分派調度方式把,例如ice里面的諸塞、異步等等方式。
            回調在分布式系統體系里面應用很廣  回復  更多評論   

            2021最新久久久视精品爱 |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97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囯产极品美女高潮无套久久久 |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久久伊人五月丁香狠狠色| 97久久超碰成人精品网站|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武侠古典久久婷婷狼人伊人| 国产午夜免费高清久久影院| 久久综合色之久久综合|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 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一个色综合久久|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97色| 丰满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伊人| 色播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日韩亚洲欧美久久久www综合网|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软件| 精品久久久久久99人妻| 国产91久久综合| 久久天堂电影网| 国产日韩久久免费影院| 国产成人香蕉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丰满少妇人妻久久久久久4| 99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四虎|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